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人民币中间价今日下调605点至6.7671,已连续第7天调降,中间价贬值至2017年7月14日以来最低,降幅创2015年“811汇改”以来最大。不过即期汇率离岸人民币在盘中破6.83关口之后,随即大幅反弹,截至发稿报6.7896,较日内低点反弹逾400点。
每经编辑|郭鑫
7月2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605个基点,报6.7671,调降幅度创近三年最大,连续七日调贬,创2017年7月14日以来新低。前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7066,16:30收盘价报6.7734,23:30夜盘收报6.7740。
受此影响,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早间大幅下跌,破6.83关口,盘中日内低点报6.8363,不过离岸人民币在触及低点之后,随即快速拉升,收复6.79关口。截至下午16点,人民币兑美元报6.7896,较日内低点收涨逾400点。
与此同时,在岸人民币也大幅反弹,较日内低点反弹近400点。
回顾人民币这一波急跌,从17日开始,离岸人民币从6.70跌至6.83,短短几天时间连破13道关口。
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看来,这一波人民币汇率下调主要是因为美元快速走强导致的。近日美元加息预期上升,推动美元指数突破95关口。
“考虑到最近的人民币汇率回调,是美元走强导致的,而未来美元并不必然走强。”管涛分析,预计短期内市场看空情绪集中宣泄后,人民币汇率走势将会重新回归经济基本面。
管涛进一步强调,人民币汇率的回调不意味着资本出现外流,市场担心的资本市场失血并不一定存在。他的依据在于,6月份人民币汇率快速回调,但统计数据显示,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双升,结售汇顺差131亿元人民币,为连续第三个月实现顺差。
连平表示,本轮汇率波动是市场经济规律自身运作的结果,是市场对国际贸易形势变化的自发反应。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机制、银行结售汇情况、外汇储备变化来看,本轮汇率波动完全是由市场因素主导。
在连平看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是在合理均衡区间波动。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中国经济总体运行较为平稳;其二是我国国际收支整体平衡,没有出现大幅度逆差或顺差。
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了对欧元区、日本和英国的增长预测和对印度、巴西和阿根廷等新兴经济体的预期,仍然维持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测不变。
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回调的过程中,外资一直在坚定“买买买”人民币资产。其逆向思维的背后,是对中国经济的长期看好。
来自外汇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国来华证券投资跨境资金净流入同比增长2倍。
国家外管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7月19日在国新办举办的发布会上表示,展望下半年跨境资本流动趋势,从我国经济基本面看,我国经济韧性好、适应能力强、回旋余地大的特点是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坚实基础。另外,国内市场潜力巨大,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外汇储备充足,政策调控的空间较大,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各种挑战。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