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突然在4月16日晚间发布对中兴通讯的出口禁令,但这一动作不止针对中兴一家企业,特朗普通过一堆小动作,将目标对准了中国科技。有外媒报道称,美国政府正研究发起新的301调查。
每经编辑 王嘉琦
昨夜(4月16日),美国商务部突然发布对中兴通讯的出口禁令,让很多人措手不及。早间,中兴通讯A股(000063.SZ)和港股(00763.HK)双双紧急停牌。
外界认为,该事件可能对当前中美的相关元器件企业和相关产业链以及5G带来负面影响。受此影响,今日A股市场上,计算机应用、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等行业板块跌幅最大;而且,A股大盘午后也一路下行,尤其是今年以来涨势汹汹的创业板指,全天大跌了2.99%。
但是,大家都知道,“封杀”中兴,影响的不止是中兴一家企业。这一动作,意味着美国将目标对准了中国科技。实际上,特朗普最近小动作不断,外媒还报道称,美国政府正研究发起新的301调查。
4月16日晚间,美国商务部发布对中兴通讯的出口禁令,直到2025年3月13日,美国公司将被禁止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17日上午,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CSC)也发出最新建议,警告电信行业不要使用中兴的设备和服务。(详情:《美国封杀中兴,未来7年一颗芯片都不卖!矛头刺向中国这个软肋?》)
针对美英的上述举动,中国商务部于17日上午回应称,将密切关注事态进展,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就在“封杀”中兴的同一天,《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政府正研究发起新的301调查。
《环球时报》援引《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兴”这次遭到的封杀,只是特朗普扼杀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一个开端。了解美国白宫政策的消息人士表示,“计算机云技术”等高科技IT领域将很可能成为特朗普下一个重点“关照”对象,因为中国并没有对亚马逊、微软等美国这一领域的企业做到“开放”。
此前,双方的30亿美元清单和500亿美元清单,被视为贸易摩擦的第一轮和第二轮,那么,这次“封杀”中兴是否会引发“第三轮”摩擦?
今天下午,我国外交部再次发出强硬的回应:
关于美301调查及由此引发的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我们已多次清晰明确坚定地表明了中方立场。美方行为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赤裸裸的经济霸权。
如果美方继续逆潮流而动,任性妄为,我们必将严阵以待,毅然亮剑,打赢这场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保卫战。这不仅仅是为了维护中方正当合法权益,也是为了维护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和规则。
此外,今天下午,我国商务部发布《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反倾销调查初步裁定的公告》称,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存在倾销。对原产美国进口高粱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根据裁定,自2018年4月18日起,进口经营者在进口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时,应依据裁定所确定的各公司保证金比率(178.6%)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提供相应的保证金。初裁后,商务部将继续对本案进行调查并作出最终裁定。
随着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有人开始担忧,贸易摩擦是否会演变成“金融战”。
北京时间4月16日晚间(几乎在美国“封杀”中兴的同时),特朗普发“推特”称:美联储在加息,但俄罗斯和中国正在玩货币贬值游戏。无法接受。
特朗普的言下之意是,中国通过让货币贬值,以实现贸易顺差。今天,中国外交部回应称:看起来美方释放的信息有点乱。
乱在什么地方呢?因为,从2017年初至今,人民币无疑是处于大幅升值的趋势。从美元对在岸人民币汇率的月K图可见,从去年初至今,人民币已经大幅升值9.5%左右。
而且,美国财政部日前公布的半年度汇率政策报告指出,中国没有操纵汇率以获取不公平贸易优势。
因此,特朗普的说法完全和人民币升值的事实相悖,也与美国财政部的报告矛盾。
而且,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人民银行不会干预长期的汇率。中国不会以人民币贬值来应对贸易争端。
此前,也有分析师指出,当美国因为需要借贷而外国债权人显得尤为重要的时候,外国债权人可能会对美国进行报复。而中国是美国最大债权人。
不过,美国财政部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中国增持85亿美元美国国债,总规模增至1.1767万亿美元,创下六个月来最大环比增幅。这意味着,在贸易摩擦阴影笼罩下,中国没有连月抛售美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为避免贸易摩擦向“金融战”转移,中国可谓诚意满满。但美国似乎正在将局势向这个方向引导。近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世行行长金墉与美国财长姆努钦近日达成妥协,世行将向中国收取更高贷款利率,以换取美国支持该行130亿美元增资计划。
环球时报分析称:其主要目的是要把中国挤出“发展中国家”队伍,强行给中国戴上“发达国家”帽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美国政府双管齐下:一方面在WTO框架内散布中国不属于发展中国家,不能再沾发展中国家的光,需要尽到发达国家义务等言论;另一方面,在世行系统内提出对中国贷款的限制条件。美国政府要在贸易、金融两个“战场”上给中国的发展设置障碍,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减速”“降幅”,最终不会影响到美国自身的发展强势。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