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连续4周IPO审核仅1家过会!过会率低真的是因为“隐形门槛”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7-03 21:26

    据证监会今日晚间披露的信息显示,今日IPO审核结果为2过1,新兴装备过会、微创光电被否。这也是今年6月中旬以来,连续4周只有1家企业过会。

    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编辑 何剑岭    

    图片源自:摄图网

    根据发审委工作会议的安排,原定于今日上会的IPO企业总共有3家,分别是青岛农商行(保荐机构:招商证券)、新兴装备(保荐机构:长江证券承销保荐公司)、微创光电(保荐机构:安信证券)。

    据证监会今日晚间披露的信息显示,今日IPO审核结果为2过1,新兴装备过会、微创光电被否。这也是今年6月中旬以来,连续4周只有1家企业过会。而原定于今日上会的青岛农商行在临近上会前按下了“暂停键”:昨日证监会公告,公司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审核。

    图片源自:证监会官方网站

    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注意到,今年上半年A股IPO数量同比降逾七成,其背景是IPO审核节奏明显放缓,且过会率明显走低。据Wind资讯统计,今年上半年,证监会审核首发申请112家次,其中过会58家次,占比51.8%,通过率明显低于去年上半年。不过数据显示,今年来审核被否的拟IPO企业并非主要倒在此前传闻甚广的业绩“隐形门槛”上。

    连续4周仅一家过会

    今日IPO的审核结果为2过1,而这也是今年6月中旬以来连续4周只有1家拟IPO企业过会。除了近期每周上会企业数量偏少外,与通过率始终处于低位有关。

    另据Wind资讯显示,今年6月中旬以来连续4周,每周上会的企业降低至2家。本周和上上周原本计划有3家企业上会,不过小米集团和青岛农商行分别在临近上会前夕决定取消审核。相比之下,今年3-5月,平均每周有3.2家拟IPO企业上会;而去年6月,平均每周有多达10家拟IPO企业上会。

    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注意到,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IPO上会企业数量不断走低,4月、5月及6月份上会企业数量分别为19家、16家和9家。

    今日未过会的微创光电无论从营收规模还是净利润来看,规模都偏小,尤其是营收规模,去年公司仅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不过公司2016年、2017年的扣非净利润均过了市场之前传闻的创业板上市3000万元的业绩门槛,且去年净利润同比大增近40%。

    然而从公司预披露和证监会反馈的信息来看,微创光电的基本面有多处疑点。纵观整篇反馈意见,证监会总共提出了多达70个问题,而同于今日上会的新兴装备,证监会在反馈意见中总共只提了44个问题,上周上会2家公司的反馈意见也都只有40余个。

    图片源自:证监会官方网站

    有投行人士认为,微创光电第一大供应商海康威视与公司之间存在较明显的潜在竞争关系,这或对公司未来经营的可持续性留下重大隐患。证监会也对此予以了重点关注,在给出的反馈意见中指出:“海康威视与发行人的业务范围相似,且是视频监控领域的龙头企业,请发行人说明向海康威视的采购内容,向竞争对手采购产品的原因,发行人是否具备生产其采购内容的设备和能力,发行人对海康威视是否存在重大依赖”。

    值得一提的是,微创光电过去也曾在新三板挂牌。据安信证券统计,截至上周末,共有83家新三板企业IPO排队,其中7家处于已过会待上市状态。

    上半年IPO通过率下降 过会企业质地明显提升

    据安永统计,今年上半年A股IPO数量同比降74%;其中超过10个省区或直辖市上半年暂无IPO,包括东三省、内蒙古、青海、云南等地。

    造成IPO数量大降的一大因素是IPO审核通过率明显下降。据Wind资讯统计,今年上半年,证监会审核首发申请112家次,其中过会58家次,占比51.8%;未通过44家,占比39.3%;另有10家企业IPO申请审核被暂缓或取消,占比8.9%。而去年同期,证监会审核首发申请269家次,其中过会224家次,占比高达83.3%。

    在IPO审核节奏明显放缓且过会率明显走低的背景下,什么样的企业更容易在今年上半年过会呢?

    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注意到,数据显示,今年来已过会的拟IPO企业的基本面质地同比有明显提升。在剔除“巨无霸”工业富联后,今年来过会企业上会前三期营收合计均值、过会前一期的营收均值都接近2017年所有过会新股的2倍;今年来过会企业上会前三期扣非净利润合计均值、过会前一期的扣非净利润均值都接近2017年所有过会新股的3倍。

    同时,2018年来已过会企业的业绩增速表现也远好于去年过会的企业。数据显示,今年来过会企业上会前三期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速中位值分别为21%、27.8%,均比去年过会企业的相同指标高出约10个百分点。

    “隐形门槛”并非IPO被否主因

    那么,那些审核被否的拟IPO企业是否主要倒在此前传闻甚广的业绩“隐形门槛”上呢?

    据申万统计,今年前5月40家被否的拟IPO企业中,有76.3%最新一期扣非净利高于5000万元的“隐形门槛”,且约有86.8%被否企业在2016年扣非净利同比增速为正。据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梳理,今年6月,被否的4家企业中有2家最新一期扣非后净利均高于6000万元,且这4家企业最新一期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均为正。对此,申万认为,从这一角度看,拟IPO企业被否主因并非账面盈利能力不足。

    实际上,针对市场所谓的业绩“隐形门槛”,今年5月18日,证监会已做出澄清。证监会发言人当时指出,证监会的IPO审核政策始终没有变化。那些拟IPO企业未能过会的主要原因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业务经营不合规;二是内控有效性存在缺陷;三是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四是信息披露存在瑕疵;五是持续盈利能力存疑。

    可以看到,今年来,拟IPO企业在上会时询问的问题更为细化。数据显示,前5个月上会的企业受到关联交易或利益输送、财务问题和经营稳定性这三方面的问询的占比分别高达97%、97%、86%。有投行人士分析认为,虽然这些问题背后的隐患往往并不能直接体现在业绩数据上,但对拟IPO公司的公司治理现状和未来长期经营的可持续性判断有着更强的指引作用,反映了监管层防止企业带病上市、欺诈发行的IPO审核把关理念。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获猫眼9.5亿港元入股 欢喜传媒董事会主席董平:入股的目的为合作

    下一篇

     新一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  主任为国务院副总理刘鹤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