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贾运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央视新闻4月22日报道,美国财政部长史蒂芬·姆努钦暗示可能会访问中国,此举或有助于缓解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日益加剧的贸易紧张关系。中国商务部当天在官网发布回应称:“中方已经收到美方希望来北京进行经贸问题磋商的信息,中方对此表示欢迎。”
那么,中美贸易摩擦是否将迎来降温契机?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美国在向中国施压后愿意与中国进行磋商,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一种策略,是否让步取决于未来谈判。对于美国而言,建立一个磋商机制是有必要的,美国的目的在于在最大程度上向中国要价,获取更多利益,但美方目前所采取的霸道措施也给谈判设置了很大障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美国方面释放出磋商信号,是一周之内的第二次。美国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政府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交了一份名为《美国对来自中国的某些商品的关税措施》(以下简称《关税措施》)的文件。
不过,美国向WTO提交的这份文件中,多次提及中国政府于4月4日公布的拟对美国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清单不符合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美方在《关税措施》中表示,中方在4月4日所提出的问题不能被DSU(《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认定,因为美方还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中国政府在4月4日公布的清单中,将对自美国进口的大豆和其他农产品加征25%的关税,对汽车、飞机、农产品、化工产品等合计50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在接下来的磋商中,美方非常期待听到中方额外加征关税的理由。
一周之内,美方接连两次向中方释放磋商信号,这似乎是在表达某种诚意。但与此同时,美方却又频频向中国企业和行业抛出其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美方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呢?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虽然美国表达了愿意与中国进行磋商的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美贸易摩擦会因此“降温”。实际上,美国是希望通过多种途径在中美贸易谈判中获得更多筹码。建立一个磋商机制对于美国而言等于开辟了另一条谈判的渠道,中美之间爆发贸易战是下下策,尽可能向中国要价、争取美国优先才是美国的目的。
张建平认为,美国特朗普政府主动挑起贸易争端,主要有几个方面的目的:首先是想缩减贸易逆差;其次,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剑指“中国制造2025”;此外,通过指责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向中国释放更多压力,赢得主动权;最后,通过制衡中国达到美国优先的目的,为中期选举拉选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据路透社报道,欧盟经济和金融事务专员皮埃尔·莫斯科维奇(Pierre Moscovici)4月21日表示,在本周将于华盛顿召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会议期间,“贸易战”将是他和美国官员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
对中美贸易摩擦问题,莫斯科维奇称,解决问题应该通过世界贸易组织来实现,而不是通过“贸易战”。欧洲不会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选边站”。他说,“选择一边,就意味着我们进入了‘对抗’氛围,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平衡等问题需要解决,但不是通过对抗。”
莫斯科维奇还称,他已与美国商务部长罗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及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见面。他在采访中表示:“贸易战就像所有战争一样,具有破坏性。我们必须在目前的论战中找到一种‘软着陆’的方式。”
张建平认为,在中美贸易摩擦这件事情上,欧盟的立场较为关键。如果欧盟力挺美国,将对中国形成很大压力。如果欧盟力挺中国,好不容易暂时争取来的钢铁铝产品征税豁免权利,很有可能会丢失。对欧盟来说,保持中立至少在当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中欧贸易近年来呈现大幅提升趋势,已逼近美国与欧盟的贸易总额。我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与欧盟的贸易总额为6310亿欧元,占欧盟贸易总额的16.9%,位居首位。但比重较前两年(18%)有所下降。中国与欧盟贸易额为5730亿欧元,占欧盟贸易总额的比重已经由2000年的5.5%提升至15.3%。
在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很需要欧盟保持中立,并在贸易方面对中国持续开放。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经济学家黄玉川表示,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足够强大,如果欧盟继续开放,中国可以在与美国贸易关系受损的过程中更好坚持下来。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