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收购比克动力尚在进行 中利集团将提前拿下8.29%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5-06 22:44

    实际上,在推进重大资产重组期间,中利集团已先后通过增资、受让股权方式入股比克动力。今年2月7日,中利集团通过增资扩股方式,以自有资金3亿元获得比克动力2.93%股权;4月3日,中利集团又以2亿元收购了西藏浩泽持有的比克动力1.95%的股权。

    每经记者 谢振宇    每经实习记者 胥帅    每经编辑 陈俊杰    

    今年2月,中利集团(002309,SZ)宣布拟作价100亿元收购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克动力)。对于这家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头部企业,中利集团可谓是志在必得,在重大资产重组期间,中利集团已先后通过增资、受让股权等方式,拿下了比克动力的部分股权。

    5月5日,中利集团又公告称,公司拟以3.5亿元收购西藏浩泽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藏浩泽)持有的比克动力3.41%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的比克动力的股权将由4.88%增至8.29%。

    将成比克动力第四大股东

    根据最新公告内容,中利集团拟以3.5亿元收购西藏浩泽持有的比克动力3.41%的股权。事实上,今年2月5日,中利集团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标的正是比克动力。公司在其后的停牌进展中透露,预计交易作价或达到100亿元。

    去年,长信科技拟67.5亿元收购比克动力75%股权。按该价格来算,当时比克动力100%股权估值约为90亿元。

    资料显示,比克动力是集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电池回收三大核心业务为一体的新能源企业。根据第三方机构真锂研究的数据,2017年比克锂电池装机1.5GWh,在国内占比4.34%,排名第五,位列CATL、比亚迪、沃特玛和国轩高科之后。2017年,比克动力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实现净利润5亿元。

    实际上,在推进重大资产重组期间,中利集团已先后通过增资、受让股权方式入股比克动力。今年2月7日,中利集团通过增资扩股方式,以自有资金3亿元获得比克动力2.93%股权;4月3日,中利集团又以2亿元收购了西藏浩泽持有的比克动力1.95%的股权。

    而本次交易完成后,比克动力前4大股东将分别是,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持股33.37%)、 西藏浩泽(持股17.66% )、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34%)、中利集团(持股8.29%)。

    值得一提的是,中利集团并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公司。它的前身为常熟市唐市电缆厂,主营业务是线缆业务、光伏业务以及特种通信设备。中利集团表示,公司此次进一步收购比克动力股权,有利于公司扩大对比克动力的影响力,深入布局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

    长信科技此前也有收购计划

    既然中利集团正在筹划收购比克动力,那为何又会在重组期间提前入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次拨打中利集团证券部的电话,但是却一直未能接通。

    “这说明上市公司想要锁定股权。”一位常年研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一方面,重大资产重组通常是通过增发加现金收购来完成,上市公司提前入股可防止股权稀释;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想要提前锁定股权,也可防止标的后续会有更高溢价,“只要中途没有溢价(较公告披露的交易作价),这也是合规的。”

    “如果已经公告了,重组筹备期间(的收购),那就没有问题。”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说。

    2017年,另一家上市公司长信科技也曾先增资然后再拟收购比克动力75%的股权,不过最后的重组计划未能完成。

    2017年3月,长信科技披露拟67.5亿元收购比克动力75%股权的预案。而较早之前,长信科技已通过增资持有比克动力9%股权。不过在今年1月30日,长信科技披露称不再启动重组和增资比克动力事项,理由是鉴于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的新情况、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变化。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盾安集团450亿流动性危机背后:短期借款高企,过度扩张埋雷?

    下一篇

    银保监会“排雷”人身险产品 炒噱头、蹭热点、奇葩类都将被严查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