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观察 | 中欧班列通道效应凸显背后,这两手相当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7-11 10:52

    中欧班列(成都)从2013年开行31列,到今年6月28日,五年时间已累计开行突破2000列,在开行数量不断“创新高”的背后,保障工作一样值得关注。

    每经记者 梁宏亮    每经编辑 刘艳美    

    中欧班列(成都)第2000列发车 白桂斌 摄

    多座中西部城市在拓展对外开放通道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将目光聚焦在中欧班列上。比如,中欧班列(成都)从2013年开行31列,到今年6月28日,五年时间已累计开行突破2000列。

    在供给与需求不断增加背景下,中欧班列的开行频次、重载率都在不断提升。中欧班列作为开放通道的作用也愈发明显。如何在开行量、货运量暴增后做好相应配套保障?中国自贸试验区报道(微信号:zmsyqbd)以中欧班列(成都)为样本,带你感受下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不断“创新高”背后的保障工作。

    “软”:信息系统提升效率 班列公交化运行

    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哪天能走上10000步、20000步,那一定要把步数截图发出来,在朋友圈秀一秀。但对陶国举来说,以前每天走20000步就是他的日常。

    陶国举是成都铁路口岸海关监管区场站运营主管,从2010年起就在这里工作。这两年,中欧班列开始上量,他也越来越忙。

    “我们场站特别大,总面积大概十万平方米,还有一个前台大厅。”按照原有报关报检模式,一个集装箱完成报关、报检等手续,要填很多单据。填单据基本靠手,传递单据基本靠走。

    陶国举伸手在空中画了一个大圈:“我们工作人员,从现场办公室到前台大厅拿东西就要走5分钟,拿到之后再核对,走回来又要花十几分钟。后续很多环节也要走很多路,单是完成落箱这一个环节,就要1个小时左右。” 据计算,彼时,完成报关、报检等各类手续,需要三天左右的时间。

    2016年,随着中欧班列(成都)“放量”运行,电子信息系统和单一服务窗口也被引入到集装箱报关、报检当中。

    “我们现在整合海关、检验检疫等多方面信息,能够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单一服务窗口也建立起来了。” 陶国举告诉自贸君,以前是先报关后报检,现在是报关、报检同时进行。现在,所有信息数据可以通过单一服务窗口对应到每个环节,避免人去“递单”,运抵报告系统自动生成后传送海关,不用打印、填印。

    流程上的优化无疑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发送到欧洲的集装箱到场站就可以办理相关手续,并在当天晚上或第二天凌晨就从成都发出。以前,陶国举他们一共60多个人,一年最多可以完成400多列任务。现在,有了电子信息系统和单一服务窗口,1000列、1200列也不在话下。

    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告诉自贸君,中欧班列(成都)想打造的,正是这种高频次开行下的“公交化”常态运行模式。“现在,我们中欧班列(成都)每天都有去欧洲,这样就能让企业有计划地安排生产,因为不管什么时候生产出来,都能在成都搭上中欧班列去欧洲。”当班列变成“公交”,中欧班列(成都)就能为企业降低成本,提升周转时效,成为一条稳定、有经济效益的通道。

    “硬”:“油电混动”版集装箱 恒温运输保障安全

    俄罗斯的冬天很冷,部分地区气温甚至达到零下35℃。这种严寒,给从欧洲驶来、要路过俄罗斯的中欧班列带来了难题。

    “以前,我们运过玻璃瓶装的饮料,铁质集装箱非常容易吸热,经过俄罗斯后,再到我们这里,经过太阳暴晒,气温会迅速升高,集装箱里面的瓶子热胀冷缩,就直接爆掉了。”陶国举回忆,这给客户带来了不小损失。

    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好,像红酒、啤酒以及其他玻璃瓶装饮料就容易爆瓶,奶粉等产品容易变质,电脑、液晶显示器等精密仪器内部电子元器件容易损伤。对于这个问题,中欧班列(成都)机智化解:那就是根据自身需求,定做一批保温集装箱。将对温度、湿度敏感的产品放到恒温箱内运输,从而保证产品安全。

    仲俊斓是一名中欧班列(成都)的司机,他对车上集装箱外观的变化印象深刻。

    “以前的集装箱,看起来很’土’。因为当时拉大型、笨重物品比较多,比如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等。现在,车上还会有红酒、牛肉、咖啡、四川土特产,以及我们成都中欧班列独有的绿植,这就需要不同类型的集装箱来满足不同货物的存储需求。”仲俊斓说。因为要进出口很多食品,所以有了保温功能的集装箱;还有一些需要特殊存储要求的小物件,也有了专门的集装箱。

    这种专门定制的集装箱,“喝”的是-35号柴油,既可以制冷,也可以制热。在集装箱后面,有专门的油箱,既可以通过烧油来实现恒温,也可以插电保温,是标准的“油电混动”版。“运输途中,用油料来实现温度控制,到了场站以后,为了节省油料,我们一般会插上电来实现保温。”

    数据显示,2017年,中欧班列(成都)带来的贸易转移是95亿元、产能转移127亿元。中欧班列(成都),正以其稳定、高频次的“公交化”运行,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为产能和贸易转移提供有效支撑。

    “贸易和产业发展需要通道,同时,通道的建设也可以带动贸易和产业发展。” 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发展部部长郑双莉这样对自贸君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四川近年首次启动II级防汛应急响应

    下一篇

    三变科技元老董事长意外辞职 曾豪情举牌今认赔离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