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肖达明 每经编辑 赵 桥
业绩不断下滑的情况下,农发种业(600313,SH)对于并购标的中农发河南农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农化)的处理已经表现出争取“利空出尽”的思路,继一次性大规模计提资产减值后,近日又宣布将有关募投项目的募集资金转作他用。
业绩低迷的河南农化已经成为农发种业难以放下的累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农发种业多次降价转让却仍无法找到合适的接盘方,而难以收回的业绩补偿款则越滚越大,补偿承诺人2016年欠款尚未还清,2017年又面临更大数额补偿。
6月30日,农发种业发布公告表示变更剩余募集资金用途,并永久补充河南农化流动资金,这意味着当年收购河南农化时承诺予以建设的项目将搁浅。公告显示,这一项目为:“1万吨/年MEA产能扩建在建项目。”
MEA是河南农化的主要产品之一,是生产除草剂的关键原料。2014年收购河南农化时,农发种业看重的就是其在农药板块的经营实力和范围,当时的交易公告显示:“(农发种业)主要从事除草剂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 MEA、DEA、乙草胺原料药和喹草酸原料药……是国内最大的酰胺类除草剂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生产企业之一。”
当时,农发种业希望凭借这一收购打造自身农药板块,与现有种业板块、化肥板块共同发展。在2015年10月份出具的报告书中,依据评估机构对河南农化给出的最终评估结论,河南农化67%股权作价3.79亿元。
从历史业绩来看,当时收购河南农化并扩充原有产能确有依据,2013年到2014年间,河南农化年度净利润由3492万元增长到4898万元。然而,农发种业表示河南农化近年受宏观经济低迷以及环保、安全监管压力升级、下游需求不足等诸多因素影响并购后业绩不佳,连续三年都未完成业绩承诺,2017年更是亏损超3亿元。
在这些因素中,环保形势的变化是核心。农发种业分析,2017年农药行业主要影响因素为去杠杆、去产能、环保安监升级等,国内产能严重受限,产能不足造成2017年农药价格整体表现强劲。但在产能限制的门槛前,也有不少企业陷入困境,比如河南农化就位于有关政策要求的停产企业之列。
与此同时,一些未能达到环保要求的下游企业逐渐被淘汰或限制产能,农发种业认为,受此类情况影响,农药下游厂商总体开工不足,部分地区产量下滑,导致产能可能无法得到充分释放,这才导致募投项目的建设失去意义。
刚刚收购完成就赶上政策形势的不利影响,从业绩承诺期的第三年,2017年开始,农发种业就开始力促转让河南农化。2017年9月30日,农发种业宣布挂牌出售农发种业67%股权(其所持有的全部股权),价格为3亿元。相较于并购价格,一进一出河南农化折价7000多万元,却无人接手。
到今年3月5日,农发种业将转让底价降低10%,以2.7亿元的价格再度挂牌,征集到一个意向方,但双方对于交易条款未能达成一致。农发种业研究认为,按照原挂牌条件进行河南农化67%股权转让已无法推进,向北交所提交终结本次股权转让的申请。6月份,北京产权交易所已发布公告:终结该项目。
农发种业是否还将继续推进转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农发种业董秘办,但截至发稿无人接听。记者注意到,在5月份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时,其表示“公司后续转让不存在实质性障碍”。转让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条件无疑需要更改。农发种业年报显示,河南农化发生大幅资产减值,应收账款补充计提坏账准备1.769亿元,固定资产以及在建工程补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8034万元。
显然,未能及时出售河南农化的代价对于2017年业绩来说是高昂的。上市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于上述减值出具了保留意见,原因是,农发种业出售事项未完成,为编制年报而调整河南农化资产减值的时间过于紧迫,会计师事务所无法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
农发种业并非没有尝试解决应收账款的减值问题,但解决有赖于河南农化业绩承诺人郭文江。由于连续三年未完成业绩承诺,郭文江积累下大量应付业绩补偿款,数额甚至超过了其出售股权获得的上市公司股票价值,郭文江至今未将2016年的余下数千万业绩补偿款还清,还面临2017更大数额的业绩补偿。
作为担保措施,郭文江持有河南农化的部分股权被质押,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也被质押,其还签订协议收购河南农化应收账款对应的债权。然而,随着质押的农发种业股票价值从2016年到2017年年底几乎腰斩,有关股票在扣除业绩补偿款所占数额之外已经不具有担保价值。农发种业这才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对于郭文江,上市公司已申请法院对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