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郭鑫 王晓波 每经编辑 张弩
运营981个微信公众号,作价38亿元,瀚叶股份收购量子云的消息曾在资本市场引起轩然大波。
今日(6月26日),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再次公开一则与微信公众号有关的消息。在省、市网信办严格监督下,二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已永久关停“二更食堂”公众号,承诺永不启用注册品牌保护性账号“食堂君”,免去事件直接责任人李某在公司的一切职务,解除其劳动合同,解散“二更食堂”公众号13人运营团队。
而“二更食堂”公众号,则是二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重要引流平台。在5月14日二更网络关闭“二更食堂”公众号之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二更网络刚刚完成1.2亿元B3轮融资。
据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消息,2018年5月11日,杭州二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公众号“二更食堂”头条推送推文,对空姐顺风车遇害事件进行不当描述,引发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的强烈谴责。
据网信浙江消息,5月12日,浙江省网信办联合杭州市网信办依法约谈了二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责令其限期整改。
5月13日深夜,二更创始人丁丰就11日“二更食堂”关于“滴滴司机杀害空姐”一案的不当推文事件发布致歉信!宣布“永久关停二更食堂公众号及其他所有平台的二更食堂账号;免去二更CEO李明在二更网络公司担任的一切职务”;解除此次事件相关运营责任人的劳动合同。
5月25日,杭州市网信办联合市文广新局再次约谈二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要求对涉事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严禁开设“二更食堂”的转世账号和返聘违规员工,并联合进驻公司督导落实整改要求,逐条对照验收。
浙江网信办指出,“二更食堂”的低俗炒作行为,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严重破坏网络传播秩序,背离了舆论传播伦理和操守,事件性质严重,社会影响恶劣。
浙江网信办表示,在省、市网信办严格监督下,二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已永久关停“二更食堂”公众号,承诺永不启用注册品牌保护性账号“食堂君”,免去事件直接责任人李某在公司的一切职务,解除其劳动合同,解散“二更食堂”公众号13人运营团队。
二更食堂被关停之前,据人民网报道,二更食堂在腾讯、优酷等视频门户及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微博等移动客户端上已拥有上千万垂直粉丝。而根据“馒头商学院”官方新闻显示,2016年李明以二更食堂为例在“馒头商学院”分享过一次主题演讲时,当时该号的粉丝就已经达到了800万。而二更食堂也一直与papi酱、罗辑思维、同道大叔等自媒体平台被视为自媒体内容创业的第一批红利既得者。
据虎嗅网报道,二更食堂的前身是短视频公众号“二更”与自媒体“深夜食堂”。二更于2014年11月上线,公众号推送3到5分钟左右的原创短视频,内容上主要讲述杭州相关的生活、人文、情感等方面的故事。媒体报道,2015年二更出品了400多部视频,全网播放量7亿,粉丝突破了300万。
二更食堂是二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公众号。据工商注册信息显示,二更网络诞生于2014年11月。2015年4月23日,二更正式注册成立“杭州二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丁丰。
据腾讯新闻报道,2017年12月,丁丰在“2017腾讯媒体+峰会”上接受专访时曾透露,二更公司现金流不错,不需要主动去融资。按照二更当下的发展状况,公司不需要再融资就已经足够活下去,直至完成IPO。
据互联网创投数据提供商IT橙子的信息显示,从二更网络成立至今,最近两年前后4轮融资4.2亿元,多家知名家机构与基金参与:
2016年3月,二更获得由真格基金和基石资本投资的超5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
2017年1月,二更完成B轮融资1.5亿人民币,由元璟资本领投,厚德前海、以太资本跟投,原机构股东基石资本、真格成长基金和东方富海追加跟投;
2017年8月,二更完成B+轮1亿元融资,由云锋基金领投,源码资本跟投;
2018年4月18日,二更完成B3轮融资,融资金额达1.2亿元,由雄牛资本和坤言资本联合领投,前海母基金跟投。
对于二更网络的估值,据中新网报道,《36计•2018胡润百富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新星企业百强榜浙江50强》于2018年04月25日重磅揭晓,二更荣誉上榜。
报道中还提到,该榜单评选过程历时数月之久,评审组从浙江超过3200多家具有创新力量的企业中初步挖掘出300家估值主要集中在5000万人民币至10亿美元之间的浙江未上市成长企业。2017年底,二更被杭州创投协会评选为“杭州准独角兽企业”;2018年1月,二更荣膺“第二批浙江省成长型文化企业”。
此番浙江网信办对二更网络的处罚以及“二更食堂”的关闭,势必对二更网络经营以及品牌价值产生影响,而对于其背后的投资人来说则更加煎熬。
“二更食堂”因“蹭热点”、“蹭热度”、“无道德底线”被迫封号,而上个月,我们众所熟知的暴走漫画也因为发布不当内容而被封号,而“暴漫”彼时在金融市场的估值也高达40亿元。
自媒体重要流量入口被关闭,对企业经营将造成重大打击,也给投资者带来损失。抛开道德层面的讨论,这也反映出了独角兽企业在成长过程的风险。
据IT桔子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独角兽数量达到124家,同比增加了43家,而在2015年底独角兽还只有60家。2018年开年不久,对于众多还未公开上市但融资后估值已经超过十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而言,可谓好戏连台。
不过,珠海梧桐领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彦在今年3月7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则称,目前独角兽企业处于“亭亭玉立初长成”的1.0阶段。
但即便国内独角兽企业发展态势一路长红,王彦仍然提醒称,对于目前国内独角兽企业的发展现状不宜过度乐观。尽管中美两国独角兽企业的塔尖数量平分秋色,但与美国相比,国内处于500~2000亿元美元估值档次的独角兽企业比较少。在独角兽的结构方面,中国大多独角兽出现在消费流通领域,而美国更多出现在科技领域。
王彦还表示,“独角兽”企业创造了一个磁场,能够把大量的资金、人才、品牌快速的、成倍的吸引过去,这种磁吸效应当然有利于公司发展业务。然而,如果磁场过大,快速堆积的营养变成了“催熟剂”,那么独角兽企业的持续成长将面临两大核心风险,分别是“巨婴型企业”和“夭折型企业”。多数互联网范畴下的独角兽企业最开始的估值判断不是依据净利润和市盈率,而是根据用户量,一旦后期用户基数下降,也会出现估值缩水风险。
作为一家独角兽企业的掌门人,优客工厂创始人毛大庆也曾在环球网发表文章表示,成为独角兽并不代表这家企业一定成功,独角兽成长可能很快,但是被迭代、被取代的速度可能会更快。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