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步静
【央媒头版:保持战略定力 坚定不移推进结构性改革】
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金融严监管和结构性去杠杆的逐渐深入,一些资产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事件时有发生,股票市场短期波动幅度较大,在宏观数据方面特别是5月份投资与消费数据增速回落,社融规模大幅减少,引发了一些不同声音。有一些观点认为,当前的金融去杠杆与信用收缩已经影响到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在面临较为严峻的外部环境下,需要重新思考当下政策取向。
这些观点,是对去杠杆和金融强监管过程中带来的“阵痛”不适应的表现,同时也低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低估了中国从过去规模扩张到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的决心。当前,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对中国经济面临的内部外部环境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对未来发展有足够的信心,坚定不移推进结构性改革。(经济参考报)
【北京城市副中心有了设计图 常住人口不超过130万】
6月21日,北京市规划国土委、通州区政府共同发布通知,《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草案已经编制完成,于2018年6月21日至2018年7月20日向社会公告,听取公众意见建议。“北京重要一翼”有了设计图。据了解,此次《控规》严格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进行了细化落实,提出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30万人以内,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地上建筑规模约1亿平方米。同时,划定约9平方公里战略留白地区,为城市后续发展预留空间。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实现生态空间面积达到总面积的40%以上。(人民日报)
【证券时报头版:人民币汇率不确定性加大 押赌单边变动趋势不靠谱】
过去在国内外经济金融局势稳定、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缺乏市场化的环境下,押赌单边变动买卖美元或许奏效,但时过境迁,短期内国内外局势前景尚不明朗,央行也早已退出“保汇率”的常态化汇市干预,任何押赌人民币单边趋势性升值或单边趋势性贬值的行动都面临巨大的风险。面对愈发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最为稳妥的方式还是按照实需原则,选择自己满意的汇率点位购售外汇,特别是企业的外汇管理应当坚持财务中性原则,运用外汇市场工具开展套期保值,避免在外汇市场“裸奔”。(证券时报)
【反垄断执法领域有望扩宽完善】
未来,随着三家反垄断执法力量的整合,反垄断执法力度还将进一步强化,实现执法的常态化。多位业内专家表示,下一步的反垄断相关工作将聚焦几个重点,一是拓宽和完善反垄断执法的领域,二是对《反垄断法》进行修订,三是加强执法的国际合作。(经济参考报)
【信用卡套现规模或超万亿,资金用途失控风险陡增】
从银行业权威人士处了解到,2017年某大型银行发现年度套现额高达1000亿元。据行业保守测算,全行业年度套现规模超万亿元,其规模已经与鼎盛时期的现金贷市场规模相当。而由于套现,银行低成本消费信贷资金出现用途失控,流入现金贷、房产、投资领域等。在当前鼓励居民消费同时又要防止居民杠杆过快上升的情况下,防范信用卡套现风险亦是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一环。(21世纪经济报道)
【经参:股票市场波动有着复杂的原因 去杠杆和结构性改革必然伴随阵痛】
当前出现的一些资产价格波动,尤其是股票市场的短期波动,有着复杂的原因。这些原因,既包括金融系统去杠杆的内在因素,也包括外部贸易摩擦担忧情绪加重的因素;既有证券市场本身在定价、发行层面体制不完善的因素,也有在流动性层面面临一些冲击的因素。但应当认识到,去杠杆和结构性改革的过程,必然伴随着阵痛。(经济参考报)
【证券日报:不愿具名分析师称“A股市场投资机会已到来”】
“近期A股市场在中美贸易争端升级等因素影响下震荡走低,其重要原因是部分投资者风险偏好迅速下降,出现了过度反应,并不意味着当前A股存在持续下跌可能,反而呈现出价值投资的市场基础。” 专业人士指出,未来一段时间,随着中美贸易争端格局逐渐明朗,贸易战对投资者心理的冲击将逐渐减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将逐渐回归正常水平,投资者信心有望恢复。 “经过这轮大跌,A股市场投资机会已到来。”一位不愿具名的证券分析师指出。(证券日报)
【A股惊魂三日满仓质押告急 监管层注视两融数据】
作为股市加杠杆的两大主要通道,股票质押和两融近半个月爆仓惨烈。最近两融爆发的危机同样比较严重,前两天日现过百客户濒临爆仓,涉及资金数亿元。从本周开始,上海证监局已要求券商上报两融日报,此举曾在三年前出现过。统计数据显示,三六零、鄂尔多斯、步森股份、重庆钢铁等约120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质押率达到100%。随着股价跌跌不休,满仓质押的大股东首当其冲遭遇爆仓风险。据统计,半个月以来,已有12家上市公司公告大股东遭遇平仓风险,进而影响控制权稳定。(21世纪经济报道)
【上半年A股IPO数量与募资大幅下滑 业内预计下半年IPO市场将趋于平稳】
今年以来,A股市场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规模均较去年上半年出现明显下滑,据统计,截至6月21日,今年有60只新股完成发行,总计募集资金886.65亿元,与去年上半年比较,分别下滑76%、29%。展望下半年趋势,联讯证券分析师彭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下半年IPO市场整体将趋于平稳,审核从节奏和尺度上将趋于常态。(证券日报)
【小米估值如何定?雷军认为是腾讯乘苹果】
小米6月22日的投资者推介会,雷军出席。对备受争议的估值问题,他认为,“小米是一家全球罕见的全能型公司,估值应为腾讯乘苹果。”雷军进一步解释,新物种往往没有天敌,很快可以蔓延猖獗,高速成长。这是对市场疑虑的回应,5月3日,小米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文件,有望成为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第一股。据此前报道称,小米至少将募集100亿美元的资金,在完成IPO后,小米市值将达到900亿美元至1100亿美元。在今年年初,一度有消息称小米估值或达1000亿美元;而后各大中介机构对小米给出了超800亿美元的估值。(券商中国)
【5天蒸发1500亿!富士康已跌破首日收盘价,A股两大独角兽被困】
6月21日,工业富联再跌8.51%,这已是连续第五日下跌,报收18.17元,已然跌破工业富联上市首日收盘价。顶着超级独角兽光环上市的工业富联也未能逃脱股价回调的命运,数据显示,近5日工业富联累计下跌高达29.35%,市值蒸发近1500亿元。更重要的是,从工业富联仅有的两次龙虎榜数据可知,机构资金成了抛售主力。以工业富联首次开板为例,当日换手率高达56.64%,卖出前五席清一色的都是机构专用席位。累计卖出6.6亿元。除工业富联外,A股独角兽概念股大多都已熄火。5月8日上市的药明康德,在上市后一度连续走出16个涨停,不过近期也渐显颓势,今日更是几乎跌停,收跌9.51%。(券商中国)
【因与员工存不正当关系 英特尔CEO辞职】
北京时间6月21日晚间,英特尔在官网发布声明,宣布CEO布莱恩·科再奇(Brian Krzanich)辞职,同时他也不再是董事会成员。对于辞职的原因,声明表示:“英特尔最近获悉科再奇曾与英特尔员工之间存在不正当关系。内部和外部的律师的调查证实其违反了英特尔非联盟政策(non-fraternization policy),董事会已经接受了科再奇的辞呈。”(21世纪经济报道)
【美国最高法院允许各州可以强制互联网零售商缴纳销售税】
美国最高法院允许各州和地方政府开始从互联网零售商征收数以十亿美元计的销售税,这些零售商目前并没有向其客户收税。最高法院以5比4的投票与各州和传统零售商站在一起,从而推翻了1992年一项使互联网很大程度上成为免税区的裁决。根据当年的裁决,如果零售商在一个州没有实体店,就不用交税。亚马逊跌幅扩大至1.2%。(华尔街见闻)
【汽车关税“箭在弦上” 美欧全面贸易战风险上升】
“对特朗普而言,最大的关切是汽车,其次才是钢铁。”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崔成对记者称。在他看来,特朗普提高针对汽车产品的关税是大概率事件,因此美欧贸易战全面升级是必然的。欧盟委员会6月20日宣布,将从22日起对美国价值28亿欧元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作为对美国钢铝关税措施的回击。据了解,这只是欧盟第一阶段应对措施。欧盟还有可能在三年内对其余价值36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加征关税。而美国向欧盟征收钢铝关税涉及商品价值达64亿欧元。相较钢铝关税,令欧盟更为担忧的是特朗普对欧洲汽车加征关税的威胁。目前,美国汽车进入欧盟市场需缴纳10%的关税,而欧盟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的关税税率仅为2.5%。(21世纪经济报道)
【救助协议将到期,希腊寄希望于债务减免】
周四欧元区财长在卢森堡举行会议,商讨希腊的金融救援协议问题。欧元区向希腊提供的第三轮金融救援协议将于8月20日到期。自2010年以来,希腊已连续三次向欧元区借款,累计借款总额超过2000亿欧元,这让希腊成为欧元区债务负担最重的国家,其债务已占GDP近180%。希腊总理齐普拉斯称,正加强改革力度,减少对外部贷款的依赖,目前不会考虑额外紧缩政策。法国财长布勒梅尔认为希腊债务的解决方案侧重于中长期措施,这可能与希腊经济的未来表现挂钩。如果希腊的增长速度超过预期,那么该年的债务或能得以减免,反之亦然。(第一财经)
【道指跌近200点八连阴】
标普500指数收跌17.56点,跌幅0.63%,报2749.76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196.10点,跌幅0.80%,连续第八个交易日收跌,报24461.70点,临收盘时跌幅曾达250点。高开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跌68.56点,跌幅0.88%,报7712.95点,临收盘时一度跌1%。(华尔街见闻)
【伊朗仍拒绝增产 布油大跌】
伊朗今日继续拒绝OPEC及其盟国增产石油的要求。这让市场担忧,沙特和俄罗斯增产的努力可能付之东流。虽然伊朗可以对增产一票否决,但在历史上,沙特曾经单方面采取行动增加产量。伊朗石油部长Zanganeh表示,不认为各方可以达成协议,允许该集团增加产量。布油今日大幅收跌2.26%。(华尔街见闻)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