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去年开发支出仅11万 通裕重工涉无人机4年仍在调整产品结构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4-10 23:09

    通裕重工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无人机业务报告期内的开发支出为11.28万元。通裕重工近几年的定期报告显示,公司过往对无人机业务的开发支出甚微。2016年,公司针对无人机业务的开发支出为102.95万元;2015年,公司投入110.24万元。在之前的年度报告中,通裕重工的开发支出项目下,并没有无人机一项。过去3年,公司对无人机的研发累计投入金额也只有224.47万元。

    每经记者 曾剑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图片来源:摄图网

    “遥想当年就是公司的一则无人机合作公告买了公司股票,五年了,公司年报里还是在公告里再也没有这则消息的后续。公司无人机项目是终止了,还是有计划地推进呢?请正面回答!”在通裕重工(300185,SZ)2017年年报发布后,一位公司投资者通过互动平台留下了这段问询。

    事实上,有不少投资者都在关注通裕重工无人机业务的进展。从当初高调宣布涉足无人机,到后来对相关情况甚少提及,具体原因为何? 

    一年开发支出仅10余万

    通裕重工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无人机业务报告期内的开发支出为11.28万元。2017年上半年,公司此类业务的开发支出为8.14万元。也就是说,公司2017年下半年针对无人机的开发支出仅有3.14万元。实在难以想象:这样一笔相对微薄的费用,可以支撑公司进行怎样的研究?

    通裕重工近几年的定期报告显示,公司过往对无人机业务的开发支出甚微。2016年,公司针对无人机业务的开发支出为102.95万元;2015年,公司投入110.24万元。在之前的年度报告中,通裕重工的开发支出项目下,并没有无人机一项。过去3年,公司对无人机的研发累计投入金额也只有224.47万元。

    回顾历史,通裕重工涉足无人机原有相应谋划。

    2013年12月2日,通裕重工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常州海杰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杰冶金)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七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子第二十七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电子第二十七所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无人机系统研发中心依托单位,是我国无人机信息系统的主要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单位之一。海杰冶金将与之在无人机研发制造、有人机及无人机系统应用等领域展开项目合作,争取3~5年内达到一定的规模。

    在2013年年报中,通裕重工称已经完成3架样机的制造及成功试飞,多家国内外用户已前来洽谈合作事宜,今后有望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在2014年年报中,公司披露称海杰冶金正在加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无人机及核电产品等领域已具备了转型升级的基础条件,已经完成了首台无人机供货。

    但之后,除了披露前述开发支出外,在通裕重工年报中再也找不到关于公司无人机业务进展的具体信息。互动平台上,时而有投资者问询公司无人机业务的进展。今年3月,公司曾回复“尚未有最新进展”。4月2日,公司称,“一直在努力调整公司的产品结构,相关工作正在推进”。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通裕重工针对无人机开发小成本的投资,也未能开花结果。作为公司此类业务主要载体,海杰冶金近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4~2017年,海杰冶金净利润分别亏损57.96万元、697.69万元、1847.17万元和1370.54万元。这里面,除原有业务冶金设备及备件乏力外,海杰冶金无人机业务显然也没能发力。

    4月10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致电通裕重工证券事务代表李振。李振表示,一切以公司年报披露的信息为准。海杰冶金公开的多个电话一直处于占线中。 

    “无人机”概念曾是光环

    需要指出的是,通裕重工当初介入无人机的时机十分“恰好”。2013年下半年,在我国利剑隐身无人攻击机成功首飞等因素刺激下,A股无人机概念股洪都航空(600316,SH)、山东矿机(002526,SZ)等趁势大涨。颇为应景地沾边无人机,也给通裕重工带来了无人机概念股的光环。2013年12月2日~5日,公司股价4个交易日中有3个交易日涨停,累计涨幅达39.20%。

    之后,每当通裕重工无人机业务取得进展消息曝光,大多会在市场中荡起涟漪。2014年8月14日收盘后,通裕重工公告称,海杰冶金与常州市源程特色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签署了总价18万元的《无人机供货合同》,此合同为海杰冶金首台无人机产品订单。上市公司宣称该合同标志着其无人机产品正式进入市场。

    虽然该合同总价不足20万元,但市场对此依旧买账。2014年8月15日,通裕重工直接以涨停开盘,可惜的是后劲不足盘中涨停板被打开,最终涨幅为5.7%。

    此后,虽然通裕重工无人机业务开展愈发“低调”,但每当A股市场无人机概念风潮吹起,多数情况下,公司概念股的身份总会被提及。

    通裕重工涉足无人机,也一度为券商所看好。2016年,银河证券曾发布多份研究报告,称通裕重工无人机/通航业务打开了成长空间。但自2017年以来,鲜少有研报提及公司无人机情况。

    或许通裕重工对无人机的激情也已退潮。正如通裕重工2016年11月21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无人机是市场空间巨大的行业,也是公司积极拓展的领域,但无人机业务目前主要是对技术和运营模式的探索。

    相关链接多家上市公司跨界做无人机 整体贡献仍微乎其微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去年海外并购交易量下降近五成 房企出海趋于理性

    下一篇

    丝路视觉增收不增利 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