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丰渊说,我还是希望生活节奏能够慢一点,太快了会让人恐慌浮燥。我非常幸运,能做艺术的事情,做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每经记者 夏冰 每经编辑 祝裕
“16岁独自一人拖着两只大行李箱离开这座养育她的城市,这一走就是9年……,上海~多伦多~纽约……。现在,她带着她的故事、她的经历、她的情感、她的梦想回家,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呻吟'属于她的声音”。这位来自纽约的青年艺术家张丰渊事隔9年又回到生育她的上海,这次回来带着她的个人作品展《无病呻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张丰渊个展上见到了本人。高挑的身材,小麦色的皮肤,还没说话灿烂的笑容就已经展开了。作为一名地道的上海人,张丰渊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身份,能拉近国内国外的艺术交流,多听听国内人的声音,这对于她来说,非常有意义。
▲张丰渊在向观众介绍她的作品
张丰渊其实更希望别人能叫她创作人而非艺术家。她16岁出国,最开始只是做一些女孩子喜欢的跟时尚有关的东西,大学的第二年突然想做艺术。相较于从小就有美术训练进而走上这条路的艺术家,张丰渊对于艺术的选择更接近于一种生活态度,甚至于是一种生活方式。
张丰渊说,艺术就是一种语言方式,我选用自己擅长的软材料、陶瓷等介质,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发声。美好的艺术对我来说就是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想法。换句话说,艺术成为她个人情感、思考和经验的一个真实落点。
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作为一名90后,大家都觉得很奇怪,生活如此优越,为什么还要“无病呻吟“?张丰渊说,艺术这么多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个人在每个阶段对艺术的感知是不同的。当今的90后,有太多选择,反而也让我们无从选择,在接受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在焦虑如何对信息进行过滤取舍,在当中遇到过迷失也有享受,这就需要一个发声的媒介,一个出口,就是通过艺术来展现自己的内心。张丰渊说,《Gone With The Wind》这件作品是由近两千个手工叠成的由大及小的纸船和贯穿其间、形成巨形旋涡状的金属“脊梁”两部分组成,这就是她内心的发声,感觉自己就像浩瀚海洋里的一叶小船。
不过令张丰渊开心的是,相较于像美国这样的拥有大量的艺术青年,现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求纯粹的艺术,开始逐渐走向精神世界。不过,张丰渊也坦言,两者间还是有区别,艺术在国外就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他们从小就被艺术和哲学熏陶,画廊画展太多,所以在当地没有觉得艺术神秘高尚,虽然国内在艺术的追求上已经发展很快,但跟民众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张丰渊的作品《Gone With The Wind》
这九年间,张丰渊每次回到上海都是匆匆而过,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沉下心来慢慢观察体会。张丰渊的法国男友觉得上海非常有意思,这么一个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却也能沉淀这么多的历史文化,高楼与里弄共存也没有一点违和感。张丰渊感叹上海跟纽约非常像,一个开放包容的大都市。
对于现在生活便利的上海,张丰渊说这九年的变化实在在大了,但还有点不适。带着手机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支付,相当便捷,但也让人觉得没有温度。张丰渊说,手机除了电池发热的温度,不能给你其它尤其是内心的温暖,这其实就是因为缺乏仪式感。张丰渊笑着说,相较冷冰冰的数字,我还是觉得把钱拿在手上支付的感觉更真实。
张丰渊无奈地告诉记者,因为科技发展很快,大家也没办法慢下来,但是我还是希望生活节奏能够慢一点,太快了会让人恐慌浮燥。我非常幸运,能做艺术的事情,做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在张丰渊的理念里,生活的美好就是能继续做艺术,真实地做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而且要一直要坚持初心。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