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英雄机长刘传健手动驾机平安归来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5-15 02:46

    每经编辑|杨军    

    成都商报记者 马天帅 陈柳行

    作为一名飞行员,刘传健想到过各种突发事故,但却没有想到会遇到《空中浩劫》里英航5390航班几乎一模一样的情况。5月14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联系上3U8633航班机长刘传健,对其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我刚才采访一些业内人士,他们说这次迫降非常难?

    刘:非常难的一件事,不是一般的难。难度体现在飞行途中座舱盖掉落、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的情况下,会对驾驶员造成极大的身体伤害。挡风玻璃掉落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失压,突然的压力变化会对耳膜造成很大伤害。温度骤降到零下20~30摄氏度左右(监测显示,当时飞机飞行高度为32000英尺,气温应该为零下40摄氏度左右),极度的寒冷会造成驾驶员身体冻伤。

    在驾驶舱中,仪表盘被掀开,噪音极大,你什么都听不见。大多数无线电失灵,只能依靠目视水平仪来进行操作。

    记者:近万米高空,氧气也非常稀薄吧?

    刘:跟客舱一样,驾驶舱失压后,会自动脱落氧气面罩,缺氧问题不大。驾驶舱和客舱是密封隔绝的,因此失压、降温没有对乘客造成影响。

    记者:事发时有什么征兆么?

    刘:没有任何征兆,挡风玻璃突然爆裂,“哄”一声发出巨大的声响。我往旁边看时,副驾(身体)已经飞出去一半,半边身体在窗外悬挂。还好,他系了安全带。

    驾驶舱物品全都飞起来了,许多设备出现故障,噪音非常大,无法听到无线电。整个飞机震动非常大,无法看清仪表,操作困难。

    记者:是怎样的困难法?

    刘:瞬间失压和低温让人非常难受,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困难。你要知道,当时飞机的速度是八九百公里(每小时),又在那么高的高度。我给你打个比喻:如果你在零下四五十度的大街上,开车以200公里的时速逛奔,你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么?

    记者:确实非常困难。我听说是发出了7700的指令?

    刘:是我发的,在下降时候发的,发生了故障马上就要发这个,相当于是表示“现在我需要帮助”,管制台会看到它,知道大概的情况,发生了一个怎么样的问题,键盘输入数字。

    记者:在自动驾驶完全失灵,仪表盘损坏,无法得知飞行数据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方向、航向,返航机场的位置等等?

    刘:是的,完全是全人工操作,目视靠自己来判断,民航很多是自动设备,其他自动设备都不能提供帮助。这条航线我飞了上百次,应该说各方面都比较熟悉。

    记者:返航过程中,有没有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

    刘:当时只想能不能把飞机安全操作下去,无法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为避免整个机组进一步受到伤害,要先减速迫降,而在紧急高度下降,噪音极大,自动设备不能提供帮助。完全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返航迫降。我当时的身体应该是发出了非常大的抖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川航客机“史诗级备降”是他们干的!

    下一篇

    24岁姑娘成A股最年轻董事长 小年轻如何应对大危局?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