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吴金希:高质量发展关键靠创新 新经济将引领未来30年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3-09 00:36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李晃 每经编辑 赵桥    

    吴金希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李晃 每经编辑 赵桥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工作报告将2018年的GDP增长目标调至6.5%,并给出了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策”。发展壮大新动能、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继续破除无效供给……这些措施都指明高质量发展要从“新”出发。

    惟有改革者进,惟有创新者强。奋进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改革释放新活力,创新点燃新引擎。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面临不少挑战。我们又该怎样看待和应对?近日,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吴金希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时给出了不少良方。

    谈主要挑战:市场经济体系仍待完善

    NBD: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您如何理解经济发展阶段的这一转变?

    吴金希:在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速达8%以上,如此长周期、高速度发展,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从没有过的。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达到近9000美元,总量为世界第二,成就举世瞩目。

    过去的发展重速度,产生了不少问题。例如,竞争性招商引资和投资泡沫、重复建设、低端产能严重过剩、金融和房地产泡沫、重GDP轻环保等。而当前,人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全面小康指日可待。因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生活、高质量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都是我们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NBD:推进高质量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吴金希:高质量发展,要讲究法制、科学、和谐、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我认为目前主要挑战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仍有若干缺陷,表现为市场机制、法制环境、创新氛围等仍有不足。

    在刚刚结束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提出来要深化党政机构改革,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大好事,是改革的牛鼻子、深水区。必须将过高的行政成本降下来,给市场和企业以活力。

    NBD:推进高质量发展,要抓住哪些关键问题?

    吴金希:过去经济高速发展,未来要高质量发展;过去依赖投资、出口拉动,未来主要依靠国内高端市场引领;过去主要靠技术引进、学习,未来要靠自主创新。新经济、新动能将引领未来30年发展。

    推进高质量发展,要抓住以下关键点:第一,提升标准体系,要尽快大幅度、大范围提升中国制造和服务的国家标准水平;第二,要让发明者发财,要保护知识产权;第三,中国即将真正进入品牌竞争新时代,品牌代表高附加价值和优势产业体系;第四,要着力打造现代创新体系,它是现代经济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其中,法制建设、自由环境、企业家精神、创新文化等是现代创新体系的主要支撑。

    NBD:中国从低收入阶段迈入中等收入阶段,与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密不可分。下一步,中国将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转变,您认为这个过程中要抓哪些重点?有哪些方向和路径?

    吴金希:在未来5年内,中国肯定能跳出“中等收入陷阱”。许多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表明,新旧动能必须转换,过去的经验不再起作用,经济发展起步阶段依赖投资、出口拉动的动能会逐渐耗竭,未来应更多通过创新驱动引领高水平发展。例如,日本、韩国等都已跳出“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创新引领发展阶段;而东南亚、中东、东欧的一些国家则是反例。

    然而,创新不能只停留在口号层面,缺乏完善的现代创新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最终会变成一句空话。如何打造现代化创新体系?我认为有几个关键支撑,即公平市场竞争、保护企业家精神、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整个社会的活力、降低营商成本、提升双创的氛围、开展产学研合作、发展军民融合等,缺一不可。

    谈速度与质量:更加注重平衡发展

    NBD:2018年,多地都下调了GDP增长目标,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过程中,您认为应如何看待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吴金希:新时代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要更加注重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平衡。当前,中国GDP总量已经很大,例如广东、江苏等省份,再片面追求7%以上的GDP增速会使得各方发展要素失调。

    未来,像北京、上海这样的核心城市,要减量发展,更强调经济发展的“质”。当然,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客观存在,面临的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对于西部经济基础较差的区域而言,要因地制宜地平衡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NBD:最近,以成都为代表的西部城市也重点提出“高质量发展”,您如何看待?

    吴金希:在我看来,成都作为成渝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发展空间无限,其区位优势一点也不比东部沿海城市差。

    当前,川渝地区中欧货运列车通道、南向从广西北部湾出海口的铁路通道均已打通,高铁网络也正加紧建设;高速公路网络也在加大升级力度。同时,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也已经成为亚洲航空运输业的一个大枢纽。这些条件使得成都在基础条件方面已具备沿海地区的一些优势。未来,在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成都可以实现弯道超车,实现比沿海地区更快、更高质量的增长。

    这也意味着,成都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内陆城市,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深化,成都应走在全球化的前列,摒弃过去过度依赖沿海地区发展的保守思维,着眼于最高标准,走国际一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真正成为和北上广深并列的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一极”。从这个角度讲,成都提出“高质量发展”,适应了时代发展潮流。那么,成都应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其次,要坚定走自主创新、自我发展之路。寄望东部产业集群全部转移到西部不现实,要走一条有特色的区域成功之路。过去成都在电子信息、软件和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值得其他城市借鉴,而且,成都过去本来就是我国航空、机械、电子、核工业发展的重镇。再次,要与重庆形成“1+1>2”的协同效应,错位发展,共生共赢。要着眼于打造影响世界的“成渝经济走廊”。

    NBD:此次全国两会,代表们建议,以成都为起点加快规划启动“一带一路”建设向西向南开放的战略通道。代表们希望能够尽快启动成都建设国家门户枢纽城市战略研究,并将向西向南开放战略通道的有关铁路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评估。对此您怎么看?

    吴金希:一般而言,铁路的枢纽必然就是经济的枢纽,航空运输还不能与铁路运输相比。成都在未雨绸缪,这具有前瞻性。

    成都过去受困于自然条件,铁路公路发展滞后,“成都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提法非常有远见。只有铁路打通才能实现物流大流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对四川及西南至关重要。

    在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方面,中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建设”是一张现代中国的名片,“又好又快又便宜”已经得到世界公认。成都要抓住我国基础设施能力大提升的机遇,尽快提升干线、快速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网络水平打造门户枢纽城市。

    目前,对国家而言,至关重要的几条物流通道已经初露端倪,包括成都-昆明-缅甸物流通道;重庆-成都-兰州-乌鲁木齐-欧洲通道;成都-重庆-贵阳-广西钦州-海上丝绸之路等。

    谈实施路径:建设创新体系

    NBD: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您看来,在国家整体基调由“求速度”到“求质量”转变的关键时期,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吴金希: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没有现代经济体系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强国。高质量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强国的实现离不开现代化经济体系,它是一种系统性的能力。而在我看来,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在创新体系的活力、市场基础作用和精干、善政、良治的政府等。

    NBD:当前中国经济体系向现代化升级的过程中,“创新”“开放”都被提到了重要位置。在您看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是什么?实现路径是什么?

    吴金希:我认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在于现代化创新体系。当前,中国市场为全球最大,人才为全球最多,这种优势全世界独一无二,这是弥足珍贵的战略性资源,如果将这些资源用以形成自我优化的创新生态体系,中国将无敌于天下。那么,如何用好这些资源?

    首先,在数字经济时代,市场规模、消费者规模是决定性的,网络的价值与网络节点数量的平方成正比。过去20年,汽车、住房占据中国高端、高附加值消费主体,而在未来,数字消费、知识消费、创意消费、精神消费等将成为主要的高端消费,假以时日,网络的规模效应必将促进中国在数字经济方面走在世界前面,甚至形成垄断性优势。相应地,中国也应出现若干个数字之都、创意之都、娱乐之都、休闲之都、文化之都,这些都是各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定位。

    其次,得人才者得天下,不仅国与国之间竞争依靠人才,区域和城市之间竞争也依靠人才,人才的争夺决定了未来30年中国的经济格局。过去30年,北上广深获得了我国最大的人才红利,未来30年谁能享受人才红利?这是各地要深入思考的大问题。当前,以成都、武汉、西安、南京等为代表的区域中心城市已经率先打响人才争夺战,这是一个好的信号。然而,这还远远不够,各大城市要将人才争夺当做战略性任务来抓,要打造吸引人才安家创业的环境和氛围。

    未来,在中西部地区,我们要力争再造5个新深圳,成都有没有可能?美国也不是只有一个硅谷,南加州已经新出现“硅滩”,一点也不亚于硅谷。美国创新产业集群遍地开花,我们怎么可能只有一个深圳?未来就看成都、重庆、武汉、西安这些城市,哪个能抓住机会,我们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校长助理兼商学院院长徐玖平:四川要把承接重大产业转移作为扩大开放突破口

    下一篇

    市长眼中的高质量发展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