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券商自营也有马失前蹄 太平洋、中国银河去年折戟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4-24 21:26

    在去年股市和债市均整体表现不佳的情况下,一些上市券商和上市公司也因此蒙受了不小的投资损失。《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太平洋和中国银河在去年的投资都遭遇“滑铁卢”,而上市公司上海莱士在今年一季度投资亏损也近9亿。

    图片来源:摄图网  

    每经记者 王砚丹 每经编辑 谢欣

    在股市上,没有永远的赢家,也不是条条大路通罗马。长期来看,只有两个结果——赚或者亏。

    东方证券去年投资取得佳绩值得钦佩,但在去年股市和债市均整体表现不佳的情况下,一些上市券商和上市公司也因此蒙受了不小的投资损失。《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做了个简单梳理,为投资者总结一下曾经的教训,对在今后的投资道路上少犯错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太平洋折戟中小创

    从历史上看,在没有对冲工具的时代,券商自营业务的好坏,取决于市场走势的好坏,这也是造成券商业绩波动的重要原因。

    而现在,有了对冲工具,又开始试水海外投资,券商的证券投资业务面临着复杂的局面。

    太平洋2017年业绩并不理想,全年每股收益只有0.017元,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在权益类证券投资中,报告期内公司出现较大亏损,取得投资收益为亏损9688.76万元,成为拖累公司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太平洋在3月23日发布了年报,之后在4月4日上交所对公司发去了问询函。4月11日,太平洋公布了对上交所的回复。

    对于上交所有关公司权益类投资的疑问,太平洋表示,公司年初重点布局了光通信成长股、军工成长股和海南板块股等个股,但受市场行情风格分化影响,部分重仓股不在全年市场主流热点中,上半年一度遭受较大投资亏损;下半年公司调仓加配了部分国企改革股和白马蓝筹股,经过不断调整持仓结构和择时滚动操作,实现了较大减亏,但截至2017年末依然录得一定数量的亏损。由于公司自营投资风格偏向于中小盘成长股,与2017年持续全年的市场主流热点蓝筹白马股偏离较大,所以业绩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了太平洋去年的前5大持仓股发现,中储股份去年年底报收于每股11元,前复权后年涨幅为21.68%;泰豪科技收于10.7元,前复权后年涨幅为-42.47%。海南瑞泽收于11.36元,年涨幅为13.83%。美尔雅收于12.63元,年涨幅为-33.25%。红宝丽股价报收于6.09元,年涨幅为-28.27%。

    太平洋去年前5大持仓股总体表现有好有坏,但是总体来看,在去年市场中,除了中国平安、贵州茅台等这类蓝筹股大幅上扬外,其他个股的买卖选择是相对困难的。若是时点不当,就算买入概念不错、业绩不错的个股,也可能会出现大幅亏损。

    中国银河遭遇“减持新规”

    太平洋折戟A股市场只是去年券商自营业务面临困难的一个缩影,老牌券商中国银河也遇到了歉收的年头。

    年报显示,2017年中国银河自营及其他证券交易服务实现营业收入3.84亿元,较2016年下降66.30%,在总营业收入中占比为3.39%。

    中国银河表示,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减持新规”使公司的定增持仓无法按原计划变现,收益表现不如预期;市场“债市熊,资金贵”,公司债券投资业务收入出现小幅下滑;公司衍生品业务利润趋薄、利润率下降。

    中国银河年报中并没有太详细说明参与定增持仓情况,但根据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统计数据,2016年该券商曾参与了多达10家A股上市公司的定增,2017年亦参加了卫星石化定增,这些定增的限售期均为12个月。目前除卫星石化外,2016年参与的定增均陆续到了解禁期。

    由于中国银河管理层判断部分权益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下跌为严重或非暂时性,从而2017年就此部分浮亏计提了减值6.39亿元。

    上海莱士一季度亏近9亿

    在A股市场上,太平洋、中国银河本身就是百分百纯专业人士,可也有不小心翻船的时候。另一些著名的投资老江湖,在市场下跌之中,也不能保证事事如意。

    上海莱士3月30日发布公告,预计今年一季度亏损6.53亿元至7.2亿元,上年同期则是盈利2.22亿元。亏损最主要的原因是一季度国内证券市场波动较大,导致公司风险投资产生较大损失,预计公司2018年一季度投资业务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8.9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9.6亿元,减少净利润8.16亿元。而上海莱士2017年全年利润才8个多亿,其中还含有不少投资收益。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休想钻空子,海南公布楼市限购细则!这才是“史上最强限购令”全貌

    下一篇

    视角 | 一季度土拍收入全国最高,为什么是杭州?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