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AI纯粹靠软件难以商业化 业界苦寻规模化应用场景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4-23 15:37

    在多位长期关注AI的业界人士看来,任何一个AI公司,要有比较大的竞争力,关键的一句话,找到可以掌控的规模化应用场景。

    每经记者 张虹蕾    每经编辑 陈俊杰    

    “AI浪潮颠覆的时候跟着上一轮互联网的颠覆不太一样,上一轮浪潮更多的从应用层驱动创新,这轮可能更底层,难度和挑战都会大的多,中间的产品形态演进还是未知数”。这是在2018绿公司年会上,云知声创始人兼董事长梁家恩发出的感叹。

    从最开始提出概念,到一片火热,直至出现泡沫,AI行业也逐渐变得冷静起来。在4月23日举行的2018中国绿公司年会上,怎样通过AI打造下一轮企业的竞争力,也是投资者和企业十分关注的话题。在业界看来,目前AI已经过了讨论数据还是算法重要的纯技术时代,更多关注点倾向于场景化应用。

    不能在产业生根发芽就不是进步

    “过去很多人一直讨论到底AI是数据重要还是算法重要、技术重要还是场景重要。到了一定规模,一定是场景更重要,特别重要的是,场景是可以掌控的,数据、算法只是敲门砖,不能构成绝对的壁垒。”出门问问创始人兼CEO李志飞表示。

    在多位长期关注AI的业界人士看来,任何一个AI公司,要有比较大的竞争力,关键的一句话,找到可以掌控的规模化应用场景。

    上述变化源于AI发展迎来新阶段。梁家恩总结称,现在AI迎来第三次浪潮,如果还是谈技术,就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说过去两次浪潮由科技界推动,第三次浪潮产业界的力量起到主导的作用。假如不能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技术停留在实验室,不能在产业里生根发芽,就不是一种进步。

    “从目前角度来看,更多应该从应用和场景入手,选择一个可控制的规划化项目,形成技术的闭环。”北极光创投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邓锋也提到,目前算法开源很多,差距不大;而算力比较偏硬科技,很多公司现在做不了,算力投资机会不多。只有在场景应用方面,目前机会很大,随着物联网的延伸,智能楼宇、交通、城市有太多应用空间。

    而除了场景化运营,梁家恩提到,AI打造企业竞争力有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解决感知和交互能力;二是通过云端服务达成多终端的协同;三是提升认知优化能力有效输送到用户端。

    “软硬结合”将是落地主要方式

    事实上,基于场景化运营仅是第一步,“软硬结合”也被业界认为是未来AI落地的主要方式。

    在李志飞看来,AI如果纯粹靠软件比较难以商业化,必须通过硬件作为一个载体进行AI的商业化,如果AI是灵魂,硬件就是体。至少未来一两年,软硬结合是AI落地最主要的方式。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也和李志飞不谋而合,他提到,AI的芯片企业,表面看是芯片,实际上真正的功夫是软件,特别重视应用场景,反推软件架构,从软件架构反推芯片的设计,是一个软硬结合的团队。

    余凯进一步解释称,人工智能要往芯片方向走,但半导体产业有固有周期,即使是百度,一个企业从投入走向应用到落地,三年时间是不可能跨越的。业界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英特尔从传统的CPU硬件公司迈向面向人工智能处理器的公司,谷歌也从软件公司变成软硬结合的公司,甚至变成半导体企业。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直播预告|2018年中国绿公司年会 马云讲评新时代企业家的责任与创新

    下一篇

    处非办:非法集资案件数量、金额“双降” 总体形势仍严峻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