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王砚丹 每经编辑 吴永久
A股“入摩”在即。
MSCI明晟公司已于今日公布了一系列MSCI指标的半年度审查结果,其中包括MSCI中国A股指数和MSCI中国股票指数,2018年5月半年度指数新增和删除名单也随之出炉,并于6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公告,234只A股被纳入MSCI指数体系,纳入比例为之前宣布的2.5%,今年8月明晟公司将会提升纳入比例至5%。
于A股来说,这是扩大开放的“一小步”,也是里程碑式的一大步。从此之后,A股正式进入了国际化时代,投资者面临着与过去二十余年截然不同的环境和挑战。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A股“入摩”的历程。
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发现,早在2013年6月12日,MSCI考虑到世界资金对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的需求攀升,宣布就A股纳入指数启动投资者咨询。彼时,上证指数还在2000点区域徘徊,之后还因经历了一次流动性紧缺,而于2013年6月中下旬出现一波快速跳水。
2014年6月11日,A股被纳入MSCI的第一次讨论以失败告终。之后上证指数开启了一波大牛市,到2015年6月10日A股第二次被纳入MSCI的讨论时,沪指已经突破了5000点大关。
但2015年6月的那次闯关仍以失败告终。之后,A股经历了大级别调整。
2016年6月15日,MSCI公布2016年市场分类审核结果,基于对QFII额度配置及资本流动存在限制等原因,再次延迟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但是继续保留在2017年审核名单,并在报告中表示,国际投资者对我国为进一步开放A股市场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表示肯定。
三次闯关,三次失败。到2017年6月21日,A股第四次闯关MSCI终获成功。按照当时的预计,纳入指数的将有222只大盘股。基于5%的纳入因子,这些A股约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0.73%的权重。
尽管比重不高,但这背后,有着国际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稳健开放过程的认可,也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看似第一步比重不高,却是坚实而重要的一步。
事实上,近年来,A股国际化的步骤从未停止,只是基于种种考虑,走的是渐进式路子。
在2014年11月,A股第一次闯关MSCI失败后不到半年,沪港通试点启动。2016年12月5日,沪港通平稳运行两年后,深港通也正式开通。
从之后沪港通和深港通的运行情况来看,境外资金显示了对A股市场浓厚兴趣。根据中信证券研究所的统计,沪股通和深股通开通后,都呈现资金单边流入的走势。且2016年12月深股通开通后,并未影响到沪股通的上升速度,反而沪深港通的北上资金整体开始加速流入——截至2018年5月4日,沪深股通持股市值已达4320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约1%。其中,沪股通和深股通持股市值都在2000亿元左右,沪市占流通市值比例0.9%,深市约1.2%。
火山君(微信公众号:huoshan5188)发现,2018年5月1日起,沪港通和深港通每日额度均扩大4倍。即将到来的MSCI,又让更多海外投资者有了参与A股的机会——根据MSCI官方公布的信息,截止到2017 年底,MSCI 的客户囊括了全球Top100资产管理机构中的99家,全球980多只ETF 基金跟踪MSCI指数,在所有的指数编制和提供商中排名第一。MSCI的市场地位决定了一旦某个市场被纳入其指数,就有可能获得大量资金的青睐。
尽管最初,MSCI带来的资金并不算多,但它的历史意义非凡。
MSCI中国区总经理陈凯前期曾在北京一次论坛上公开表示,MSCI指数的体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描述了全世界所有股票市场的投资机会集,另一方面,当我们自上而下考虑资产配置的时候,可以明晰地了解到海外的机构是怎么样来考虑资产配制的。“伴随着A股被纳入MSCI,将提供中国市场投资机会集的标准化定义,让新兴市场指数更具有代表性。尽管短期内,A股纳入新兴市场资产配置的影响不大,但海外投资者会日益关注新兴市场管理人对A股的投资成果。”
对于A股这样一个散户交易占80%的市场,从机构投资者的崛起,到沪深股通活跃度的不断加大,再到即将加入MSCI大家庭,每一步都是意义非凡,每一步都标志着A股走向逐步开放的历程。
而金融市场扩大开放亦不止MSCI这一件事——4月下旬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允许外资申请控股中国证券公司股份。5月8日,野村控股株式会社等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设立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的申请材料,野村控股株式会社拟持股51%。5月14日,摩根大通企业及投资银行也宣布向证监会递交申请,寻求建立一家持股比例为51%的全新证券公司,发挥与摩根大通全球业务的协同优势,并计划在未来数年内监管允许的条件下将持股比例增加到100%。
总之,A股市场每一位参与者——从投资者,到服务于市场的券商,再到监管者,都面临着过去二十多年从未面临过的局面。但正如光大证券策略分析师谢超先生在其最新研究报告中所说的:“MSCI不是救世主。但是它是基于中国的金融开放与中国资产融入全球市场的战略性前景,是重新提升新兴市场组合在全球股票配置中重要性,同时促进包括中资股在内的新兴经济体资产估值修复的重要契机。”
(本文封面图来自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