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和佳股份总裁郝镇熙接受每经专访:医疗人工智能等待政策完善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3-14 13:20

    “目前国内医疗人工智能在研产品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国家相关制度存在一定滞后现象,未对人工智能产品订立评审、监管制度,相关产品标准也未明晰。”郝镇熙提到,医疗人工智能等待政策完善。

    每经编辑 方京玉    

    和佳股份总裁郝镇熙 (受访者供图)

    每经记者 方京玉 每经编辑 赵桥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深入医疗领域,互联网医疗发展进入了诊疗服务阶段。然而,面对分级诊疗中基层医疗资源匮乏现状,互联网带来的模式创新并未从根源上解决医疗资源难题,尤其是医生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随着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的突破,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而“超人类大脑”对于医学技术的辅助作用,有望未来在医疗领域得到充分发掘。

    日前,和佳股份(300273,SZ)总裁郝镇熙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医疗人工智能诊断是医疗器械领域一大创新方向。“目前国内医疗人工智能在研产品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国家相关制度存在一定滞后现象,未对人工智能产品订立评审、监管制度,相关产品标准也未明晰。”郝镇熙提到,医疗人工智能等待政策完善。

    人工智能助力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和佳股份目前非常看好人工智能诊断领域的未来前景,和佳股份也于两年前投资了一家人工智能企业,研发相关产品。”郝镇熙告诉记者。

    在郝镇熙看来,结合我国近年来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优势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成为大方向,而人工智能成为医生辅助诊断工具,一定程度上解决优质医疗资源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同时也可降低医生误诊率。

    据了解,在医改“分级诊疗”背景下,如何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建立医疗质量控制长效机制成为医改推进的重要工作之一。

    郝镇熙认为,人工智能对于医疗的介入能够有效解决医疗资源不均问题。“分级诊疗提出大病不出县,但是目前基层缺少医生,特别是有水平的医生。据我们了解,目前基层医生普遍存在水平不高、经验不足等问题,有了人工智能这个‘超人类大脑’的介入,对于医生诊断水平的提升起到很大作用。”郝镇熙表示。

    记者注意到,对于医生而言,人工智能就是一个“超人类大脑”,它可以学习平常医生穷极一生都无法学习到的经验、文献、案例、医学影像等知识,还可以快速提取这些数据、基于证据匹配出最为精准的治疗方案,告诉医生想要知道的一切。

    郝镇熙介绍,医疗人工智能基于数学建模、大数据处理两大技术,而目前和佳股份投资开发的甲状腺良恶性诊断产品,实验证明准确率远超医生诊断。“人工智能作为诊断辅助工具,可以有效降低医生误诊率,可以让医生集中精力解决大问题。”郝镇熙说。

    配套政策待完善

    事实上,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领域的结合,已走过了为时不短的“磨合期”,放眼现在的医疗领域,尝鲜者甚众。除数家传统医疗上市公司正在加紧研发相关产品外,BAT企业也陆续开启了相关布局。

    根据IDC咨询预测数据,2017年医疗人工智能诊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83亿元,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58.75亿元,20172022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0.1%

    郝镇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在医疗器械领域,人工智能产品开发面临制度滞后问题,“根据国家政策走向,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医疗人工智能是非常重视的。但是相关制度仍然存在滞后问题,并未对这类新生事物作出一个明确的划定,例如审评标准等,到底产品算不算是医疗器械,售卖合不合法,按照哪一项去申报,以及盈利模式是什么等问题,都有待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才能判定。”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政策等多因素利好 分散式风电或迎发展风口

    下一篇

    中国已进入富足国家行列?统计局回应:要有清醒认识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