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区域资本“高地”的逆袭路:烟台上市企业从作坊到龙头 47家公司上市累计融资1200多亿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6-14 22:34

    当前,中国经济要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已是当务之急。

    就在今年1月份,国务院批复山东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这是党的十九大后获批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也是中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作为新旧动能转换“三核”之一,烟台不光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上市公司基础,同时,在引导各类基金集聚发展、推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多渠道筛选发掘优质企业资源等方面也在着力推进相关工作。

    在经济结构步入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烟台板块”缘何会逆势上扬?在培育和推进企业上市上,烟台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多日调查,以期解码烟台经验……

    同时,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中国上市公司董秘俱乐部(烟台)闭门研讨会将于6月22日在山东烟台举办。届时,30余家上市公司董秘、权威区域经济学者及当地政府人士将共同探究资本市场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

    每经记者 彭斐    每经编辑 胥帅    

    万华化学烟台工业园  图片来源:万华化学官网

    烟台作为山东半岛东部的一个地级市,近年来借力资本市场,异军突起。

    截至今年5月底,烟台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47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38家,境外上市公司9家,总量位居山东省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烟台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也格外亮眼。《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各家公司财报发现,2017年,烟台38家境内上市公司中36家实现盈利,累计实现净利润227.94亿元,同比增长72.93%。

    其中,作为化工行业龙头企业,万华化学(600309,SH)2017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35亿元,占据烟台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半壁江山,也成为全省首家净利润破百亿的上市公司。

    同时,这也映衬出“烟台板块”的一大特色:民营经济发达,企业质地优良,在行业龙头企业之外,还拥有众多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甚至“单项冠军”。

    对于原因,烟台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直言:“很多烟台企业小而精,中小板、创业板的开市,为中小企业居多的烟台板块提供了平台,我们也把握住了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对以民营企业居多的烟台板块来说,上市融资并不是终点,持续的资本运作,正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借助中小板和创业板逆袭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烟台在山东区域经济版图上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不过,在资本市场的版图上,烟台的发展却是逆袭。

    烟台第一家上市公司是烟台华联,公司于1996年上市。也就是说,在山东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青岛啤酒1993年上市3年之后,烟台才诞生了第一家上市公司。

    2004年深圳中小板的创立,成为烟台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这一年,烟台仅有8家上市公司,落后于济南(15家)、淄博(10家)、青岛(9家),在山东全省排第四位。

    这样的一个排名,与当时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大思路有着很大的关系。当时的中国资本市场只有主板市场,能够在主板上市的企业,主要是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所在地,省属国有大中型企业资源丰富,副省级城市青岛也有着丰富的国企资源,淄博则向来是山东资本市场活跃的前沿地市。

    作为山东沿海经济强市的烟台在这方面难言优势。烟台一位政府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烟台的突出特色是拥有大批优异的中小企业集群,这些中小企业多属创新型企业。

    “这些企业主业突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许多还是行业隐形冠军,但按照当时的政策,这样的发展优势难以转换成资本市场上的优势。”上述政府人士称。

    不过,2004年,中国资本市场发生重大转变,深圳中小板的推出,让烟台企业开始有了登上资本舞台的机会。

    “中小板、创业板的开设,对整个山东、尤其是烟台都有很大帮助,给烟台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平台。”烟台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是称。

    事实上,正是中小板、创业板的开设,让烟台优质中小企业上市资源彻底浮出水面,烟台在资本市场由此实现了历史性超越。

    2005年,登海种业成功登陆深圳中小板,烟台中小企业首次试水成功。2010年,龙源技术成为烟台市第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11年12月,随着万润股份上市敲钟,借助中小板和创业板两个平台,烟台在上市公司数量上成功逆袭。

    烟台金融办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底,烟台境内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7家,就境内上市公司数量而言,当时已经位居全省第一并保持至今。

    “一般而言,当企业发展到达一定阶段和规模时,都会遇到诸如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等瓶颈的制约,如何突破这些困境,使企业步入一个新境界,是摆在企业面前一个必须解决的课题。”在烟台牟平一家上市公司高层看来,从企业来说,上市成为其做大做强的一个良好平台。

    并购扩张成重要“推手”

    得益于中小板与创业板的设立,2004年还只有8家上市公司的烟台,截至2018年5月底,已经有境内外上市公司47家。

    “企业上市仅是开端,更重要的是,我们鼓励和支持企业借助资本市场扩大融资规模、开展并购重组,引导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烟台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

    在烟台公众公司协会一位负责人看来,烟台的上市公司在业务上,做的还是比较踏实的,都是务实的在做实业,即便是资本运作,也多是围绕主营业务来进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烟台的47家上市公司中,既有万华化学、恒邦股份、南山铝业等传统企业,也有东诚药业、正海生物、中际旭创等新兴产业企业,而他们的主营业务均与实业紧密相关。

    在一位券商策略人士看来,对于务实的企业而言,上市显然不是终点,上市后如何借力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显然更为重要,其中,再融资就是一个重要途径。

    据烟台金融办统计,截至2018年5月底,全市上市公司累计实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1274.88亿元,其中,2016、2017年连续突破200亿元大关。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转型发展的最佳选择。”在烟台金融办相关负责人看来,“除了扩大融资规模,我们还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并购重组,加强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布局,不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据统计,2010年以来,全市上市公司共发起并购重组事项83起,涉及交易金额424.08亿元,目前已完成69起,交易金额375.77亿元。

    “烟台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方面比较活跃,在规范运营的前提下,我们也希望这种市场行为越做越活。”烟台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烟台企业到外地收购优质标的,也是做大做强的一种途径。

    以万华化学为例,其如今的MDI行业地位,除了自身在关键技术方面的不断突破创新外,也得益于抓准时机的并购重组。如今,这家烟台龙头企业要做世界第一。

    5月10日,万华化学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公司拟作价约522.12亿元,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对控股股东万华化工实施吸收合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上述拟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中,最主要的是中东欧最大的MDI制造商BC公司,上述交易完成后,万华化学跃居为全球第一大MDI生产商。

    全产业链化解“中年危机”

    借力资本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一步。不过,在经历初创期快速增长之后,企业和人一样,也会遭遇“中年危机”。如何深耕主业、寻求产业链延伸机会,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严峻挑战。

    以2008年6月挂牌的泰和新材(002254,SZ)为例,公司目前拥有氨纶产能4.5万吨/年,居全球第六位;间位芳纶产能7000吨/年,居全球第二位、国内第一位;对位芳纶产能1500吨/年,居全球第四位、国内第一位。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泰和新材2015年至201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98亿元、15.81亿元、15.55亿元,在总体幅度上变化不大。

    在一位券商人士看来,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受限于各种基础条件,比如土地、技术、人力等,多多少少都会遇到瓶颈,就像人到了中年一样。

    在提到“中年危机”时,集中了8家上市公司的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样总结:产业结构总体偏重,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总体上还属于传统产业的范畴,占全区比重70%以上。

    一位当地上市公司高层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直言:这几年,烟台在企业上市步伐上有所放慢,后备资源也不是太充足,因为烟台产业结构偏传统,各个产业之间缺少互补、联动。”

    事实上,对于上述问题,烟台市方面已有考虑。烟台金融办相关负责人称:“去年,市政府提出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目标,加快推动由制造向智造、由大市向强市迈进。我们正进一步加大后备资源培育力度,围绕制造业强市发展战略,重点支持发展潜力大、产业带动力强、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企业挂牌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2005年前后土地指标就开始紧张的烟台开发区,正以一个上市公司打造一个产业园的目标,优先协调用地指标,带动产业聚集发展。目前,区里的上市公司,万华化学、万润股份、正海磁材等都有自己的产业园。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位于烟台开发区的泰和新材,已有了建设新园区计划。泰和新材于3月份发布的未来五年规划显示,公司计划投资35亿元,推进芳纶产品集群建设,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8亿元,利润总额7.2亿元。

    此外,2021年开始,黑龙江路厂区开始搬迁,同时启动二期1.5万吨/年氨纶、6000吨/年间位芳纶、6000吨/年对位芳纶等项目建设,择机实施峨嵋山路厂区产能转移,争取2022年底前完成新园区项目建设和老厂区搬迁的全部工作。

    “对这些上市企业,每个企业规划建设一个产业园,保证募投项目在区内做大做强,未来都会是十亿级甚至百亿级的企业。”烟台开发区金融办负责人姜海滨说。

    “通过一家上市公司,带动整个产业链,打造产业链龙头。”上述烟台金融办相关负责人称。不过,在多位上市企业人士看来,这还需要政府的进一步规划和支持。

    (烟台开发区工委宣传部王聪对本文亦有贡献)

    经济样本:

    烟台民营经济活力对标江浙 老牌民企借资本市场求变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9个交易日内近1800只股创阶段新低,这些股票有啥特征?

    下一篇

    城事 | 城里踢野球的男孩,都老了……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