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不一般”的进博会:已签约180多家500强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7-27 00:12

    每经记者 夏冰    每经编辑 杨军    

    ▲2018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会场实景 主办方供图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今年11月,我们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个大平台,今后要年年办下去。这不是一般性的会展,而是我们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欢迎各国朋友来华参加。”

    10万亿美元商机、15万家采购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在书写“一带一路”和“主动开放市场”的新篇章。

    这是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今天进入举世瞩目的100天倒计时,《每日经济新闻》以专刊的形式启动这届盛会的特别报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截至6月30日,首届进口博览会企业展参展报名工作已经结束,近日进博会官网发布的内容指出:“报名十分火爆,参展需求大大超出预期。”目前,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方面已经开始接受第二届进口博览会企业商业展参展预报名,多家企业已预约报名。

    参加本次进博会的参展企业均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这些参展企业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世界前沿的创新科技和优质品牌产品,目前的展品范围涵盖100多类商品和服务产品。从官方透露的数据来看,目前已签约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超过180家,涉及所有7个展区;累计共有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签约。最不发达国家对展会有关优惠政策反应积极,44个最不发达国家中超过20个国家确认参展。

    另外,不光是企业商业展招展方面超出预期,在采购商组织工作上,首届进口博览会拟邀请超过15万家境内外采购商到会,这也大大超出了原定计划。目前,各地交易团组建工作正全面铺开。

    ●中国市场庞大 外资巨头纷纷来参展

    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进口国和消费国,已经进入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的新发展阶段,消费和进口具有巨大增长空间。据保守估计,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为世界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历史性机遇。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全球企业纷纷加入。记者了解到,首届进口博览会招展备受外企追捧,不少行业龙头企业高度重视。霍尼韦尔、飞利浦、博世、现代起亚、英荷联合利华、高通、联邦快递等世界500强企业已签约定下展位。他们将在展会上首发其新产品、新技术或全球行业内顶级产品,还有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将跨展区或多品牌整体亮相。

    来自各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及贸易发展机构公布的信息显示,瑞典已有20多家企业计划参展本届进口博览会;日本企业将全面亮相进口博览会企业展,总展出面积预计超过1万平方米;约10家新西兰葡萄酒商计划“组团”亮相。

    在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一大批国际顶尖智能装备制造企业云集。据统计,2017年世界十大金属切削机床品牌中,已有7家参展,包括德玛吉、马扎克、埃马克、瑞士GF、牧野、大限等。记者注意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来临之际,上海外高桥机床中心入选了“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那么在今年11月举办的进口博览会上,它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呢?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在等进博会组委会作展前的最后参展面积调整。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我们预计有超过19家机床产业园内的企业签约进博会,他们的签约面积加在一起大概不低于1万平方米,分布在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这两个馆中。”上海外高桥国际智能制造服务产业园总经理郭永健告诉记者。

    “这些企业在参加进博会后,他们的展品还是会返回到外高桥国际机床贸易展示中心常年展示交易平台上的展厅,继续进行长期展示,进行推广,和国内的企业进行技术交流。”郭永健如是指出。

    而在消费电子及家电展区,三星、松下、索尼、博世家电等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将带来消费电子和家电行业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领先的展品,有望成为首届进口博览会最具科技含量,最受欢迎的展区之一。

    3M大中华区总裁谢思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们非常期待此次博览会的举办。对于3M这样的跨国企业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与机会,将为我们提供更多业务合作与拓展的机会。我们很荣幸参与其中,成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起点的见证者。”

    谢思明介绍称,3M将携手旗下包括工业产品事业部、安全与标识事业部、医疗产品事业部、电子与能源事业部及消费品事业部所有业务部门集体亮相进博会的消费及电子家电展区,为大家带来从家庭用品到医疗产品,从运输、建筑到商业、教育和电子、通信等领域的多种新品与前瞻技术。3M在本次展会上将重点展示基于本土市场丰富经验研发的汽车及空气净化领域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美国高通公司Qualcomm全球高级副总裁赵斌告诉记者,在本次进博会上,高通计划全面展示5G、人工智能、移动连接体验、物联网等领域的前沿创新技术、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以及高通携手中国合作伙伴在众多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展现Qualcomm始终不遗余力地引领技术创新、推进生态繁荣发展的坚定承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活动,我们希望借此盛会展示Qualcomm与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成果,不仅不会缺席,而且还会积极地、全方位地参与。”

    多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进口企业负责人均表示,他们参展的将是最新也是最优质的产品,未来将继续扩大对中国的进口规模,将充分把握每一次契机,进一步深化本土化发展战略,与中国经济一同前行。

    GE全球高级副总裁、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告诉记者,早在今年初,公司就已成为首批签约参展的外企之一。“我们的展位在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主要展示内容包括GE如何利用数字实力与在航空、电力、医疗、可再生能源、油气等行业的深厚工业积淀相结合,帮助中国企业提高工业资产运营效率,转型升级。”段小缨表示,GE的布展计划将围绕GE如何通过技术、产品及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来满足中国在城镇化、清洁能源、互联网+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这几个方面的巨大市场需求。

    ●全面开放市场 推动高质量发展局面

    同样亮眼的是,国内多家央企、地方大型国有企业、重点民营企业及外资龙头企业等境内采购商也会参展。记者注意到进博会官网披露的信息,上海本土国企东浩兰生集团、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以及电商三巨头阿里巴巴集团、京东集团、苏宁控股集团赫然在列,除此之外,还有网易考拉海购和红星美凯龙公司也都是本次展览的组展机构。据了解,目前国资委已经组建了央企交易团,全部98家央企成为第一批采购商。

    记者还注意到,这次阿里巴巴集团参加进博会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既是组织参展机构,同时,它又是采购分团的大主力。

    阿里巴巴集团公关部方面人士告诉记者,阿里巴巴集团作为博览局授权的电商行业招展合作伙伴,广泛动员各个业务平台上的海外品牌和商家参展,全力配合博览会境外招展,据目前招展结果来看,公司在所有电商类招展合作伙伴中排名第一,同时在服饰日消展区拿下招展面积最大的展区冠军。邀约的参展商如易果集团、麦德龙、英特尔、汉高、露华浓、MTG集团等海外知名品牌及集团,覆盖实物商品及服务贸易各个相关行业。“参展商家目前已经陆续和博览局完成了合同签署和付款,阿里集团圆满完成配合博览局招展的工作。”

    据了解,进口博览局在6月中下旬启动了博览会2B采购工作,其中阿里巴巴集团采购分团是目前所有电商企业中唯一一个采购分团,分团可以组织相关企业加入本团并完成采购任务。目前阿里巴巴集团已经组织天猫国际直营、天猫超市、云象、魅力惠、阿里健康、淘宝心选、盒马、大润发、银泰、百联、飞猪等有采购能力的采购主体加入采购活动。截至7月18日,已有超过200家企业主体报名参加采购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从企业数量上看,和老百姓消费升级需求的“吃穿用”息息相关的服装服饰日用消费品展区和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是本届进口博览会报名最火爆的展区,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企业报名最积极的展区;从报名面积上看,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汽车展区是最大的。到时,肿瘤放射治疗设备、会与人协作的工业机器人、智能可穿戴产品、“万物互联”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无人仓库”等一大批领先科技将会亮相进博会。

    上海会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大学张敏教授对记者分析称:“在进口博览会上,世界各国企业是我们请来的参展商,或者说生产商、卖家;请来展示推广他们的品牌商品,努力打开中国市场,目的是实现批量化、可持续销售。中国企业则是采购商,或者说经销商、买家,目的是开发和壮大进口市场,通过进口商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同时寻找和创造自身成长的机遇。理所当然,无论参展商还是采购商,都需要一定的商贸资质和经营实力。”

    在张敏教授看来,中国通过进口市场大开发,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将世界各国的一流品牌引入国内市场,一方面将倒逼国内企业扩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打造本土品牌,提升价值链地位,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方面将通过国内外品牌商品的市场化竞争,把质量提上去,把价格降下来,形成世界一流品牌云集的中国市场,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入高品质生活新境界。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教授告诉记者:“与以往的国际性贸易博览会进出口双向兼有的惯例不同,这是一个专注于进口的特别展会。但进与出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进博会将为各方开辟中国市场的合作搭建新平台,成为企业今后扩大出口的新引擎。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参加进博会,表面来看似乎是谈进口,但其实也为未来的出口找动力。对国外企业而言,则是有了更多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红利的机会。”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扩大进口倒逼国内供给端提升活力和竞争力

    下一篇

    美欧同意通过谈判缓解贸易摩擦 但前景存疑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