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漫灌+输血”转向“滴灌+造血” 金融业关注扶贫成果可持续性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6-29 01:16

    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二〇一一——二〇二〇年)》要求,“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二〇二〇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距离目标时间越来越近,这场脱贫攻坚战进入到冲刺阶段。作为精准扶贫的主力军,金融机构也清楚地认识到了当前的新形势,主动寻求并采用了“精确滴灌”与“造血”式的扶贫手段。

    在《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金融机构精准扶贫闭门研讨会上,来自银行与保险行业的人士各抒己见,针对“金融行业如何实践精准扶贫”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交通银行企业文化部高级企业管理赵博称,“在现阶段大量的物资补给以及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结束之后,被帮扶对象能否通过自己的双手、劳动或自己创造的资源实现持续性的脱贫,是需要我们关注和致力去做的事。”

    每经记者 胡杨 每经编辑 姚祥云 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金融机构精准扶贫闭门研讨会

    扶贫进入“授人以渔”时代

    过去5年,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数据显示,2013~2016年,我国已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合计下降5.7个百分点;农村贫困人口每年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

    如今,距离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目标时间已经不远,扶贫开发也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在《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精准扶贫”闭门研讨会上,多位来自金融机构的人士也对银行、保险行业过往的扶贫工作实践进行了复盘。

    从多位与会人士的表述中可以知晓,“定点扶贫”仍然是金融机构实现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方式。目前来看,我国中西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尚未脱贫的人口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基于这种现实,不少大型银行和保险公司选择“扎根”于此。

    赵博介绍,山西省浑源县、甘肃省天柱县与四川省理塘县为公司贫困帮扶的3个重点县。数据显示,2017年,交通银行在3个地区共投入资金924万元,涉及基础设施、助学捐赠、引进电商平台、安全饮水工程等多个项目,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人数达1097人。

    中国人寿则将目光投向了湖北郧西县、丹江口市和广西天等县、龙州县这4个定点扶贫县,围绕上述地区开展了共计15个产业扶贫项目,以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脱贫。由于各地区致贫主因不同,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做到“看准病灶、对症下药”,中国人寿品牌宣传部副总经理韩国卿指出:“既然中国人寿的分支机构覆盖程度高,那么就可以充分发挥分支机构各自的优势,为贫困地区量身定制整体扶贫方案。”

    与此同时,由于具备立足山东的特性,德华安顾人寿将精准扶贫对象定为菏泽市巨野县与潍坊市寒亭县。德华安顾人寿市场部企业传讯室经理俞铭哲介绍称,今年3月,公司已完成覆盖巨野县全部10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意外险保障工作,涉及保费300万元。“另一边,我们也与寒亭县残联合作,为4600余人提供残疾人保险。”他还表示。

    不过,随着脱贫攻坚战役的推进,新形势下,仅依靠过去单一的、短期的、救济式的送钱送物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曾经深入农村调研的赵博就指出,实地观察后发现,致贫原因可能远比人们想的要更加复杂、多元。除了自然条件恶劣,如水资源缺乏、土质疏松等导致的粮食产量有限之外,还有一些观念上的因素。另外,劳动力缺失也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他进一步表示:“如果缺少劳动力,类似挖渠、灌溉等人力活动就很难开展,只能依赖自然降雨,收入方面因此也可能面临考验。”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西部地区资源富集、投资需求旺盛、消费增长潜力巨大、市场广阔,这对东部地区发展来说是重要机遇,可以动员东部地区企业广泛参与,实现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号召之下,“贫困人口脱贫、摘帽后,自身是不是拥有‘造血’能力,能否持续脱贫,收入能不能增长”等成为了金融机构普遍思考的问题。用一句话来总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相较于“大水漫灌”式的送钱送物,能够持续带来效益才是正确的药方。

    产业扶贫助推可持续脱贫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产业扶贫无疑就是那根“鱼竿”。

    针对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赵博指出,可以采取“对症下药”的扶贫手段,发展光伏产业就是其中一个尝试。具体而言,可以在农民家中安装光伏发电装置,将其生产的电能纳入国家电网,以赚取电费的差价。“如此一来,一年的收入基本可以维持农村一个普通家庭的基本花销。”

    类似的形式还包括开发民俗旅游项目。通过将农宅的所有权、承包权、运营权三权分离,即农户将闲置农宅流转到村集体合作社入股,在保留乡土民居结构和外观的前提下,对农宅屋内进行现代化改造,可以实现“立足当地资源,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扶持特色产业”,北京银行介绍称,“对于没有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全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农业经营收入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且就业增收渠道单一的村子,这种利用旅游产业进行帮扶的模式拥有比较光明的市场前景。”

    而作为银行机构,则可以通过完善结算网络的方式来支持贫困农户创收、脱贫。北京银行表示:“在乡村游资源丰富、金融结算环境建设空白的重点区域布放MPOS等自助机具,有助于提升乡村游经营户结算安全性、便利性。”

    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不少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探索创新型模式。中国太保集团品牌建设部总经理助理施秋韵就介绍了该公司已上线运营半年多的“彩虹”精准扶贫电商平台,这是一个将个人爱心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的“桥梁”与“纽带”。“彩虹平台上线销售的都是由贫困地区建档立卡户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产品上线审核时,我们要求当地对接的机构必须提供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和由当地扶贫办出具的产品地建档立卡户信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实时跟踪和掌握通过产品销售帮扶建档立卡户的情况。”一组数据显示,该电商平台已经累计上线全国8个省市、11个地区的46款农副产品,通过线上销售,共实现帮扶金额超过320万元,精准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2000余人。

    “脱贫其实并不是终极目标,能使贫困人口保持致富能力,让脱贫成果长期可持续,可能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阳光保险集团爱心阳光基金会秘书长助理童婕如此表示。以吉林安图龙泉村帮扶项目为例,把以全村农户脱贫、逐步实现村民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长远目标,通过农村合作社形式与企业化运作相结合,此外通过纯公益捐助、市场化投资、专业化销售等形式,在龙泉村建设远程问诊医务站、阳光冰泉大米生态农场、冰泉煎饼加工厂、有机木耳专业生产合作社等精准产业扶贫项目,通过构建致富长效机制,实现脱贫的最终目标致富。

    实际上,在党中央“要把脱贫攻坚重点放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上,着重加强农田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技术培训、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建设,特别是要解决好入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等部署下,参与闭门研讨活动的金融机构还进行了更多实践,包括改造农村旱厕、在缺水地区铺设节水地膜、建设窖室以供土豆窖藏过冬等。

    俞铭哲明确表示,会继续用市场化机制盘活当地经济,为当地脱贫的经济生产活动提供有力的后盾保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邮储银行:创新精准扶贫模式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下一篇

    发挥行业优势 特色创新模式助力金融精准扶贫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