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川宁生物满产助推抗生素产业链成形 科伦药业新药研发步入收获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6-07 23:53


    ▲川宁生物园区

    “科伦要做一个高度专一、高度专业化的公司,不能什么赚钱做什么”、“在董事会提议开发房地产的人是要被开除的”、“500强是500大,好多公司还不能盈利,所以500强不是我的目标。”

    在科伦药业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金句频出。在这场开了近5个小时的股东大会上,答投资者问环节超过了其他所有流程的时长。以董事长刘革新、总经理刘思川为代表的科伦药业高管层真正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少投资者在会后感叹,“原先对刘革新其人和科伦药业都还不够了解,这次充分会谈之后大家才认识到,刘革新是一位有情怀的企业家,而科伦更是一家有责任感与担当的企业。”

    多年投入解决行业环保难题

    走进川宁生物的厂区,如果不是看到生产线名称和简介,很难想象这是一家生产抗生素原料药中间体的企业。

    由于高污染、高排放的特性,抗生素原料药中间体一直是环保部门重点治理对象之一。但在川宁生物厂区内,不仅空气毫无异味,排出的生产用水还能用来养鱼,与生产厂房几乎一般大的环保车间和厂区无所不在的环保工作流程图,是造就这一切的“秘密”。

    川宁生物总经理邓旭衡介绍,以废水处理为例,川宁生物采取了“生化处理+ MVR(机械蒸发再压缩)/膜法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工艺用水、热电锅炉用水和循环冷却用水,目前回用率已超过80%。以30000立方米/天废水计算,其经深度处理后回用,可节约一次水资源1000万吨/年以上,减排COD500吨/年以上,NH3-N50吨/年以上。

    在环保车间,邓旭衡与前来川宁生物调研的投资者们共饮一杯经处理后的工业废水,不少投资者啜饮一口后,就放心地将整杯水豪饮入口,不少人还感叹,“除了水温略高外,这杯水的纯净程度、口感与气味都与可饮用水毫无区别。”

    废气与废渣处理同样也是川宁生物当初面临的难题。

    众所周知,抗生素生产尾气异味治理是世界性难题,国内外无相关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川宁生物经过历年艰苦的探索验证,创新性地采取了日本进口分子筛等一系列尾气异味治理高端集成工艺技术。通过这一系列技术,净化后排放的气体中污染因子浓度远低于相关环保标准规定的限值,实现了尾气深度净化处理和污染物近零排放。

    经此一役,川宁生物成功解决了废气、废水和废渣三大环境污染问题,不仅消除了当前国内大量药企面临的环保隐患问题,还在充分打造环保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西部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更实现了企业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

    2017年8月,川宁生物通过中央环保督查;2018年3月,项目整体通过环保验收;2018年4月,川宁生物全面满产。一个个关键的历史节点,镌刻的是川宁人对“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理念的坚持与追求,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安信证券研究团队撰文表示,川宁二期生产线满产后,预计全年有望实现6亿元净利润。在未来抗生素原料药价格持续上涨、成本有望下降的乐观情形下,抗生素业务有望贡献8亿元以上净利润,成为公司非常重要的“现金牛”业务,与大输液业务一样为公司仿制药与创新药业务提供现金流支持。

    刘革新亦对这支川宁“铁军”信心满满。他表示,受环保趋严影响,未来一大批川宁生物同业者将落后于甚至逐步退出市场,即使有企业投入巨资改善环保,也无法比拟川宁生物因地处新疆所拥有的原材料供给与价格优势。以用油成本为例,新疆是棉花主产区,川宁的生产大规模使用棉籽油,在用油成本上较其他同类企业有20%以上的优势。同时,川宁生物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拥有硫氰酸红霉素、青霉素类和头孢类中间体的生产商,对于抗生素中间体的价格周期性具有强大的市场抗风险能力。

    实际上,抗生素中间体还只是科伦药业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的布局。多年来,科伦药业致力于打造从抗生素原料中间体到抗生素原料药再到抗生素粉针、冻干粉针和抗生素口服制剂相结合的完整产业链的非输液类产品体系,并借此提升公司在抗生素领域的整体竞争力。川宁项目环保问题的彻底解决,对科伦药业战略格局的最终成型意义匪浅。


    ▲川宁生物环保MVR车间膜处理工段

    未来3年70多项新药上市

    不少研究机构预计,川宁生物满产将为科伦药业非输液板块的表现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但实际上,公司非输液板块的增长已经为投资者们带来了一个不小的惊喜。

    科伦药业2017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非输液板块实现销售收入37.52亿元,同比增长68.68%,实现毛利10.36亿元,同比增长96.36%。除抗生素产品外,公司非输液板块在整个战略布局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创新药与仿制药的研发。

    科伦药业的全面创新转型肇始于2012年。探索前行约6年至今,科伦围绕全球和中国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疾病新靶点和新技术进展,启动了面向国内外市场的329项药物研究,其中包括244项国内仿制药、38项创新小分子、30项生物技术药与17项新型给药系统研究。早在2016年时,刘革新就公开表示,无论是产品线布局、在研产品价值还是研发阵容,科伦药业已经迈入中国药企研发实力领先阵营。

    刘革新对于公司创新实力的表态有着充分的事实依据。

    2017年,科伦药业再攀高峰。随着“科瑞舒”、“多特”等七个新产品获批生产,科伦的创新驱动已经进入收获阶段。科伦药业的创新专利海外成功授权和创新ADC项目进行中美双报,是公司在创新药物全球化方面取得的新突破,这意味着科伦药业的药物研究已经迈出了国际化的坚实步伐。在仿制药领域,当前CDE在审仿制药品种中,科伦药业受理号达96个,领先于众多药企。多家研究机构撰文指出,科伦药业仿制药布局已经迈入业绩收获期,将进一步支撑起公司创新药研发。

    2018年,科伦药业新申报临床3项,目前批准临床的项目共有44项,申报生产的项目37项。据公司预计,未来3年,将有70多项产品(含口服一致性评价)成功上市。其中,国内仿制药首访17项,一致性评价首家10项。

    在肠外营养产品领域,科伦药业未来3年预计有约10项产品批产上市。届时,科伦将成为产品最多、结构最全、国内领先的肠外营养产品供应商。同样在3年内,科伦还将逐步进军乙肝、肿瘤、诊断造影、精神等重大疾病领域市场。

    于科研产业路上“行军”数载后,科伦已经全面构建了“以仿制推动创新,以创新驱动未来”的产品线战略布局,公司药物研究已从简单的输液产品仿制研究转型到以高技术内涵药物为主的研究;以仿制为基础,创新驱动未来的产品线战略布局全面达成。

    毋庸置疑的是,科伦药业已然名列国内药品研发创新发展速度最快、体系完备的大型制药企业阵营。

    2018年5月,科伦药业还与国药控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建立面向未来、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资源全面对接,以国控互联互通平台为依托,统谈分采模式为基础,第三方物流及多仓运营资质为载体,实现共赢。

    在刘革新看来,如何将科伦未来3年内上市的大量新药实现最有效最快速的商业转换,关键因素在于利用好市场上的优势营销资源,而国控就是其中之一。

    从前端研发到后端销售,科伦药业用约6年时间为企业的创新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产业链保障。无论是在大输液领域增持石四药,进一步巩固输液领域龙头地位,还是打造了以王晶翼为首的研发团队,亦或是川宁二期环保问题彻底解决即将释放业绩红利,对于如今的科伦药业来说,这都是其进入业绩回报期的信号。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吉利联合腾讯参与铁总“混改” 投43亿给动车装WiFi

    下一篇

    北斗芯片大量配置仍缺乏存在感 手机厂商推动应用动力不足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