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很强针对性,且力度空前的税收扶持政策。“营改增”试点改革的全面推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等税制改革和税收优惠政策在减轻市场主体税收负担,鼓励投资和创新创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减税降费的具体要求,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新一轮深化增值税改革的三条措施。此轮增值税改革是在过去五年“营改增”改革已累计减税2.1万亿元的基础上推出的新一轮减税措施,对于进一步完善税制,减轻企业税负,支持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低迷状态,这其中有外需下降等周期性因素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的要素禀赋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过去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难以持续。
在人口红利逐步下降的情况下,只有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经济增长动能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换为创新驱动才能超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其中,减轻市场主体的税负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扶持小微企业和鼓励关键行业的投资是三个关键环节。此轮增值税改革正是针对上述三个环节采取的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措施。
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是按照税率档次简化的改革方向实施的普遍减税措施。增值税税负的下降还会带来以增值税为税基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税费负担的同步下降。
增值税是我国的第一大税种,2017年国内增值税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比重接近40%,而制造业增值税在国内增值税中占有较高比重。因此,在我国目前的税制结构下,增值税税率的下降减税效应显著,对扶持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增值税作为间接税,税率下降有三个方面的效应:一是减少企业在经营中垫支税款的数量;二是国内增值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减少如果导致最终消费品含税价格的下降则会通过扩大消费带来销售额和企业设备利用率的提高;三是含税价格下降幅度低于减税幅度的部分可以转化为企业利润,提高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
小微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力军,在创新创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扶持小微企业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国近年来通过“放管服”改革和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加大了扶持小微企业的力度。此轮增值税改革统一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将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由50万元和80万元上调至500万元,并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上述措施大幅提高了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使更多的小微企业可以选择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享受按3%征收率计税的优惠。
增值税的实质是对最终消费征税,在理论上企业只是垫支了增值税款。但在经营过程中,如果企业在某一时期进行了大规模固定资产更新,或者面临销售困难时会出现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的情况,这部分税款的金额较大或留抵的时间较长会占用企业的现金流,带来较大的资金成本。这一问题在前期研发投入大和固定资产投资大的高科技企业和重资产企业尤为突出。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企业垫支的部分增值税款实行年度退税来减轻企业的负担。
在我国,由于增值税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实施全面的留抵退税制度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如不同区域之间的利益协调,较大规模的留抵退税对地方财政运行的冲击以及增值税抵扣链条不健全带来的税收征管成本和风险等。
但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针对具有较大外部效应和带动作用的特定行业实施留抵退税,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大意义。此前,我国已对集成电路企业,大型客机、大型客机发动机研制项目等实行了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此轮增值税改革选择了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电网企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进一步扩大了适用增值税留抵退税的行业,这是完善增值税制度的重要举措,将有力地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轮增值税改革的三项措施全年将减税超过4000亿元。增值税税负的大幅度下降不仅是减税降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从整体税制改革的角度来看,未来随着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等直接税改革的推进,增值税比重的下降和直接税比重的逐步提高意味着税收负担的分配将更为合理,对于促进税制结构的优化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