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认监委、环保部发布《关于2017年机动车检验机构专项监督检查结果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在全国范围内联合组织开展了机动车检验机构专项监督检查工作,2017年,共计对200家机动车检验机构进行了现场监督检查。查看《通报》结果,在被检查的200家机动车检验机构中,有多达106家不合格。这个现象折射出多年来机动车年检的混乱,也因此,《通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厅(局)及时对存在问题的机动车检验机构进行严格处理,并在今后继续加大机动车检验机构的监管力度。
♦ 106家检测机构不合格
2017年9月,国家认监委和环保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2017年度机动车检验机构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随后,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联合组织开展了机动车检验机构的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此次共检查200家机动车检测机构,在被检查的检测机构中,北京和重庆各有3家检测机构一次通过,其他各地的88家机构存在部分安检、环检设备使用管理不规范,安检设备校准不规范,个别原始记录和检验检测报告不规范等问题,经过自行整改后最终通过检查。除此之外,还有106家检测机构被认定为不合格,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环检报告无CMA标识、安检检测过程不规范、原始记录缺乏溯源性等。
在106家不合格的检测机构中,大多数存在2项以上的问题,多家检测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高达4项,比如,上海金洙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存在仪器设备能力不符合要求;检验检测过程不规范;内部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检验检测报告签发不规范等。
某环保部门相关人士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检测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也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 造假手段形形色色
检测机构的不规范最终带来的是检测造假的肆意横生。《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了一位曾经的“黄牛”,他向记者细数了十几种造假方法,这些造假方法都与检测机构不规范管理有着密切关系。不规范管理检测不仅让“黄牛”有空子可钻,甚至发展到检测人员和“黄牛”内外勾结共同造假的地步。
在检测机构的尾气造假行为中,于尾气管中塞入涂覆三元催化剂的钢丝球是较为普遍的做法。这种造假手段很容易识别出来,只要检测人员稍加注意就能让造假手段露出马脚,但检测人员责任心不强让很多造假车辆蒙混过关。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常见的造假方法,如在尾气管上打孔,让机动车尾气在打孔处泄漏出去;租用三元催化器替换不合格车辆应付检测,检测完之后再归还;套牌检测等。这些造假手段都很容易识别,但有些检测人员视而不见。如在套牌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只要打开前机盖认真核验发动机,就能让造假行为暴露无遗,造假人员就是利用了年检时检测员不认真查验发动机识别码的漏洞而最终造假成功。
与车主造假、检测人员的疏忽大意或视而不见不同的是,不少检测人员为了谋求利益主动参与造假。如该“黄牛”告诉记者的往排气管中灌氧气,在氧气与高温尾气混合的情况下降低尾气管中污染物浓度的方法,没有检测机构工作人员的配合就无法实现,原因是灌氧气需要人为操作。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造假方法,如改变火花塞点火时间,更换喷油嘴减少喷油;对不合格机动车添加辛烷值增进剂,从而提高燃烧温度;在车辆还剩少许油的情况下大量添加乙醇,提高燃烧效能同时改变尾气成份;调节发动机电控线路的电阻,从而临时改变发动机喷射工况等。从表面上看,这些造假方法比较隐蔽,但在检测过程中也并非无法发现,因为这些造假手段会造成检测数据异常,检测人员只要稍微比对检测数据就能发现造假现象。
以上检测造假行为多是暗地操作,即便检测机构内部人员配合也不敢公开造假。但在监管不力的情况下,有些检测机构开始“顶风作案”,造假已经变成光天化日下的行为。如让合格车辆与不合格车辆同时上线并排检测,检测人员故意把尾气检测采样管交叉插入,让不合格车辆蒙混过关;检测人员在检测设备上安装遥控装置,通过控制检测设备的转速,让不合格车辆轻松通过检测;检测人员通过踩油门的快慢动作,设法避开尾气排放峰值,尾气检测采样管也就不能捕捉车辆排放的真实情况等。
事实上,机动车检测造假已是普遍现象,也正是因为检测机构的不规范,导致大量排放不达标车辆堂而皇之出现在道路上,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机动车减排的效果。
♦ 环保部门重拳出击
“机动车年检混乱已有很多年,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很多,检测机构太多是主要原因之一。”南京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机动车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国栋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
张国栋给记者列了几个数字,2016年,南京共有约45条检测线,上线检测车辆约为68万辆,按照每辆车60元检测收费标准计算,平均每条检测线每年收入约91万元。“每条检测线的投资金额不菲,算上员工工资、经营管理费用和折旧费用,不少检测线入不敷出。尤其是位置较偏的检测线,车辆不会主动去那里检测,经营更惨淡,为了增加营业收入,有些检测线主动参与造假,吸引那些难以达标的车辆前来年检。”张国栋说。
目前,我国各地的车辆年检收费标准有所不同,不同车辆年检费用也有差别。为了和竞争对手抢业务,有些检测机构采取降价措施来吸引客户,这种恶性竞争导致造假行为的猖獗。
张国栋说:“如果检测机构数量减少,相应的收入就会提高,检测机构就会考虑参与造假的风险。”
对于此次106家不合格的检测机构,《通报》建议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第42条、43条要求处理,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整改,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某环保部门相关人士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全国5000多家检测机构都与环保部门进行了联网,检测过程实时监控并上传,明目张胆的检测造假已经有所收敛。但联网监控不能杜绝所有的造假行为,环保部门将加大现场检查力度,此次检查了200家,后续将有更多的检测机构被列入检查日程,发现问题将严肃查处。
♦ 严惩才能止住造假势头
针对106家不合格的检测机构,《关于2017年机动车检验机构专项监督检查结果的通报》建议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第42条、43条要求处理。笔者查询了一下,这两条规定的处罚金额分别为1万元以下和3万元以下,这样的处罚力度显然不足以制止造假行为。笔者以为,必须严惩才能扭转目前检测机构不规范的现象。
笔者在南京调查时曾了解到,南京上线检测的车辆约为68万辆,一次性过检不合格率为7%,比事实上的15%少了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5.44万辆车有可能通过年检造假蒙混过关。笔者还了解到,蒙混过关的车需要花费约200元~500元,按照300元/辆计算,大约1632万元成为灰色收入。南京共有45条检测线,如果平均一下,每条线的灰色收入约为36.3万元。
36万元的灰色收入与3万元的处罚相比,收益与风险显然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在利益的诱惑下,有些检测线和工作人员当然愿意冒风险,即便被查到,缴纳处罚金后,还有丰厚的利润。何况,各地环保部门囿于人手不足等原因,不可能每条检测线都去现场督查。这种情况也助长了造假的气焰。
事实上,参与造假的人都会算账,如果处罚金额超过收益,他们就会掂量参与造假的可行性。笔者在调查过程中也了解到,这样的处罚力度对他们形成不了震慑力,甚至为他们所嘲笑。
年检造假已是多年难以治理的顽疾,为了解决年检造假问题,各地检测机构都已联网,检测过程和结果实时上传。即便如此,还是难以防范众多的造假行为。没有检测线上的工作人员配合环保部门的监管,造假仍将大量存在,只是更加隐蔽而已。
另外,各地环保部门需要监管的领域很多,不可能专盯着机动车年检。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建议,对于被抓到的造假机构必须给予严惩,这样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