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实习记者 张祥威 每经记者 骆一帆 每经编辑 杨翼
7月9日,戴姆勒与清华大学在德国总理府签署合作意向书,进一步深化双方在可持续交通研究领域的合作。未来三年,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将每年投入经费数百万元人民币,重点扩展在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先生(Hubertus Troska)表示:“随着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新项目的拓展,戴姆勒致力于携手中国最前沿的研究机构,进一步推进‘瞰思未来(C·A·S·E)’战略在中国市场的落地。作为中德交通领域产学研合作的典范,清华大学-戴姆勒在该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的合作,将有助于我们为中国客户带来兼具可持续性及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创新出行体验。”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教授表示:“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将清华大学的强大科研能力与戴姆勒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创新传统紧密结合。随着双方继续扩展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领域的联合研究,我期待双方通过不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交通的发展。”
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安尔翰教授(Prof. Dr. Hans Georg Engel)表示:“自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戴姆勒与清华大学已携手数年,通过一系列研究项目共同探索中国可持续出行的未来。此次签约将进一步拓展戴姆勒在华本土研发,我们愿与本土合作伙伴一道,致力于为中国客户提供符合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资料显示,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创立于2012年,结合了戴姆勒的创新实力与清华大学的科研优势,主要聚焦中国市场需求,开展可持续交通领域的联合研究。
2013年,该中心针对城市道路、城际干道、环路和交叉路口的交通状况进行数据收集。2014年,开展典型交通状况优先次序和技术参数研究工作。2015年,启动“交通弱势参与者的视觉识别”联合研究项目,旨在通过完善摄像头算法,优化交通弱势参与者的识别,该项目已建立了包含4万个样本的“清华大学-戴姆勒自行车骑行者基准”数据库。
戴姆勒股份公司方面表示,随着本次签约,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的工作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例如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的创新,以及面向国内外人才开展的联合教育和研究实习项目。这些研究项目将由戴姆勒研发专家和清华大学学者共同主导,有机结合双方的研发创新实力和深厚学术积淀。同时,通过各研发项目中清华学子们的积极参与,还将促进相关科研领域的人才培养。
此外,戴姆勒还将持续开展本土测试,不断推进在华自动驾驶的发展。
截至目前,戴姆勒在包括主被动安全系统、交通事故、综合交通信息服务、交通基础设施及特大城市交通等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进展。今年7月初,戴姆勒成为首家获得北京市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的国际汽车制造商。
戴姆勒股份公司方面表示,今后,通过在中国独特、繁忙的城市交通环境中开展自动驾驶道路实测和研究,其将进一步完善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的应用。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