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美国众议院听证会备受投资者和脸书用户关注。面对两天的听证煎熬,扎克伯格多数时候保持镇定,即使议员嘲讽他对未能保护用户隐私道歉、并保证会做得更好,他的表现也消除了投资者的疑虑。但这件事的背后却传出一个重要信息,没有隐私保护,一切无从谈起。在个人信息保护上不思进取、企图钻空子的企业,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每经编辑 赵云
当地时间4月11日,Faceboo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再次“出阵”,在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面前接受了长达5个小时的质询。和前一天一样,向来以T恤加牛仔裤形象示人的小扎,还是穿着西装,打着领带。
但与前一天不太“懂行”的参议员给出的“送分题”不同,小扎在第二轮遭遇的“连环怼”让他的脸色更为凝重和委屈。新华社评价其像个“犯错的孩子”,“或是心有愧疚,也抑或有意设计”。
这是第一轮听证会上
时而微笑、喝水的小扎↓
这是第二轮的小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你们有权利让我回答一些尖锐的问题。”
(You will rightfully have some hard questions for me to answer.)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在第二场听证会刚开始,扎克伯格的这句话就使现场气氛紧张起来。
不过总体来看,市场对扎克伯格近10小时鏖战的表现给予了正面回应。本周二Facebook收涨4.5%,创下近两年来最大单日涨幅。本周三(4月11日),Facebook股价在听证会之初还下跌0.4%,但此后回涨,在三大美股股指集体收跌的形势下,最终收涨0.78%。
他都回答了些什么?又意味着什么?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援引外媒报道,众议员的提问似乎显示出他们在整体上更了解Facebook的运作模式,明白Facebook基于数十亿用户的详细信息制定的广告投放策略,造成了今天的隐私困扰。
和10日的听证会一样,扎克伯格旨在说明为消除“剑桥分析”公司数据隐私丑闻负面影响而采取的措施。然而,众议员们并未在“剑桥分析”身上纠缠太长时间,而是就一系列更为广泛的主题进行提问,包括Facebook如何在网上追踪用户,为未成年人制定的隐私保护措施,Facebook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达成的和解协议等。
以下是扎克伯格第二场听证会的7大要点:
清楚表态:将把欧洲隐私保护规定带给全球所有用户
过去一周,在是否遵守将于5月生效的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上,Facebook的态度模棱两可。11日,扎克伯格在回答提问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表示会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类似于GDPR的数据保护规定。
部分众议员认为Facebook违反了他们与FTC达成的和解协议
按照2011年的和解协议条款,Facebook被要求找出并解决用户隐私面临的威胁。包括罗伯特·拉塔(Robert Latta)在内的几位众议员向扎克伯格询问,Facebook是否遵守了和解协议条款。
“为什么你们按照FTC和解条款提交的审计报告没有发现这些问题呢?”拉塔问道。扎克伯格回应称,Facebook相信公司已经遵守了和解协议。
Facebook如何在网上追踪用户,为何追踪?
扎克伯格在4月11日不断被问及Facebook如何在用户上网时收集他们的数据,他们是否有用户的账号并登录?他还被问及Facebook如何按照用户访问的网站存储数据,是否建立了所谓的“影子账号”(shadow profiles),也就是为那些尚未创建Facebook账号或者已放弃Facebook账号的人创建的账号。
扎克伯格为网上追踪用户行为提供了两种解释。首先是安全,“即便某些人不登录,我们也能追踪到特定信息,例如他们访问了多少页面,这是一项安全措施”。其次,就是投放目标广告。“我们可能还会收集信息,以便让这些广告与用户更为关联,更好地与网站融为一体,”他补充称,“用户可以选择关闭定向广告功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众议员本·卢汉(Ben Lujan)的施压下,扎克伯格表示他对影子账号并不了解。他也无法回答Facebook从普通用户或者非用户身上收集了多少数据。
在一个长达4分钟的激烈交锋中,众议院女议员安娜·埃休(Anna Eshoo)向扎克伯格提问:“你自己的数据是否也被卖给了图谋不轨的第三方?你的个人数据?”
扎克伯格回答到:“是的”。但他没有提供任何其他信息。
众议员向Facebook施压,要求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隐私保护措施
4月10日,扎克伯格在Facebook未成年人版聊天应用Messenger Kids上受到了质疑,该应用接受的最低年龄为6岁。11日,众议员乔·巴顿(Joe Barton)向扎克伯格施压,要求他为所有未成年人制定新的隐私保护规定。
“为什么我们没有为未成年人制定一个完全无数据共享的政策?没有人能够从中收集数据,没有人能够访问它,保证其绝对、完全的私密,到底是怎么回事?”巴顿问道。
扎克伯格没有承诺增加更多隐私保护措施。“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是,青少年常常愿意公开表达他们的观点,”扎克伯格如是说,从而回避了巴顿的提问。
错误对待支持特朗普的姐妹花
在暂停网络红人、支持特朗普的姐妹“钻石”利尼特·哈达威(Lynette Hardaway)、“丝绸”瑞秋·理查德森(Rochelle Richardson)主页事件上,共和党众议员不断向扎克伯格施压。此前,这对姐妹被告知他们的内容“对社区不安全”。
“让我现在告诉你,‘钻石’和‘丝绸’不是恐怖分子,”众议员玛莎·布拉克本(Marsha Blackburn)称。扎克伯格回应称,Facebook错误地把她们的主页视为不安全因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会要求Facebook采取更多措施打击阿片类药物的网上销售
有众议员认为,人们利用Facebook广告推销一切东西,包括阿片类药物。“你的平台正被其他人用于钻法律的空子,允许人们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购买让人上瘾的药物,”众议员大卫·麦金利(David McKinley)称,“恕我直言,Facebook正在纵容非法活动,你们这么做会对人们造成伤害。”
扎克伯格对此表示,Facebook正设法改进内容审核团队。“我认为,我们需要在许多内容领域的监控上做得更好,”他表示。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认为,扎克伯格在第二日听证会上的确受到一些议员的严厉质询,议员的重点放在数据隐私问题上。他未能、也不愿回答有关公司商业模式和隐私方面操作的问题,但他避免了重大失误。
彭博则报道称,面对两天的听证煎熬,扎克伯格多数时候保持镇定,即使议员嘲讽他对未能保护用户隐私道歉、并保证会做得更好,他的表现也消除了投资者的疑虑。
Facebook的信息泄露,让美国民众一夜恍悟,亚马逊,Facebook或是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已经可以“只手遮天”。
在第一轮听证会上,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Chuck Grassley就在开幕辞中表示:
科技界有义务回应人们对数据隐私和安全日益增长的广泛担忧,还应该重建公众的信任。现状已然行之无效。此外,国会必须决定是否需要提高隐私标准以及具体的执行措施,以确保使用科技产品的数十亿消费者获取信息透明度和理解程度。
有人说,扎克伯格仅是一个代表,来此“受审”的乃是整个科技行业。
《财经》杂志日前也刊文指出,
在商业模式上,无论是谷歌、Facebook,还是百度、今日头条、腾讯广点通、微信广告,均是追踪用户数据进行“精准营销”,这一商业模式令数据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金矿。
在这种商业模式下,如何去保护用户个人隐私不被滥用,成为行业一个亟待监管的问题。这场听证会,关乎着互联网行业游戏规则会否改变。
据华尔街见闻,芝加哥大学商学院the Stigler Center博客日前刊发文章《什么让科技平台如此强大?》,提到美国科技巨头的三种权力:守门人的权力,杠杆式放大的权力,以及信息挖掘的权力。
文章分析称:
守门人的权力(gatekeeper power)
守门人或是把关人(gatekeeper)是一个传播学概念,其含义在于守门人可以筛选信息,包括新闻媒体为受众筛选、编辑消息,或是企业决定商品是否能进入市场等。
美国有55%的购物搜索在亚马逊平台上进行,Alphabet和Facebook占有73%的美国线上广告,以及83%的增长,而苹果和Alphabet垄断了全世界99%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这种对基础设施的掌握,让这些科技巨头成为所有人唯一的选择。
杠杆式放大的权力(leveraging)
不仅是金融市场存在加杠杆,科技巨头有加杠杆的本领。
如前所述,守门人赋予巨头们筛选信息的能力,而经过杠杆式的放大,科技巨头把自己的权力,从基于线上基础设施,放大到所有市场。
举个例子,如果亚马逊自营的产品,和其他在亚马逊销售的产品构成竞争关系,那么亚马逊可以优先呈现自家的产品,让竞品在自己的平台上排序靠后。
信息挖掘(Information exploitation)
互联网巨头的垄断地位和用户基础,为其提供了海量数据。今天的你在哪个页面停留了多久,光标指向哪里,或是购物车里的商品待了多久,你去看了它几次——只要愿意,巨头们都能知道。
只要互联网巨头们愿意,它们还能把第三方网站和其他APP的数据也都搜集起来——谷歌替你记住特定网站的密码时,可能也可以搜集你在这一网站上的行为数据。
数据就是金钱,Facebook的泄密丑闻,扎克伯格不得不出门,都是因为这一项信息挖掘权力的滥用。当然Facebook在这一次的事件中未见得有主动的为恶,但消极的管理不力无疑存在。
在第一轮听证会上,有这样一段有趣的对话。
▲视频来源:观察者网
参议员Dan Sullivan:扎克伯格先生,你和你的朋友们从大学宿舍一路走到现在,成为全球互联网巨头,这些故事只会在美国实现。对吧?
扎克伯格(试图打断):呃……先生……大部分是的。
参议员Dan Sullivan:这件事儿,你在中国不可能做到,对吧?
扎克伯格(耿直回答):大多数这样的故事都发生在美国,但是在中国也有非常强的互联网企业。
参议员Dan Sullivan(尴尬接话):面对这个问题,你只要回答“是的”就好。拜托,我是在帮你!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是的”。
(全场爆笑)
Facebook数据泄露丑闻能否成为个人信息安全的转折点,扎克伯格又愿意从中汲取多少教训,目前尚难做出定论。但这件事无疑向那些“非常强的互联网企业”,和“供养”着它们却时不时被大数据“杀熟”的中国网民传达一个重要信息:
没有隐私保护,一切无从谈起。在个人信息保护上不思进取、企图钻空子的企业,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CNN、华尔街见闻、《财经》杂志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