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常会刚刚一锤定音,释放出全面宽松的信号之后,各个要素市场已经全面行动起来,股市反弹、城投债券大涨。资金需求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市场上,政策突然宽松让一些资金链紧绷的房企狂喜不已,买房者则神经紧绷,房价会不会又要涨了?
别着急,深圳已经在率先进一步调高首套房贷利率,虽说是对楼市调控的“委婉”表态,但这明显是向房地产市场发出的明确信号,会继续保持楼市的利率高压态势,冻结楼市信贷规模扩张。
券商中国记者从多方核实到,建设银行深圳分行住房贷款首套房利率今天(7月25日)由基准利率上浮10%调至上浮15%,二套房上浮至20%。消息一传出,惊呼一片。
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房贷市场开始呈现收紧态势。6月份,全国首套和二套房贷平均利率已涨至5.64%和6.01%,同比分别上涨15%和10.7%。
同时行动的还有上海。上海市长应勇说,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坚持“一个定位”“两个不是权宜之计”不动摇,坚持限购限贷“双限”政策不放松,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券商中国记者从多方核实到,建设银行深圳分行住房贷款首套房利率今天(7月25日)由基准利率上浮10%调至上浮15%,二套房上浮20%。该分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在去年末达到2407亿元,在深圳当地同业占比高达22.4%。
“建设银行深圳分行今天开始上调住房贷款利率,对深圳整个房贷市场影响比较大,毕竟份额比较大。”一位地产中介人士称。
截至目前,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和大部分股份行在深圳房贷市场的首套房利率和二套房利率分别上浮至15%和20%。
邮储银行深圳一家支行的个贷经理告诉券商中国记者,邮储银行现在的首套房和二套房住房贷款利率还未上调,首套房仍是基准利率上浮10%,二套房仍是基准利率上浮15%,可能随时会上调。
7月20日,央行发布2018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情况。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5.78万亿元,同比增长20.4%;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3.84万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有所放缓,比上季末低1.4个百分点。
上调的城市还有福州等。除了个别银行之外,福州首套房贷款利率已经普遍从基准利率上浮15%。
同样,包括交行、中行等在内,首套房贷款利率从基准利率上浮10%调整到基准利率上浮15%;二套房贷款利率从基准利率上浮15%调整到基准利率上浮20%。据媒体报道,广发银行目前该行首套房贷从基准利率上浮15%,二套房贷从基准利率上浮20%至25%。光大银行还将首套房贷从基准利率上浮30%,二套房贷从基准利率上浮35%。
上海市长应勇今天表态说,要坚持限购限贷“双限”政策,不放松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上海市长应勇说,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坚持“一个定位”“两个不是权宜之计”不动摇,坚持限购限贷“双限”政策不放松,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继续稳房价、稳地价。继续大力推进旧区改造,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坚持风貌保护、城市更新、旧区改造、大居建设和住房保障的统筹考虑和有机结合,打好组合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常会发出全面宽松信号之后,很多人并不关心实体企业多缺钱。他们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房价会不会又要涨了?钱放着在贬值,赶紧买房去;没房的就更焦虑了,再不买房就晚了。
事实上,从政策意图来看,在全面宽松指向下,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要保障合理融资需求,资金供给将持续宽裕。但是,这些稳增长的超额贷款资金,要保证流向对实体经济,而不是继续流到房地产。
本轮房地产上涨周期已经长达37个月,按照以往的经验,调控的效果应该已经显现,房价应该已经被稳稳的掌控。但是,各地政府仍在加大力度,层出不穷的出台新政策,新思路,稳定房价。
有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发布次数高达192次,比去年同期的116次多出65%。共有73个城市出台调控政策,包含限购政策135条、限贷政策176条,51个城市以及海南全域实行限售政策。上半年的调控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简单限购、限售、限价、限贷,因城施策和分类调控特征明显,甚至一些地区强制设置房价6%涨停板。
显然,楼市供需矛盾仍然很严重,房价上涨的动力依旧比较强劲。在上涨依然是楼市价格最小阻力的情况下,在全面宽松信号之后,超额信贷资金流入的动力仍然非常强劲,无形之中制造了大量的投机需求。甚至很多人形成了,房价只取决于央行发多少钱的观念。
比如,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近日就公开表示,单纯谈房价谈房地产市场是永远看不清楚的,房价只取决于央行发多少钱。“不取决于国土资源部,也不取决于住建部,只取决于人民银行发多少钱,央行发的钱多房价自然就上涨。”
目前来看,房贷利率等金融与货币杠杆,仍然是阻碍超额信贷资金进入楼市的一道重要屏障。一旦在地方政府在限购、限价等方面做出一点放松,房贷利率可以作为最后一道门槛,聊胜于无。
来源:券商中国(ID:quanshangcn) 记者:魏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