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表明,最让北美观众感兴趣的中国电影类型是动作片、战争片,然后依次是喜剧片、魔幻片、惊悚片、爱情片、科幻片,功夫片居然垫底。
北美观众最爱看什么类型的中国电影?想想最著名的成龙、李连杰,想必应该是功夫片吧。然而,最新的一项调研发现,功夫片的影响力在连续几年占据榜首后,于2017年大幅下滑。数据表明,最让北美观众感兴趣的中国电影类型是动作片、战争片,然后依次是喜剧片、魔幻片、惊悚片、爱情片、科幻片,功夫片居然垫底。
3月16日,由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AICCC)主办的“2017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北美地区)——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传播”数据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调研主要针对美国和加拿大,自2011年启动以来,已连续开展7届。
本次调研历时6个月,发放1600份问卷,回收1520份,重点要探讨的是两个问题:一、中国电影在北美地区的传播状况如何?二、中国电影对塑造国家形象有着怎样的作用?
功夫电影以表现中华武术为特征,是传播最广、知名度最高的中国类型片之一,被称为“华人对世界电影的最大贡献”,为何会排名倒数第一?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分析道:一方面,功夫电影诞生较晚,生产规模有限,其影响力还难以与其他成熟的类型片抗衡,虽然拥有一部分海外拥趸,但大众普及度并不高;另一方面,近年来功夫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回落,具有海外影响力的知名演员出现断层,因此对观众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不可否认的是,功夫片的演员、武术指导正广泛地参与到其他类型影片,如动作片、魔幻片、科幻片的制作中去,使功夫元素在更多电影中发扬光大。这或许是动作片在此项得分中排名居首的原因之一,狭义的功夫片被更广义的动作片代替了。”
黄会林介绍,调研发现,在过去的3年里,有79.1%的受访者看过中国电影,43.3%看过5部以上中国电影,看过15部以上的也有10.5%。可见近年来,北美观众对中国电影有着比较普遍的接触,部分观众达到了一定的观影频率。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受访者每年观看的所有电影中,中国电影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有60.9%的受访者,看过的电影中一半以上是好莱坞电影。”黄会林说,“这一方面印证了北美电影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好莱坞电影的强势辐射,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中国电影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调研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不同年龄、族裔的受访者对中国电影有着明显不同的看法和选择。在年龄方面,18~44岁年龄段的中青年是中国电影的主力观众,其中又以25~34岁的青年最为突出,观片量明显多于其他年龄段观众;在族裔方面,非裔、华裔人群对中国电影的认可度最高。
华裔与中国文化有着深厚联系,更爱看中国电影可以理解,那非裔如何解释?
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生、调研项目执行人孙子荀说:“我们与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教授有过交流,他们认为,北美非裔人群自身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相似之处,后续的电影生产又加强了这种关系。非裔有街头文化、嘻哈文化,天然地对中国功夫非常欢迎和认同。与此同时,市场也对此有反映,比如,成龙在美国最受欢迎的系列电影《尖峰时刻》,就选了一位非裔男星与他搭档。”
电影作为一种开放的符号系统,无论是其人物、故事、造型,还是画面中所蕴含的现实状况、生活细节等,都有意无意地向公众传递着一个国家的形象。而且,数据表明,电影已经是受访者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介。
黄会林说:“受访者通过电影获取中国信息的频率越高,对中国社会、文化、政治、国民的了解越深。3年内看过15部以上中国电影的受访者,对中国国家形象(经济、安全、文化、政治、国民)的评价,显著高于其他人。这证明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在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