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胡 杨 每经编辑 姚祥云
今年5月1日起,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将率先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落地。该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来公众对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的巨大关注。除留心缴费扣除标准、政策适用对象等之外,消费者普遍关注的还包括,哪些保险公司有相关产品,保费和相关保障如何等。
另外,一位寿险公司高层人士透露,“纳入个税递延型养老险业务征求意见范围的机构有10家,有可能属于首批试点机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截至今年2月末,国内已经有8家专业的养老保险公司,且多为大型保险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个人产品方面,目前多以年金保险(分红型或附加万能型)、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为主。
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资料,截至今年2月末,国内已有平安养老、太平养老、国寿养老、长江养老、泰康养老、安邦养老、新华养老、人保养老等8家专业的养老保险公司。可以看到,这8家养老险公司均“背靠”大型保险企业,是大型险企在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的重要布局。其中,长江养老是太平洋保险集团的核心成员。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同属专业养老险公司范畴,上述几家险企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发现,与推出具体保险产品与保障计划的泰康养老不同,新华养老主要开展养老保障管理业务,为团体委托人(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等)提供养老保障以及与养老保障相关的资金管理服务,包括受托管理、账户管理、投资管理、待遇支付、薪酬递延、福利计划等服务事项。作为受委托管理方,新华养老的定位更接近于养老资金的资产管理机构。
另外,从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来看,无任何保费收入的国寿养老、长江养老以及人保养老采取的也应该是类似模式。不过,由于上述几家公司所属的保险集团旗下都有相应的寿险兄弟公司,因此,就开展个税递延型养老险业务而言,并不会出现太多阻力。除此之外,在普通的寿险公司中,也有不少涉足养老保险产品开发及供给。这意味着,就商业养老保险市场而言,参与主体形成了“8+X”的局面。
而随着税延型养老险试点的正式落地,哪几家险企将首批推出相关产品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一位寿险公司高层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不久之前,监管方面已经就税延养老险业务向业内征求意见,不过是在限定范围内,并非每一家寿险或养老险公司都收到了这份征求意见稿。“据我所知,纳入个税递延型养老险业务征求意见范围的机构有10家,有可能属于首批试点机构。”
据了解,这份征求意见稿针对参与险企提出了10余条资质要求,涉及资本实力、偿付能力、养老年金保险与养老资金管理业务经验、精算技术能力、投资管理能力、信息管理系统、分支机构和网络布局等。
数据显示,2017年,多数专业养老险公司都处在扩张阶段,保费同比有所增长。其中,平安养老的保费收入在专业养老险公司当中领跑,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75.6亿元以及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绝大多数为万能险)72.65亿元。泰康养老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与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分别为51.40亿元和41.67亿元。另外,太平养老与安邦养老的两组数据则分别是46.04亿元和3.16亿元;7.90和7.75亿元。
从保费结构来看,养老险公司所推出的产品也呈现保障型与非保障型并存的情况,部分险企两种业务的保费比例能达到“五五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多家养老险及寿险公司官网发现,就养老保险而言,分红型或附加万能险的年金保险是比较主流的产品类型。
一般来说,这类年金产品会设定一个年金领取期(通常为被保险人退休年龄),保险公司在年金领取期每年进行给付。缴费期限方面,5~20年较为常见。领取期则通常在50~60周岁之间。
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曾表示,商业养老保险作为第三支柱,不应只是成为额外增加养老金积累的简单补充,而是要承担起一定的基础保障功能。作为契约型金融业务,商业养老保险应当向投保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保证收益,帮助其安全稳健地积累起一笔养老金,并确保投保人活到老、领到老。而从当前绝大多数险企主推的养老保险产品形态来看,基本能够具备上述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除单一的养老保险产品外,部分险企也在探索“医养结合”模式,如泰康养老提出的“养老社区+康复医院”。但对于一些中小保险公司来说,尽管有意愿开展,但还是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长城人寿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公司希望既通过保险产品解决养老所需的长期财务规划问题,也通过配套的服务选择配套的医养服务,因而在产品、资管等方面储备了一定资源。但目前,公司整体上以个险为主,在试点政策信息、系统建设、与税务管理平台对接及流程方面存在准备不足的情况。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