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故宫,有人来跟你抢生意了!对手实力很强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7-24 07:32

    7月1日,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在天猫开了首家旗舰店,售卖博物馆文创衍生品。截至7月23日,该旗舰店已经吸引了12.3万粉丝关注,上线的20款产品已经有14款卖断货,现有的产品发货日期最晚已经排到了8月19日。不少人开始感慨,这卖脱销的火爆场面是要和故宫淘宝PK了吗?

    每经编辑 郑直    

    在21世纪,博物馆不仅是一座严肃的艺术殿堂,更是走心又圈钱的“网红”。

    比如之前赚了吆喝又赚钱的故宫文创产品,就创下了一年收入超过10亿元的记录。

    ▲限量版的宫廷华美纸胶带

    ▲皮一下很开心的雍正御批折扇

    不过,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最近一个实力不容小觑的“外来和尚”也来到中国市场,想在电商平台上与故宫、国博们分一杯羹。

    7月1日,“全球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在天猫平台开设旗舰店。

    截至7月23日,该旗舰店已经吸引了13.1万粉丝关注;上线的20多款产品已经有15款下架,还有3款只能预售,还在销售的产品只剩下2款了...

    大英博物馆上线就卖到脱销

    大英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热销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

    7月16日,众多自媒体大V在微博陆续发布大英博物馆开通旗舰店的消息,迅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注意。16日当天,店铺粉丝日涨3万,到7月23日已经达到了13.1万。

    大英博物馆旗舰店售卖的商品品类与故宫淘宝类似,主要都是文具、服饰、简单家居等产品,价格从十几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这些商品在设计上也紧贴大英博物馆特色,设计元素有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埃及木乃伊、日本名画“神奈川冲浪里”、刘易斯岛象棋等等。

    不过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由于库存和生产能力的限制,大英博物馆旗舰店走红之后,大多数产品迅速卖断货。

    目前,最初上架的20款产品中已有15款下架,商品图片上被标注“补货中,敬请期待”的字样。

    在剩下的5款产品中,有3款只能预售,发货日期最晚在8月19日前。

    博物馆文创产业附加值高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文创产业的大力支持,人们对博物馆的“副业”也越发熟悉。

    目前,故宫博物院在淘宝平台上主要有故宫淘宝店和天猫文创旗舰店。其中故宫淘宝粉丝数接近254万,天猫文创旗舰店粉丝数112万。两家店铺上线的文创产品加起来已有500余款,许多产品销量都在1万以上。

    国家博物馆也在2016年开设了官方旗舰店,粉丝达到了48.9万,并且上线了自己的文创品牌“国博衍艺”。

    此外,苏州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也都在近几年开通了线上旗舰店。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在文创产业发展历史更长的伦敦、巴黎等地,博物馆全方位综合性开发也给地方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在过去20年中,英国增长最快的部门一直是创意产业(包括广告、博物馆、画廊、视觉设计等)。伦敦六分之一的工作岗位(大约70万人)受雇于创意产业,产值为310亿美元。根据最近的数据,创意产业的增速约为9.4%,比其他经济部门快六倍左右。伦敦市政府支持的创意产业基金也在补贴文化界人士。

    据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份报告指出,政府支持在文创产业的发展中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欧盟在拉脱维亚发布的研究报告《博物馆与创意产业》显示,博物馆的商业开发最能吸引的人群是外国游客,这些游客恰好能为博物馆所在地的经济做出巨大贡献。

    据卢浮宫官网发布,2017年卢浮宫游客人数达到810万,比往年增加14%。

    根据巴黎索尔伯恩经济研究中心在2009年的测算数据,卢浮宫为法国经济的直接贡献达到7.56亿欧元,间接贡献约4亿欧元。

    专家:需兼顾社会效益

    故宫以文创商品作为载体,借助现代营销方式,将传统元素融入当代生活,迎合了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全新文化需求。《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节目也让故宫走进了平常观众。

    不过随着文创产业的发展进入井喷期,博物馆衍生品开发也出现了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设计单一等问题。有网民表示担心,过于泛滥的纪念品会造成对古人和文物的过度消费,并且会影响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感。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要避免因为新潮设计而丧失文化的本性品格。文创产业需要大力发展,但不应该媚俗,更不应该降低传统文化的价值来逢迎资本和市场,很多吸引眼球的“恶搞”系列应该被“一票否决”。

    文创产业要实现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注重保护文物的历史价值和传统意义。

    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景俊美建议,

    “未来相关单位在鼓励大胆探索文化创意的同时,也要注意纠正三俗化的倾向,从产品策划到量化生产的过程中都需要完善监督机制,兼顾经济与社会效益。”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正式牌照发放 移动转售行业开启发展新篇章

    下一篇

    市场情绪改善 A股回暖基础已具备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