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分钟烧掉6500美元咋回事?一文看懂特斯拉的融资、烧钱与未来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5-03 13:48

    据彭博社的数据,特斯拉每分钟花费超过6500美元,并且已经有五个季度的负自由现金流量。如此的烧钱速度让人惊叹,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相关资料发现,特斯拉烧钱主要源于三大因素:为实现量产Model 3基建耗费过高,人工成本增速远高于公司收入增速以及其他高额投资项目。

    每经实习记者 余佩颖 每经记者 蔡鼎 每经编辑 郭鑫

    图片截自:特斯拉中国

    周三美股盘后,特斯拉发布了2018年Q1财报。

    在长达3个小时的财报电话会议中,关于特斯拉的每一个提问都在挑动着投资者的神经,当有媒体曝出特斯拉在电话会议上拒绝回答部分问题的消息后,特斯拉股价进一步跌超6%。借着电话会议,公司创始人马斯克表现出了对华尔街看空人士的不满,一度生气地表示:“如果人们那么担心波动性,那就不应该买我们的股票!”

    在特斯拉公布财报之前,彭博社一篇报道称,特斯拉烧钱速度之迅猛,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每分钟就要花费约6500美元。在2017年结束之际,特斯拉手握34亿美元现金,未偿债务共计94亿美元。而连续五个季度以来,特斯拉的自由现金流这一数据一直为负值。彭博的报道还指出,如果没有额外的融资,这家成立15年的公司将在今年面临现金流断裂的风险。

    特斯拉为何烧钱如此厉害,钱又究竟花在了哪里?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相关资料发现,特斯拉烧钱主要源于三大因素:为实现量产Model 3基建耗费过高,人工成本增速远高于公司收入增速以及其他高额投资项目。

    融资和创收的幸运宠儿

    美国当地时间周三晚间,特斯拉最新公布的Q1财报显示,当季特斯拉调整后每股亏损3.35美元,好于市场预计的每股亏损3.58美元;营收34.1亿美元,亦好于预期的32.2亿美元。

    备受关注的Model3产量仍未达成目标,但特斯拉重申二季度将实现周产5000辆的目标。Q1特斯拉净亏损7.84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现金余额为26.7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33.7亿美元,但现金消耗速度低于预计。

    如此的财报数据,想要获得巨额的融资,不得不承认特斯拉是受幸运女神眷顾的宠儿。据彭博报道,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特斯拉艰难求生,眼看还有数小时就可能破产,马斯克在圣诞节前夕敲定了一份4000万美元的债务协议,公司转危为安。而特斯拉将使用清洁能源作为使命这一点,也让其受到政府青睐,作为奖励,2010年美国能源部向特斯拉发放了4.65亿美元的贷款,耗时3年特斯拉便提前全额偿还了这笔贷款。

    不仅如此,特斯拉的“死忠粉丝”还让这家公司拥有一笔数额巨大的“无息贷款”。在彭博社报道中,60岁的航空航天工程师Bruce Sidlinger为特斯拉疯狂站台,表示愿意“把肾捐给马斯克”。截至2017年底,这家公司已经获得约8.54亿美元的客户定金。由于特斯拉直接向客户销售汽车,不依赖经销商网络,所以这笔钱实际上就是无息贷款,并且这笔“贷款”还能延期好几年。

    除了粉丝厚爱之外,生产电动汽车也让特斯拉受益匪浅。加州通过空气污染防控部门强制汽车制造商销售固定数量的零污染汽车,无法达到目标的汽车生产商可以从其他汽车生产商那里购买积分。自2008年以来,特斯拉卖出了价值130多亿美元的监管积分。2017年,特斯拉仅靠卖排放积分就赚了3.603亿美元。

    图片截自:特斯拉中国

    烧钱机器特斯拉究竟把钱花在哪了?

    在资金来源方面特斯拉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为何这样一个屡次被眷顾的公司却多次濒临破产呢?特斯拉的钱究竟花在了哪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特斯拉花钱如此迅猛主要源于三大因素:量产Model 3基建耗费过高,人工成本增速远高于公司收入增速以及其他高额投资项目。

    耗资13亿美元建造“千兆工厂”

    根据Q1财报,特斯拉计划未来两个月内实现Model 3周产5000辆的目标。往前追溯,这已经不是特斯拉第一次表达这样的目标了,早前因为重申这一目标拉股价出现过暴涨,可以说特斯拉的股价与Model3的产量息息相关。

    从最新财报数据来看,特斯拉四月第二周Model 3周产为2250辆,四月最后一周这一数据为2270辆。

    据Investopedia报道,早些时间,特斯拉持续将资金投入到生产豪华型汽车如Model S和Model X SUV中。而近期,资金更多用于提升Model 3的产量,这款车也是面对电动汽车领域越来越多的竞争者,特斯拉推出的第一款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

    Model 3的量产之所以会如此烧钱,电池的生产正是问题的关键。据《商业内幕》报道,生产Model S和Model X SUV所用电池的体系并不适用于Model 3,因为速度太慢了。要想实现Model3的量产目标,就需要实现电池的快速量产以及装配,而特斯拉的解决方案便是“千兆工厂”(Gigafactory)。

    专注特斯拉消息的Teslarati的一则报道显示,在2017年,特斯拉为“千兆工厂”新填112项建筑许可证(共计255项),新增投资约3.8亿美元,而建造这一占地1300万平方英尺的庞然大物已累计花费特斯拉约13亿美元。在此次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还透露将在中国选址兴建第二座“千兆工厂”。

    特斯拉曾在2017年Q3的财报中提到,阻碍Model 3量产的主要原因是电池模组的装配问题。相较特斯拉前两款车型所用电池的生产,Model 3电池的生产更加自动化。马斯克在2017年曾说道,“相较S和X,在Model 3的生产上很难用人工来补足,因为最初它的生产体系就是按照高度自动化的体系来设计的”。这似乎意味着,在实现Model 3量产这条路上,每出现一个问题,便需要投入一笔可观的资金用于改造“千兆工厂”现有的生产模式上,例如为解决电池模组的装配问题,2017年11月8日新添“计量实验室”。而如今陷入生产瓶颈的Model 3,不知后续还需要花费多少资金才能顺利实现量产目标。

    图片截自:特斯拉中国

    7年员工增加39000人

    值得一提的是,据彭博社报道,尽管马斯克对未来的设想一度被称为“极端自动化”,但是就现在而言,人力问题却成了主要问题。为了实现量产目标,特斯拉持续招兵买马,就连马斯克本人近期也承认,“特斯拉过度的自动化是一个错误,我低估了人类的劳动价值”。然而,持续的大量人才招聘很大程度上也加剧了特斯拉的财务困境。

    回首2010年,特斯拉仅有899名员工,而现在,这一数字已经达到40000。过去四年中,有三年特斯拉员工增长的速度快于它营收增长的速度。2017年,特斯拉员工更是增加了一倍多。员工数量是上来了,但是创收情况却并不乐观。彭博社报道称,从2014年到2017年,特斯拉的员工数量增加了2倍,而平均每位员工为公司创造的收入却没有变化。作为比较,同期的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这两家公司的平均每位员工为公司创造的收入就增加了1.5倍。

    根据《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的报道,1985年,NUMMI工厂(特斯拉Fremont工厂的前身)共有2470名员工,年产量为64764辆车,这意味着每位工人一年可以生产26辆车。到了1997年,NUMMI工厂员工数量达到4844名,年产辆达到357809辆,每位员工约年产74辆车。相比之下,特斯拉在2016年雇佣了6000~10000名员工,制造了83922辆车,一位工人一年的生产量为8~14辆,仅仅是十年前NUMMI工厂工人年产效率的七分之一。对此,汽车行业顾问米迦勒•特雷西(Michael Tracy)评论道,“特斯拉巨大的员工规模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家公司为何至今无法盈利”。

    与普通汽车比肩 未来投资成迷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特斯拉的烧钱项目还不止如此,例如,它还投入了大量的钱在搭建超级充电站网络上。

    2017年瑞银集团分析师柯林•兰甘(Colin Langan)曾表示,若特斯拉想要实现其电动车充电如普通汽车加油那般方便,仅美国一个市场,该公司就需要最多投入约80亿美元来搭建超级充电站网络。根据柯林•兰甘的分析,若特斯拉想保证31分钟的车程之内能够到达一个超级充电站,那么需要花费19亿美元;若车程减少到22分钟之内,那么需要27亿美元;若再减少到4分钟之内(在美国,到达最近的加油站的平均车程便是4分钟),那么需要花费约75亿美元。

    尽管在2017年早期,特斯拉开始向车主们进行收费,但是目前特斯拉是否能够利用这一项目创造可观的收入还并未明确。不过可以预见的是,若特斯拉想要达到普通汽车在能源补给方面的便捷性,后续的投资费用必不可少。

    图片截自:特斯拉中国

    分析师:投资特斯拉是投资未来

    为什么特斯拉屡屡濒临破产,却总能再次获得融资?为什么一家公司长期亏损,投资者却还愿意持续购买它的股票?

    Teslarati的一篇报道提供了一个答案,“投资者买的不是特斯拉的现在,而是它的未来”。报道援引了文森特•帕弗于2016年8月发布在Medium的观点,作者在文中表示,“特斯拉投入了大量资金在资本货物上,例如工厂、机器工具、机器人及充电设备等。在过去的12个月里,特斯拉花费了约16亿美元,然而这些设备的账面价值却在这段时间内增长了28亿美元。这些设备包括它的工厂,超级充电站以及运营租赁的车辆等”。

    在文森特•帕弗看来,“未来通过提高这些已经投资了的设备的利用率以及已经雇佣了的工厂工人,我们可以期待特斯拉实现可观的产量。特斯拉所从事的事业是资本密集型的,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这在意料之中,但是特斯拉所花费在设备和生产能力扩大方面的资金仍是一个适当的数额。”

    那么,投资者所投的特斯拉,其未来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图景?

    4月27日,CNBC援引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亚当•乔纳斯(Adam Jonas)的报告表示,自动驾驶汽车可以产生以及使用大量的数据。他在报告中预估,“自动驾驶汽车在一个小时内可以产生40太字节的数据,而如今一辆自动驾驶的车辆所传输的数据是一部智能手机所传输的500倍之多”。

    特斯拉会如何管理如此庞大的数据呢?乔纳斯认为,或许利用Space X开发的宽带网络是一个可行的答案。不过早在2016年,马斯克就对特斯拉与Space X的合并想法说了“不”。

    “没有足够合理的依据能够支撑特斯拉与Space X的结合。两家公司之间的联系太过脆弱,不足以使它们能够合并为一家公司”,马斯克当时表示。

    然而,无论特斯拉是否能与Space X进行合并,自动驾驶车辆背后所产生的大量数据就已经足以吸引投资者的目光。2018年1月,《福布斯》杂志曾发表过一篇名为《特斯拉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惊人方式》(The Amazing Ways Tesla Is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ig Data)的文章,其中,对大数据颇有研究的畅销书作家伯纳德马尔(Bernard Marr)在文中写道,“特斯拉是一家将数据收集与分析置于公司一切业务核心的企业。特斯拉已经不仅仅在设计和制造汽车了“。

    伯纳德马尔还在文中提到,特斯拉所售卖的所有汽车都能在未来实现自动驾驶。相较它在底特律和硅谷的竞争者们,特斯拉生产的车辆拥有这一功能意味着它拥有更多收集数据的传感器。推出更加适宜大众的Model 3车型,特斯拉预期在2018年,路上行驶的特斯拉车辆能够达到65万辆,而这意味着大量的传感器将出现在马路上。

    这些安装在车辆内部和外部的传感器允许特斯拉能够收集它所有车辆以及驾驶者的数据,例如驾驶者的手在仪器上所放的位置以及他们如何操作的。这些数据除了能够帮助特斯拉改良它的系统,数据本身就拥有巨大的价值。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就曾预估,到2030年,由汽车所收集的数据的市场价值最高能达到一年7500亿美元。

    与其说特斯拉是一家传统的汽车制造商,不如说它是一家科技公司更贴切。在麦肯锡团队的预测中,未来高科技公司、初创企业、数据管理公司、道路救援服务提供商、基础建设运营商等等,都将在汽车数据货币化这一版图中分到一杯羹。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白马股和科技股发力 沪深两市股指纷纷止跌翻红

    下一篇

    5月创业板公司解禁压力大,仅次于7月份的年内第二高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