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探访“中南地区免疫规划指导中心”武汉生物 被告知免谈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7-26 21:10

    湖北省食药监局今日(7月26日)发布的消息指出,为汲取长春长生疫苗案件教训,防范类似事件发生,该局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全省疫苗监管工作,派出督查组加强对武汉生物的监管,同时要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做好解疑释惑工作。

    每经记者|吴治邦 武汉摄影报道    每经编辑|宋思艰    

    今日(7月26日),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湖北省食药监局)发布了一则消息,表示“派出督查组加强对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的监管。”

    今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驱车赶往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郑店黄金工业园路1号的武汉生物进行采访,但被告知公司不接待任何媒体采访。值得一提的是,截至记者发稿时,一直无法正常浏览公司官方网站。

    实地探访武汉生物

    7月的武汉骄阳似火,由问题疫苗引发的关切,让外界聚焦于疫苗产业江湖的另一个主体——武汉生物,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信息,其不合格的百白破疫苗数量达到40万支。

    7月26日一早,记者从武汉市区驱车一个多小时,到达位于武汉江夏区郑店黄金工业园路1号的武汉生物。从周边环境来看,因道路施工及车辆行驶带来的滚滚烟尘,似乎让这个隐身于郊区的疫苗巨头更加不显眼。

    ▲武汉生物大门口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吴治邦/摄

    据武汉生物官网介绍,公司创建于1950年,是国家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的主要研究机构和生物制品产、学、研、销一体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中南地区免疫规划指导中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查阅不同信息源对武汉生物的介绍中,注意到均提及其为中南地区免疫规划指导中心。

    工商信息显示,武汉生物为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的子公司,而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又分别持有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95%和5%的股权。

    作为武汉生物的兄弟公司,既有类似于天坛生物这种已经上市的疫苗、血液制剂的公司,也有类似于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这样低调的同行业非上市公司。

    不过,从财务信息来看,作为生物制品行业巨无霸的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较为一般,该公司2015年的净利润为4.48亿元,2016年下降至2.16亿元。

    工作人员称不接待任何采访

    湖北省食药监局7月26日发布的消息指出,为汲取长春长生疫苗案件教训,防范类似事件发生,该局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全省疫苗监管工作,派出督查组加强对武汉生物的监管,同时要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做好解疑释惑工作。

    据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武汉生物传达室门口向公司表达了采访诉求,希望能就各方关注的问题进行沟通,但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现在不接待任何采访。”随后,记者又通过武汉生物公开的办公室电话联系,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武汉生物不合格批次百白破疫苗为何会出现效价不合格的原因尚未被披露,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都向公司表达了采访诉求,截至目前尚未获得回应。截至发稿时,湖北省食药监局官网亦并无进一步的信息发布。

    记者同时注意到,作为了解武汉生物重要窗口的公司官方网站在7月26日已无法正常浏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华天酒店:拟发行不超6亿元中票和不超3亿元债权融资计划

    下一篇

    刘鹤主持召开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研究部署近期国有企业改革重点任务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