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胡 健 每经实习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毕陆名
在国民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大环境下,4月份我国的内需却似乎是在“春困”之中打了一个小盹。
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4月份经济运行情况。其中,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代表的工业经济走势良好;但从需求来看,消费和投资增速均有所回落。
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44万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一增速创1999年底以来新低。
为何当前以基础设施投资为代表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会持续放缓?在国新办举行的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回应表示:“目前中国经济整体上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在过去的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空间和现实条件已经不太允许,在这个阶段更重要的是,通过投资优化供给结构。”
哪些具体因素影响1~4月固投增速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构成固定资产投资的各分项来看,1~4月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创下年内新低,增速为12.4%。在各分项中下滑明显,这拖累了整体固投表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3月和1~2月,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13%和16.1%。而对比去年,今年1~4月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比较低。据刘爱华在发布会上披露,去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一直保持了接近20%的增速。
缘何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出现显著下滑态势?对此,刘爱华在发布会上给出了明确答案。她介绍称:“去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的放缓,一方面是和去年的高基数有一些关系;另一方面,近期以来按照三大攻坚战的要求,政府采取了规范清理PPP项目、规范地方举债融资行为等措施。”
“PPP在中国是比较新的事物,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所以针对这些不完善的地方,采取一些措施规范清理,从长远来讲,对PPP项目自身的稳健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对整体投资的稳健运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投资短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但能够保证长期投资更加稳健、更加健康。”刘爱华说。
同时,记者注意到,近日在PPP为期4个多月的“最严清理”之后,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规范管理的通知》(54号文)提出了项目前期、采购、签约、履约等各实施阶段的12个“不得”,同时还发布了《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汇总分析报告》,再次强调要筑牢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10%限额的“红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月度同比)
而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另一个重要数据——房地产开发投资,1~4月增速与一季度相比出现小幅下滑,这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表现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数据显示,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59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增速比1~3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此外,商品房销售面积、商品房销售增速比一季度都有所回落。
对此,中泰证券宏观高级分析师杨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1~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3%,当月同比下降4%,较3月大幅回落。当月住宅与办公楼销售面积同比分别下降4.4%、7.7%;房屋新开工面积、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2.8%、4.1%,均较3月明显回落。
商品房、住宅待售面积分别下降642万、645万平方米,去化速度较3月明显放缓,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速同步回落。近日,住建部约谈相关城市,再次强调楼市调控目标不变。结合高频数据,近期三线城市房地产销售逐步回落。因此,房地产销售仍然承压,可能影响后续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累计同比)
未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是否仍会受到基建投资增速和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的影响?记者注意到,部分专家认为这种影响仍会持续。
例如,日前发布的《经济蓝皮书春季号:2018年中国经济前景分析》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未来前景判断称,随着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逐渐完善,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资冲动得到有效约束;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剥离后,债券发行不足以满足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无法支撑投资规模的大幅扩张。这些因素可能对未来固投的增长产生压力。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撰文指出,展望未来,中央提出尽快降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杠杆率,这将继续制约基建投资增速。不过,他表示,考虑到2017年政府性基金结余较多,为财政扩张积累了充足弹药,基建投资仍然有底。
同时,也有部分观点认为,不应夸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对经济带来的负面作用。
例如,中信证券研究团队出具的研报指出,2017年以来,财政部陆续出台文件严控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在地方政府融资受限的背景下,2018年基建投资增速持续回落,但是经济增速仍然保持平稳。
该团队指出:“我们认为财政政策力度调整来自政府对于经济周期回暖的判断,正是由于经济周期趋势性回暖,政府才前瞻性压缩了赤字和基建投资规模。因此,我们不认为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是看空中国经济的主要原因,相反这是经济周期性回暖的标志。”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