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城事 | 致毕业生:未来不会一直“吃鸡”,还可能“落地成盒”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6-26 17:34

    恰逢毕业季,高校校长的毕业致辞成了不少人关注的焦点,从接地气儿的“不要轻易给外卖哥差评”到紧随潮流的“漫漫人生路,并不是都能这般‘大吉大利,今晚吃鸡’”应有尽有,不少人被这些话击中。人们评价校(院)长们所传递出的正能量,侧面反映了中国高校教育观的转变,更注重学生价值观培养、能力建设,也更多元。

    每经记者 李晃    每经编辑 杨欢    

    除了C罗和C位,这个夏天还有毕业季。

    前两天,微博热搜出现一句很接地气的话—— “不要轻易给外卖哥差评”。

    这个热搜出自黄淮学院校长谭贞。6月21日,谭贞在毕业典礼上致辞,“请一定要大胆地扶起摔倒的老人,以暖心之举驱逐冰冷麻木;不要轻易给迟到几分钟的外卖小哥差评,人生着实不易。”

    图片出处 梨视频截图

    6月22日,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也在毕业致辞中说到,漫漫人生路,并不是都能这般“大吉大利,今晚吃鸡”,还可能随时面临“落地成盒”。

    6月24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院长李双在毕业典礼上致辞,寄语学生“愿你走出校园,先做一个守住底线、人格健全的人。”

    不少人被这些话击中。人们评价校(院)长们所传递出的正能量,侧面反映了中国高校教育观的转变,更注重学生价值观培养、能力建设,也更多元。

    回想七年前,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董藩语出惊人,“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实在是令人瞠目。

    高校是城市人才供给主力阵地,在此期间形成的价值观往往会伴人终生。前两天,我们收到西南交大徐飞校长在2018界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题目叫《让未来的你不可替代》。徐校长说,希望学生们能在“深度学习力”、“创新创造力”和“爱的愿力”这三大力上持续修为发力,让未来的自己不可替代。

    看完后,我们给徐校长发了一条微信,表达后辈们对这位教育者最高的敬意。因为这一席话不光对毕业生,而是对所有年轻人都受用。多么希望我们当时毕业时,能听到如此醍醐灌顶的话。

    赶在毕业季,梳理了一些校长们的倾情演讲。希望帮助各位年轻人活得通透,一路顺畅。

    三观型:关注学生“三观”形成

    点评:“鸡汤”年年有,校长牌最香。不少高校校长毕业致辞都倾向于三观型,这类发言通常聚焦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代表人物: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

    图片出处:四川新闻网

    主题:没有绝对的顺境逆境

    《孟子》里面的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讲的就是关于人生的一些道理和做人做事的态度,这也就是我今天要给同学们讲的主题:顺境要善待他人、逆境要善待自己。人的一生总是有起有落、有喜有悲、有顺有逆,我想不管你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毕业之后都将面对一个曲折的、甚至是麻花状的人生。

    那么,什么是顺境、逆境,什么又叫善待呢?其实,在人生路上人们对顺境和逆境的判断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和不变的顺境逆境。也许你今天认为的顺境逆境,等到你六七十岁回头一看,其实啥都不是,根本就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大家可能都知道,在离学校不到5公里的武侯祠有一副著名的“攻心联”,一直以来被多少仁人志士所欣赏: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特别是“不审势即宽严皆误”讲的就是对事物发展要能把握大趋势、判断大格局、找准大方向,否则太宽太严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至于说到“善待”的问题,善待他人和善待自己是同样重要的,我们这里说的善待当然是以不损失原则、不降低标准为前提的,是指在你顺利并有力量时要更加大度和有胸怀,示人以好、示人以善、示人以谦,而在你处于低谷时则要懂得对自己好一点、少跟自己较劲、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亏待自己。

    为什么逆境时不能自暴自弃、消极沉沦,反而更要善待自己呢?当一个人身处逆境、遇到挫折,处境比较艰难时,那他本身就已经很不走运了,就更需要善待自己,不要成天陷于自责、自我菲薄之中,更需要乐观一些、豁达一些、看远一些。大家可能都知道,我们四川眉山有个“三苏祠”,这三苏中又以苏轼名气最大。苏轼21岁就中了进士名扬天下,却因乌台诗案一路被贬。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自己开荒种地,做“东坡肉”、煮“东坡茶”、酿“东坡酒”,把逆境的生活过得很有诗意,同样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最近,我听学工部的老师们讲,同学们经常在晚上熄灯后海阔天空、卧谈人生,经常也为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而争论不休,其实人生的意义并没有那么的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你的存在,而让你周围的人感到生活更加美好,而不是因为你的出现让周围的人苦不堪言。

    务实型:引导学生认真实干

    点评:务实型致辞长期受到理工科高校校长的青睐,重在培养学生脚踏实地、认真实干的精神。

    代表人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

    图片来源:中国科大新闻网

    主题:科学精神

    中国科大是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亲手创办的红色大学,建校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培养尖端科技人才。建校元老中既有钱学森、郭永怀等“两弹一星元勋”,也有赵忠尧、杨承宗等“没有勋章的功臣”,他们把红色基因注入科大人的文化血脉,“又红又专”的“红”就是科大人的底色。

    上世纪,我校创校先贤们怀揣一颗“科学报国”的红心,学成后毅然回国效力,他们是真正让中国“站起来”的民族脊梁。如今,我国正形成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近年来我国引进的“青年千人”中,中国科大校友占10%,体现了科大人心系祖国、强国兴邦的情怀。

    什么是科学精神?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华罗庚说:“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科学精神是像赵忠贤、陈仙辉院士那样把超导事业作为毕生追求,“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持之以恒寻找新型超导材料,带领中国高温超导研究跻身国际前列;科学精神是像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首席科学家常进校友那样勇于探索未知,带领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努力解开远在星辰之外的宇宙密码;科学精神是像谢毅院士那样不怕啃硬骨头,在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致力于寻找更有效的能源转换材料,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要始终保持独立思考和清醒的头脑,敢于质疑,追求真理;干事创业时,既要敢于好高骛远,也要善于实事求是,遵循科学规律,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成为各行各业的创新引领者。

    能力型:强调学生能力培养

    点评: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论很重要,这样才能做到“难以被替代”。

    代表人物: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

    图片来源: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

    主题:学习力、创造力和爱的愿力

    从今天起,你们即将踏入职场或继续深造。未来令人憧憬也充满挑战,而在所有的憧憬和挑战中,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带给我们的很可能最具冲击力。不久前BBC发布了未来被AI取代概率最高的十大职业,包括会计、保险业务员、银行职员、政府职员、人力资源管理者、房地产经纪人等。当然,他们也发布了难以替代的十大职业,例如教师、心理医生、建筑师、律师、艺术家、音乐家和科学家。

    就职场和事业而言,现代人总是害怕自己被别人替代。在日日新的快速“迭代”新时代,未来的你是否会被竞争对手取代,或被AI及其它尚不能预料的力量替代?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特别希望你们能在“深度学习力”、“创新创造力”和“爱的愿力”这三大力上持续修为发力,让未来的你不可替代。

    第一,深度学习力。学会如何学习(Learn how to learn),其重要性自不待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诸位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一定时间后即进入半衰期,虽然基础知识仍可用,但其他的知识将逐步甚至很快陈旧过时。现在知识半衰期迅猛缩短,由最早的100年陡然缩短至当前的3年。知识裂变速度加快,即使刚印到书本上的知识都可能被淘汰。如果不能掌握学习方法,要学会日新月异的新知识会很难、也很被动,更不用说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了。诸位要通过学习、借鉴和自我摸索,尽快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养成将经验上升为概念,将概念上升为理念,把方法上升为“方法论”的良好习惯,进而适时升级、再造和重构研究范式。

    第二,创新创造力。康有为曰:太平之世无所尚,所最尚者工而已;太平之世无所尊,所尊贵者工之创新器而已。詹姆斯·莫尔斯进言道,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创造潜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每个人立命安身的根本。近期“中兴事件”带给中国人的心理震撼相当深远,作为国之重器的核心技术缺乏,是我国当前最大的隐患。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诸如芯片、基础算法、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技不如人或受制于人,根本出路在于全力提升创新创造力。

    第三,爱的愿力。人工智能的未来是否美好,人类的未来是否光明,关键是人们在不懈追求“工具理性”的同时,是否坚守和秉持“价值理性”——(工具)理性背后的正当性、正义性、伦理性和知性美德。工具理性既能为恶亦能从善,而价值理性则告诉人类弃恶扬善。从本原和终极意义上讲,人最重要的不是大脑,是心;人类的美好,归根到底,是人间的真情和人性的光辉,人类应该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园。

    爱的愿力从何而来?它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善良天性,来自让社会变得更好的强烈意愿,更来自于日常的笃行、恪守和奉献。雪莱说“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尽管现代社会还充满冷漠和隔离,但请诸位深埋爱的种子,并让它蓬勃生长。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华谊嘉信:董事及高管间接持有部分股票遭平仓

    下一篇

    离岸人民币跌破6.58关口 日内跌超400点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