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上海华信身影不再 物产中大设新公司申请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5-22 00:40

    记者注意到,前后两家公司的注册资本均为10亿元,但从出资情况来看,原本以货币形式认缴出资人民币4亿元的上海华信并没有出现在新股东名单上,物产中大从原来出资4亿元追加到8亿元。

    每经记者 叶晓丹    每经编辑 宋思艰    

    继5月21日,上海华信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华信)20亿元债券违约后,5月21日晚间,根据物产中大(600704,SH)最新公告披露,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的申请主体——物产中大华信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产中大华信)因首期注册资金迄今尚未到位,重新更改申请主体为浙江物产中大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产中大石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海华信的身影已不再出现在新申请主体股东名单上。

    新公司由两大股东出资

    2018年1月4日,物产中大曾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浙江物产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产金属)与上海华信、舟山交投共同投资设立物产中大华信。物产中大华信注册资本10亿元。其中,物产金属出资4亿元,占注册资本的40%,首期以现金方式出资4000万元。

    此外,公告还表示,物产中大华信未来的经营情况,尚取决于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与允许量的申请结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于1月4日致电物产中大集团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后者表示,估计要到3月份,才可能看到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与允许量申请的批复。

    但3月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与允许量仍迟迟未获得批复,物产中大曾于3月8日公告称,物产中大华信已完成工商登记手续,各股东注册资本金尚未到位,也未开展任何业务,相关事项正在协商推进中,而彼时,上海华信开始传出经营风波。

    从5月21日晚物产中大披露的公告信息来看,原本由物产中大、上海华信、舟山交投三方以4:4:2的比例出资,如今变成了物产中大和舟山交投两大股东成立新公司,申请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

    记者注意到,前后两家公司的注册资本均为10亿元,但从出资情况来看,原本以货币形式认缴出资人民币4亿元的上海华信并没有出现在新股东名单上,物产中大从原来出资4亿元追加到8亿元。

    两家申请企业尚未获批

    5月21日晚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浙江自贸区相关人士处获悉,目前浙江自贸区申请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的企业有2家,除了物产中大石油外,还有一家名为浙江浙石油贸易有限公司。据了解,这家公司于5月2日由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与世界最大的大宗商品上游生产企业之一嘉能可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投资金额也为10亿元,其中浙江省石油公司出资71%,嘉能可亚洲公司出资29%。

    而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浙江自贸区总体方案,将授予浙江自贸区2~3家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企业资质,从而推动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探索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浙江自贸区相关人士中了解到,目前两家企业关于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都还在申报中,尚未获得正式批复。

    隆众资讯分析师李彦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相关申请主体原油进口资质和允许量申请获批,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因为中国炼油扩张的能力还是在继续的,对原料的需求势必是持续存在的,未来原油进口量还会增大。

    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今年4月能源生产数据显示,受国内原油加工量增长加快以及原油产量同比下降两方面因素影响,原油进口量大幅增加,4月我国原油进口大幅增长14.7%,增速比3月快14.1个百分点;日均进口131.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从卖鞋进军时尚媒体 星期六欲借“网红经济”破困局

    下一篇

    拟发债10亿仅募到0.5亿 东方园林创“史上最惨发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