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夏冰 每经编辑 祝裕
“美丽乡村,美好生活”,农民在消费新时代对生活的美好期待也是美好生活很重要的一环。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成为升级美好生活的重要一环。
6月28日,《每日经济新闻》获悉,上海财经大学自主创立的大型社会实践品牌“千村调查”已经持续了十年,近日又出最新的调研成果。这次“千村调查”基于对千余学生“走千村、访万户、汇民情”调研回来的万余问卷的分析,再结合千村项目十年来积累的相关大数据的深入挖掘。
记者注意到,该项调查围绕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情况,在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展开调研,内容涵盖农村互联网基础应用、农村消费用品网购应用、农村农资农具网购应用、农村网络销售应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应用、农村网络政情政务应用、农村网络社交沟通应用、农村网络教育培训应用共八个方面,累计获得问卷10381份,掌握了大量有关农村互联网应用的真实资料。
调查显示,虽然作为基本通讯工具的固话普及率在农村地区并不高,仅为29.24%,但92.98%的家庭拥有手机,尤其是原来固话普及率最低的西部地区赶超最为明显。农村地区的家庭电脑拥有率平均为44.37%,农村家庭互联网普及率为62.19%,且地区差异不明显。这说明移动通讯及手机普及给农村地区带来了进入互联网的机会。4G网络已覆盖88.43%的被调研村庄,其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调研数据显示,村委会可以通过专线WIFI上网的比例为85.15%,以村为基础提供的公共网络服务,有地区差异,其中东北地区相对落后。
“不会使用互联网”是村民不上网的最主要原因。智能手机是农村网民上网的主要设备,手机已成为小乡村连接大世界的窗口。统计结果表明,农村网民的手机资费主要集中在10-50元和50-100元区间段,两项占比达72%,相比农村家庭收入水平,村民认为上网费用过高。
在农村互联网各类应用中,高居榜首的是社交应用,有95.9%的网民使用微信、QQ这类社交软件。从交流沟通类应用的地区比较看,基本无地区差异。其他使用率在50%以上的应用还包括:影视、新闻、购物、音乐、信息查询。调研数据表明,互联网络就如其“信息高速公路”的美誉,已成为农村网民传递和满足物质与精神需求的主要载体。从各类应用的地区对比看,东北地区相对落后。
调查显示,农村网络消费规模小,规模金额有限,仅有14%的被调查者表示,周围使用网络购物人群数量非常多;有近50%被调查者表示,网购在日常消费的占比在30%以下,平均水平为27.65%;网购消费的主要产品为价格较低的服装和食品。
网购消费用于生产的比例低。调查显示,在全体被调查者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从网上采购农用生产资料及农机具占总体的比重在20%以下。
来自“千村调查”30个定点县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县均已出现网络销售商,同时得益于政府重视正在形成的县级农村网络销售商务生态,且网络销售可使市场更透明、减少中间环节,有效地带动创业,增加本地服务业。
开展网络销售的农户约为调查数的11.14%。农户在网络销售中,农产品约占47.26%,非农产品约占51%;农户网络销售产品主要来源于本地,占83.76%;相关农产品和服务主要源于零散农户,约占40%,生产仍较为分散。
在互联网普惠金融方面,调查认为,认知普及都有待加强。虽然87.51%的被访者听说过互联网普惠金融,且81.21%的被访者表示使用过,但实际其认识仅止于使用过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除此之外,农村金融方面还存在着难以建立标准化征信体系以及农户信任感低这样的问题。互联网普惠金融产品作为新事物,农户本能地怀疑和不信任。调查显示,33.13%的农户认为,未使用普惠金融是因为“不安全”;50.42%的农户认为,普惠金融服务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安全问题。
报告的发布,对于当前以数字化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报告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问题,这种二元结构表现在中国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等多个方面。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不仅仅存在于传统的社会经济领域,也存在于互联网发展领域。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已经成为农民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重视和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应用发展,不仅能有效地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消除城乡之间的信息壁垒、化解二元结构的诸多矛盾,同时也是以数字化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调研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迅速,但有效应用明显不足,尤其在服务农业生产、农村教育和电子政务方面应用差距更大,其中既有地区间基础设施覆盖差异、公共服务认知不足的因素,也有个体技能不够和对新技术“不放心”等既有思维羁绊的原因。同时,农民对高质量精神产品的渴求与缺乏村干部有效引导、监督的矛盾,应引起重视。
对此,报告建议政府高度重视,多措并举,以提升农村互联网应用为重点,助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