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视角 | 三家专业机构推演“人才战”:北京、上海入局后……

    城市进化论 2018-03-27 20:04

    自去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已掀起了一波波“城市人才战”,而近一周时间内,战况不断升级,甚至在争夺人才上一向保持着“高冷”姿态的北京、上海,也相继入局。对此,猎聘创始人兼CEO戴科彬表示,以往,一些一线城市由于实行了多年的严控人口政策、较高的落户门槛等因素,导致一些人才离开;而“新一线城市”已启动了一轮甚至多轮抢人大战,提供优惠的落户、购房等政策,甚至不惜贴钱来吸引人才。在此情况下,一线城市就需要补给更多的优质人才,才能给自己持续续航,也更能符合他们国际化的定位。

    每经编辑 李晃    

    文字|李晃 来源|城市进化论(ID:urban_evolution)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的春天,国内城市正纷纷规划它的未来大计。

    简言之,就是抢人,谁有人才,谁就有未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时代,“人之贵”愈发凸显。然而,当人口结构不断变化,人口红利逐步消退,人才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瓶颈。

    图片出处:摄图网

    自去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已掀起了一波波“城市人才战”,而彼时的战场主要集中于二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而以成都、杭州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在此战争中表现不俗。而近一周时间内,战况不断升级,甚至在争夺人才上一向保持着“高冷”姿态的北京、上海,也相继入局,使得这场战事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新一轮的“城市人才战”将走向何方?

    作为时常用客观数据呈现最新战况的第三方机构,在他们眼中,谁将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今天,城叔邀请到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高翔、猎聘创始人兼CEO戴科彬与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王一新,来为我们推演新一轮“人才大战”的未来走势。

    一线城市的“反击”

    就在昨日,上海开了一个“特别的会”。

    为什么说这场会特别?城叔发现,这是上海继2010年后,首次召开的全市性“人才工作会议”。在此次人才工作大会上,上海正式对外公布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提出要在“人才高地”基础上筑起“人才高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事实上,就在上海召开人才工作大会的前几天,北京市也刚出台了《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对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金融、体育、教育卫生、高技能等7类人才的引进加大力度。

    在大家以往的印象里,诸如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长期以来对人口是严控的,特别是“户籍”和“房价”两座大山,是横在诸多外来人口面前的两大鸿沟。那么,是什么让上海、北京放下矜持,开始加入这场“城市人才争夺的反击战”呢?

    在戴科彬看来,城市的发展说到底要靠人才,而人才也总在追逐更好的发展机会。以往,一些一线城市由于实行了多年的严控人口政策、高企的房价、较高的落户门槛等因素,导致一些人才离开;与此同时,一些“新一线城市”已启动了一轮甚至多轮抢人大战,提供优惠的落户、购房等政策,甚至不惜贴钱来吸引人才。在此情况下,一线城市就需要补给更多的优质人才,才能给自己持续续航,也更能符合他们国际化的定位。

    在此问题上,王一新有着类似的看法,她表示,争夺人才与城市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仍存在不平衡,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人才扎堆聚集,抢人是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此外,在环境变差、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下,逃离北上广的声音更不绝于耳。此时,能够给予人才更大的发展空间的城市,势必会吸引人才的目光。

    然而,对于北京、上海的相继入局,王高翔有着不同的思考,他表示,城市的“人才争夺战”与城市的定位、发展目标和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是新时代下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的能级差异与定位差异对于政策的制定及实施都具有很强城市特点。应该说,定位于“全球城市”的北京与上海,过去的人才认定标准更为苛刻,配套的优惠政策也更为优厚,是在保证“严控人口”大背景与大原则下,体现了对更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政策倾斜。

    “战况”日益激烈

    在杭州,龙翔桥地铁站出口的一处电子广告牌上,“成都·许你一个美好的未来”等字样格外引人瞩目。

    近年来,随着“新一线城市”崛起,其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正逐日上升。

    自去年毕业季开始,15个“新一线城市”,包括成都、杭州、南京、武汉、西安等地,纷纷加入到人才争夺战中,且开出的条件一个比一个优厚。而这一场“人才进击战”显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根据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2018年春季白领跳槽指数调研报告》显示,在一项“跳槽更倾向的城市类型”中,有33.2%的白领选择新一线城市,首次成为白领最偏爱的跳槽城市类型。

    数据来源:智联招聘

    在王高翔看来,“新一线城市”在争夺人才上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他认为,“从近年来对产业的观察来看,成都、杭州、武汉等城市产业经济发展迅速,对人才的吸引力也随着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完善而快速提高。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优化和市场需求的逐步打开,这些城市未来以其快速发展的经济活力、良好的配套政策以及优异的生态环境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随着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的入局,这场人才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政府和企业都要拿出更好的政策、待遇和更多的诚意才能吸引优质人才。这些‘新一线城市’有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优势,大多也都是历史名城和省会,本身也具有吸引人才的优势,它们甚至一再升级自己的人才引进新政,这些政策会加大人才对它们的好感度。”戴科彬坦言。

    城与人的共赢

    事实上,当我们跳出城市的宏观视角,回归到人的微观视角时,对于每一个普通的人来说,“城市人才战”会产生何种影响?

    在戴科彬眼中,城市相继出台政策抢人,这对人才或城市而言无疑都是双赢,这说明人才值钱了,无论什么样规模的城市,总有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

    正如他所言,“人是活的,机会也是流动的,职场人可选择在大城市积累了相关的工作经验,再去中小城市发展。大城市带给人的职业训练、眼界和资源都会在中小城市成为优势和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王高翔表示,在新一线城市领跑、更多城市跟进的“人才新战”的大背景下,现阶段可以说是我国人才的黄金时期。随着“新一线城市”及二线城市的崛起和配套逐步完善,求职者也可以完全摒弃以往“非北上广不去”的旧理念,有了更多种可能性。

    而王一新看来,没有一个一概而论的择业标准,在选择城市上,我们要理性面对,对自身技能加以全面、客观地分析,判断自己是否符合城市需求。同时,也需要与自身客观情况相结合。

    最后,城叔啰嗦一句:对求职者而言,不必过分纠结于选择哪一类城市,应更关注自身能力与技能的提升,正如那句很老套的话,“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只有自己掌握了主动权,才会成为这场“城市人才战”背后的真正赢家。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快递暂行条例》5月1日起施行:快递企业出售、泄露用户信息严重的 可吊销营业许可证

    下一篇

    建设银行:2017年净利润2423亿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