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端午节:中华民族奋进精神的集中体现

    光明网 2018-06-17 09:02

    作者:李汉秋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有些可以溯源到原始社会,是部落先民的某种遗风。如寒食节,是先民换季改火的遗风;端午节,则与水网地区先民(如吴越族群)对龙图腾的崇拜和祭祀有关(传统认为龙是管水的)。风俗一旦形成便有其相对独立的生命流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随着生存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后人往往模糊了先民遗风的真正动因,而根据自己生活的时代和地域特点,对先民遗风作出合乎逻辑的解说。

    端午起源:从先民遗风到迎夏防疫

    中国传统节日是在天人和谐的主导观念中化育而成的。《礼记•月令》说:“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这是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也是人们顺应自然的集中体现。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由于端午邻近夏至,而夏季通常是生命加速生长之时,也是阳气最旺之时。此外,又因夏季多汛期,百虫和细菌繁殖快,疫病易生,此时人们更需加强养生、强身健体。

    在古代,人们通常采用自然植物来进行防疫。雄黄水、雄黄酒可以用来洒扫庭院;佩戴各种香囊可以防止疫病;此外,採集各种药材备用,烧药草汤洗浴都是人们进行防疫的手段,其中,最具民俗特征的要数“艾虎”和“蒲剑”:

    艾,入中药可以祛寒湿,搓绳点燃可以驱蚊蝇,艾绒做成的炙条可以治病。民间通常将艾叶剪为虎形,或将艾叶帖在虎形的彩纸上,借“虎”张威,称为“艾虎”,人们佩戴或张挂,祈以辟邪驱瘴。艾灸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且传至国外。

    蒲,即菖蒲,含挥发性芳香油,因叶子中间有脊线,状如宝剑,所以人们为祛除疫病,祈祷健康,便以“剑”张威辟邪。“蒲剑”可以散发芳香,清除污浊空气,还可通窍醒脑,驱赶飞虫。这些都是利用自然资源防疫防病的典型事例。

    中国古代讲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阴阳调和。端午是阳极阴衰之时,根据阴阳平衡的和谐理念,需要“扶阴抑阳”。在中国五行中,“水”属阴性,所以端午的许多活动都与水有关,意在增强“阴”的力量,冀求阴阳和谐。龙舟竞渡和祈雨最初都与祈求水神保佑有关,就连粽子,也与阴阳观念有瓜葛。

    粽子古称角黍,黍又称“火谷”,古人认为其属于阳性,而菰叶生于水中,属阴性,以阴裹阳,象征阴阳调和。许多地方端午节令的食品有鸭肉、咸鸭蛋,那也是因为鸭子是水上动物,属于阴性。而冬至则相反,需要吃阳性食物。节令食品都讲究阴阳调节,这里面大有学问,是很需要研究和开发的。中医特别讲究阴阳平衡和转化,讲究五行相生相克,讲究“天人相应”,这些都出于同一个思想体系。

    民间传说:注入刚毅的人文精魂

    与其他传统节日不同,端午节是其中富有刚毅气息的节日,也是社会性较强的节日。就连端午节的故事也多具有刚毅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精神文化不可偏于柔弱,自古以来,人们对节候风俗总要作某些人文的解说。各地区的“解说”又往往与纪念本地先贤挂上钩,形成民间传说。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包粽子,楚人挂上屈原,吴人挂上伍子胥,越人挂上孝女曹娥或越王勾践,湘西和桂林等地挂上伏波将军马援……总是传扬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

    龙舟竞赛:激发昂扬向上的奋进精神

    据考证,许多端午节习俗早在楚国之前就已形成,而龙舟竞赛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习俗之一。龙舟最早当是古越族祭龙神、水神的一种祭祀活动,春秋战国时期的靑铜钺,便刻有龙舟竞渡图案。

    随着生命意识和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赛龙舟增加了禳灾驱瘟的祈愿,又逐渐演绎出追悼屈原等人杰的文化意义,同时发展成为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2010年龙舟竞赛首次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龙舟赛是众多传统节日活动中,最容易调动群众节日热情的活动,人们通过齐心协力的龙舟比赛,可以激发集体荣誉感,彰显齐心协力、奋勇争先、拼搏向上昂扬精神的活动,而这种昂扬向上的奋进精神,既是端午文化的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当我们欢度端午节时,我们正在感受中华文化的滋润,分享中华节日带给我们的快乐。

    (光明网)

    上一篇

    学习新思想 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

    下一篇

    从“端午”说到尊重祖先的传统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