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一场重要的年中经济工作会议将召开,会为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定下基调。去年同期,2017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还记得3月前,4月2日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吗?那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结构性去杠杆”的口号,如今,3个多月过去,各部委已经纷纷交出答卷。
从结果来看,去杠杆的重点部门——地方政府和国企部门,已经交出了漂亮的答卷。上半年中央财政收入突破10万亿,而三四线城市卖地收入创历史新高,而国企方面,特别是央企上半年利润创下历史高点。
嗯,涨价去杠杆的总体效果不错,至少地方政府和国企部门两大债务主力部门的债务增速,在现金流增加的情况下,杠杆率出现缓慢逐步下降。从金融系统来看,以信托贷款为代表的表外业务大幅萎缩,影子银行规模快速萎缩。
综合来看,在目标导向要求之下,政府的执行力是刚刚滴!但是,进入今年下半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成为最大的变量,经济环境面临新的变局,政策会不会进一步调整,各界都在等待7月份会议给出进一步明确方向。
2018年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首次提出“结构性去杠杆”,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划定基本思路。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
说的通俗一点:
1、分部门:对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企业(国企和民企)、居民三大部门杠杆的好与坏,优与劣进行区别对待。相对地方政府和国企高杠杆风险而言,中央政府和民企、居民杠杆仍相对处于稳定状态。去杠杆的重点仍然是地方政府和国企部门。
2、分类型:对不同债务类型也提出了要区别对待。贷款和债券、信托、资管等非标融资,其面对的债权人、市场敏感度和市场冲击不一样,其处置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有的适用于债转股模式,有的则存在一定障碍,今后因就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3、分类施策,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市场金融风险情况,采取差异化、有针对性的办法。
图片来源:摄图网
我们来看看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去杠杆情况。从开支两条线上入手看执行情况,从收入角度安,现金流增加明显,三四线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创下新高,而上半年中国财政收入也突破10.4万亿关口。而支出方面,中央不断出台文件约束地方政府举债行为,不断划出红线。
一、从收入角度来看,现金流增加明显,中央和地方收入明显增加。
1.上半年三四线城市卖地收入创历史新高
今年上半年,数量众多的三四线城市卖地行情继续向好,成为支撑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大涨的主要原因。对地方政府而言,一次性卖地收入,是比财政收入更主要的收入来源。仅今年上半年卖地收入就与去年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当(占比超过90%)的城市数量多达14个,绝大部分为非省会的三四线城市。
2、上半年中国财政收入突破10.4万亿元
财政部7月13日发布2018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1-6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331亿元,同比增长10.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91629亿元,同比增长14.4%;非税收入12702亿元,同比下降10.8%。关税收入1454亿元,同比下降0.3%。
二、从开支角度看,中央不断出台文件约束地方政府举债行为。
1.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
国务院办公厅13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叫停那些规划过度超前、建设规模过于集中、资金落实不到位等城市轨道项目,防止其加重地方债务负担。
2.规范PPP模式
2018年年初开始,地方政府PPP模式退库规模有所上升,但现在基本稳定下来。从 3 月份的单月 1.3 万亿回落到 5 月份的 4341 亿,退库项目数量也从 3 月份的 1258 个下降至 596 个,财政部 PPP 项目库清理整顿的高峰期正逐渐过去。
目前财政部PPP库中落地项目投资金额为2.6万亿,其中由地方政府承担部分约占5%,即0.13万亿元,地方政府财政承受能力足以支持PPP落地规模翻番式增长。
3.财政部下发34号文
财政部下发34号文明确要求,2018年坚决制止和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行为。要求建立健全“举债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政府债务资金绩效管理机制,推进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项目滚动管理和绩效管理。
4.财政部明确政府购买服务负面清单
财政部6月26日发布《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负面清单,对政府购买服务内容作了全面、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严禁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举债融资。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今年上半年,在价格上涨驱动之下,国企的杠杆率出现放缓,利润增幅高于收入10.7个百分点,钢铁、石油石化、煤炭等重点行业利润大幅增长。 嗯,虽然这个和市场理解的国企去杠杆不相同。但是,国企阶段性的去杠杆,在环保督查积极出力之下,仍然取得进展。
1.央企上半年利润创下历史高点
国务院国资委12日发布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8877.9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当月,中央企业利润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018.8亿元,同比增长26.4%,创下历史单月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上半年,国资委监管的90多家央企中有37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20%,58家效益增幅超过10%。从行业看,石油石化、冶金、火电等行业效益增速超过30%。
统计显示,上半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截至今年6月底,中央企业累计减少法人11261户,减少比例达21.58%,提前一年完成既定目标。中央企业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任务已全部完成,上半年化解煤炭过剩产能340万吨。
2.国企利润主要来自“过剩行业”
国家统计局6月27日数据分析显示,国内前5个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来源主要是钢铁、建材和化工等原材料加工利用行业。
其中,1-5月份,新增利润较多的行业主要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增长1.1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4.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7.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6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7.8%。这五个行业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近70%。
价格上涨是利润增长的最重要因素。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1%,涨幅比4月份回升0.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4.3%,涨幅比4月份回升0.6个百分点。据初步测算,5月份价格变动对利润增长的拉动作用比4月份多4.3个百分点。
3.环保督查积极出力
回顾2018年上半年,环保限产成为影响钢铁、化工和建材行业市场的主要因素,从年后开始,环保督查专项行动、环保“回头看”等多次在行业内刷屏抢占头条。除了钢铁大省河北,今年江苏省环保限产以其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而成为影响行业的重要地区(徐州、连云港、常州为代表)。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推动结构性去杠杆方面,金融配套措施也在积极推动。主要体现在去杠杆、去通道和去嵌套等方面发力。从上半年数据来看,影子银行规模出现大幅下降,并且出台进一步支持“债转股”的措施。
1、非标大幅萎缩
金融系统体现防风险、去杠杆和金融改革的决心主要体现在,去杠杆、去通道和去嵌套等方面发力。随着去杠杆政策的落地,以信托贷款为代表的表外业务扩张放缓,非标理财产品占比下降,导致由此派生的存款及 M2 增速下降,去杠杆效果初现。
央行6月13日公布的最新金融数据和社会融资增量统计数据显示,6月新增社融总量1.18万亿,同比少增约6000亿,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继续大降至9.8%。从结构看,6月对实体发放人民币贷款增加1.67万亿,同比多增2300亿,但6月表外非标融资继续大幅萎缩,委托、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三项合计减少了6900多亿,同比少增9100亿。当前大部分表外融资难以向表内转移,是持续拖累社融的主因。
2、 支持“债转股”
2018 年 6 月 24 日,央行宣布定向降准 0.5 个百分点,意在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两项工作,结构性去杠杆的政策色彩十分鲜明。其中,债转股是国有企业去杠杆的重要举措之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则体现了避免紧信用带来错杀的结构性政策意图。
来源:券商中国(ID:quanshangcn) 记者:长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