每经记者 靳水平 每经实习编辑 魏官红
7 月 30 日下午,海特高新(002023,SZ)发布了2018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今年上半年,海特高新营收为2.11亿元,同比增长0.48%,净利润为 3005.16 万元,同比增长30.21%。公司解释称,利润增长系报告期内出售部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产生的影响。
净利增长主要靠投资收益,公司在主业方面近两年投入加大,带来了一定的财务压力。对此,30日下午,海特高新董事长李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公司目前正处于技术储备研发向市场收益转化,在技术方面海特高新一直坚持自主创新,投入到产出有一定的周期。
今年上半年,海特高新曾减持贵阳银行股份,并预计获益数千万。
2月10日,海特高新公告称,已通过上交所出售贵阳银行410.8万股,均价17.2065元/股,成交总金额为7068.43万元。海特高新表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扣除投资成本和相关税费后,可实现投资收益约6249.2万元。
记者问及上述投资收益是否就是公司出售贵阳银行股权的收益时,李飚回应称:“可能是吧。”他表示具体情况要问公司董秘。
在该次减持前,海特高新持有贵阳银行股份2393.1万股,占其总股本1.04%,股份均为无限售流通股。减持后,海特高新持有贵阳银行无限售流通股1982.3万股,占其总股本的0.86%。
海特高新所持贵阳银行的股权还得追溯至10年前。2008年9月,海特高新参与贵阳银行第三次增资扩股,每股认购价仅1.3元,海特高新认购了2900万股,最初投资成本仅3770万元。
海特高新表示,出售贵阳银行股票是为满足公司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符合公司战略规划。
若考虑到前述减持贵阳银行股份的收益,海特高新今年上半年主营业务似乎是亏损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海特高新近三年年报发现,公司净利润在4000万左右徘徊难前。2015年~2017年,海特高新的净利润分别为3965.32万元、4076.84万元和3436.89万元。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负74.89%、2.81%和负15.7%。2017年,公司扣非净利润为负4447.36万元。
海特高新主要业务来自航空产业业务。2017年年报显示,海特高新航空维修、检测和研制业务的2017年营收为2.53亿元,占总体营收比重为59.29%,航空培训业务营收为1.44亿元,占总体营收比重为33.91%,航空租赁的营收为859万元,营收占比为2.02%。其他业务仅占4.79%。
在2015年投资5.55亿元收购海威华芯成为其控股股东后,海特高新在芯片方面布局也是动作频频。
在航空和芯片方面,海特高新都正加大投入。
海特高新2017年年报显示,2017年公司的研发投入金额为2.48亿元,同比增加165.31%,研发投入占总营收58.25%。海特高新表示,之所以大幅增加了研发金额,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海威华芯6吋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技术研发增加以及天津海特工程客改货B737-700STC研发投入所致。
在谈到航空产业和芯片发展时,李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在整个科技产业链中,坚持的是航空产业和芯片并行发展,“不存在哪个排第一,哪个排第二的说法”。
李飚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公司技术投入到产出都有一定的周期,而海特高新正在争取最后阶段的突破,正走向由技术建设到市场收益转换的过程。而转换阶段,旧产能的淘汰到新产能的释放都有一个过程,“技术一定看的是未来”。
“要看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就要放在所处的整个产业中去比较,我们一直比较注重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李飚说,“目前航空已经做到主流,甚至到发动机等核心技术层面,而芯片我们也一直在加强研发。”
“产业转化为收益就变成死东西,而大家基本上都只看到最后的收益,实际上在技术创新阶段的抉择以及组织整个阶段把事情干成,这才是最美妙的。”李飚表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