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戴姆勒牵手宁德时代 “老伙伴”比亚迪:与前者电池合作洽谈中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5-10 00:12

    每经记者 赵成    每经实习记者 蘧毛毛    每经编辑 杨翼    

    随着宁德时代和戴姆勒牵手成功,这家动力电池行业的独角兽又新添了一个重量级整车厂客户。据德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5月2日,戴姆勒集团采购主管Sabine Angermann表示,戴姆勒集团已和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签订了合同,宁德时代进入戴姆勒的电池供应链体系。

    此外,戴姆勒CEO蔡澈不久前也向媒体透露,未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球,奔驰的电动车都会使用中国电芯。

    宁德时代“朋友圈”再扩围

    今年3月,拿下大众集团MEB项目动力电池订单后,宁德时代的合作商名单中,已聚集宇通、上汽、吉利、宝马、大众等传统整车企业,以及蔚来汽车等新兴造车企业。

    如今,随着戴姆勒加入,宁德时代的“朋友圈”再一次扩围。有趣的是,戴姆勒为什么未首先考虑“老伙伴”比亚迪,而选择宁德时代?

    对此,汽车分析师张志勇认为,“这应该是一个综合决定,出于电池供应商的行业地位、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等多方位考量。”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宁德时代电池装机量达到10.5Gwh,配套车型达到390款,市场份额近三成。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在乘用车动力电池技术主流——三元锂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据了解,比亚迪是最早进行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研发的车企之一,此后也坚持磷酸铁锂路线,而宁德时代一直坚持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两条路线并行。

    相比之下,三元锂电池单位能量密度更高、续航能力更强。2015年后,三元锂电池开始统领乘用车市场,而今年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也大大提升了对电池单位能量密度的要求。因此,对三元锂体系更加熟悉、布局更早的宁德时代成为众多车企首选。

    此外,因众多车企选择宁德时代,规模效应也初步在该公司显现。数据显示,2015~2017年,随着客户订单数量的增加以及全产业链的配合,宁德时代的成本得到进一步控制。三年来,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系统售价为2.28元/Wh、2.06元/ Wh和1.41元/Wh,其动力电池系统单位成本分别为1.33元/Wh、1.13元/Wh和0.91元/Wh。而像戴姆勒这类知名汽车公司,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必然要经过广泛调查、研究,以及组织项目投标等活动,其中成本又是一项重要指标。

    就此信息,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时表示,“目前,与戴姆勒的电池业务合作也正在洽谈中。此外,比亚迪与戴姆勒成立的合资公司腾势采用的就是比亚迪动力电池。”

    对于具体合作细节,比亚迪方面并没有透露。

    据了解,戴姆勒集团将投资100亿欧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研发。2022年前,戴姆勒预计将发布超过50款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10款以上的纯电动车。由此可见,戴姆勒对电池质量和产能的需求非常大。

    比亚迪加速转型

    事实上,戴姆勒未首选比亚迪作为电池合作方,与后者自身的业务发展也有一定关系。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表示,这与比亚迪的闭环供应模式有关。“除动力电池产品,比亚迪还有整车业务,这中间或存在竞争关系考量。”

    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垂直体系使比亚迪的电池基本自产自销,对其他整车厂来说,比亚迪既是电池供应商也会是竞争对手,而纯粹进行电池供应的宁德时代,则与整车企业无太多的直接竞争关系。

    在新的市场形势下,比亚迪当前也开始加快转型步伐。今年3月,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要吸取诺基亚因战略失误的教训,改变传统车企相对封闭的经营模式。”

    据了解,比亚迪的转型将分两方面展开:一是指比亚迪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将由磷酸铁锂向三元锂倾斜。比亚迪此前曾宣布,从2018年起,公司乘用车单元将全部换装三元锂电池。

    “加大三元锂电池占比,主要是由于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大、成本低,还有国家政策导向的因素。”上述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另一方面,比亚迪将把电池业务单独拆分出来。此前,在一场公开活动上,比亚迪锂电事业部副总经理沈晞表示,比亚迪动力电池的业务剥离工作已经进行,预计2018年或2019年初会拆分完毕;2022年或2023年,比亚迪的动力电池公司会独立上市。

    “关于电池业务分拆,主要是希望给予电池事业群更大的决策和管理权限,能够更好地独立发展,同时有利于建立更好的员工激励机制。”上述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在张志勇看来,现在,动力电池行业仍处于竞争初级阶段,电池业务拆分后的比亚迪还有机会。“比起传统燃油车市场,新能源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最终的胜负现在还很难下定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中银三星人寿赚0.19亿 中行接手两年即扭亏

    下一篇

    正道徐建国:时间仍是造车最大挑战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