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成都、南京、苏州、三亚……多位市长畅谈高质量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3-08 23:15

    又是一年“两会”时。这一年,“高质量发展”是热词。连续一周的采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感受深刻,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命题,解题思路至少有三个关键词:深化“放管服”、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来看看市长们眼中的高质量发展是怎样的。

    每经编辑 吴林静 杨弃非 余蕊均    

    又是一年“两会”时。这一年,“高质量发展”是热词。当新时代的大门开启,所有人都向着这一目标努力奋斗。尤其是城市的直接管理者们,因为只有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才能让人们享受上美好生活。而当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市长徐立毅成为史上首个站上“代表通道”的市长时,“市长”代表、委员这一特殊群体,被给予了极高的期望。

    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用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长蓝绍敏的话来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千条万条。但总有一条路径,适合这座城市。

    连续一周的采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感受深刻,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命题,解题思路至少有三个关键词:深化“放管服”、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市长罗强:

    成都高质量发展“三重奏” 空间布局+产业转型+新经济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杨弃非 每经编辑 陈俊杰

    全国两会期间,有媒体拿印着“撇脱”二字的牌子,请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市长罗强举着照相。这缘于上月底,罗强在作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时,念出方言“撇脱”,意思是要让老百姓、企业办事更方便、简单、快捷。


    “我自己一字一句读完了,最后加了‘撇脱’二字进去,想让报告更接地气。”3月6日,罗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数量和质量间更重质量

    当下,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成都也提出“率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罗强说,成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包括调整空间布局、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以及培育新经济发展新动能。

    当提到“高质量发展”,一个常见的问题即如何平衡发展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在罗强看来,“要有一定数量,才会有质量,但在数量和质量两者之间,更重质量,所以要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罗强给出了三个步骤。首先是空间布局调整,其次是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第三是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他特别强调,当成都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的产业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好、发展可持续的产业”,以这样的路径让产业完成转型升级。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加上新动能的培育,成都有望在一些特色产业上发挥优势。

    事实上,成都经济发展已经显现出高质量的势头。罗强给出了最新的数据,“今年1~2月,成都一般预算公共收入增长15.9%,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加快速度,税收占比超过70%,增幅更高,达到20.2%。这说明一批产业投下去,真是动能在转换,产业动能转换已经见到效果。”

    与此同时,还有一大批新兴企业在成长,一批准独角兽企业被扶持。记者了解到,包括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文化创意等产业,在成都已渐成气候。“这些项目几年后会见到好的效果。”罗强补充说,这些项目将通过科技优势,将生产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的是让老百姓更安逸

    按照“生态投资是政府最优质资产”的理念,当城市经济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应当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

    环保成为罗强去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成都全面打响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相比2013年,成都2017年PM10、PM2.5浓度分别下降40%、42.3%,空气优良天数增加103天、达到235天;森林覆盖率增至39.1%;绿色低碳发展制度体系初步构建……

    同时,罗强一再强调“环境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国外一些发达城市治理雾霾用了几十年,我们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打持久战和攻坚战的准备。”他说。

    “不光是要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我们的环境质量也要有所改善。”罗强说:“最后的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更安逸。”

    在这位市长眼里,成都应该发展成什么样子?“安逸”一词成为他的回答,“成都就是一个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幸福城市。用四川话说,大家都能感觉到这儿的‘安逸’,就好了。”

    成都已将今年定调为“全面落实年”。“目标、方案都有了,下面的关键就是怎样一步步落实、一条条落地,积小胜为大胜。通过发展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罗强说。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长蓝绍敏:

    高质量发展路径千条万条 创新驱动是绕不开的一条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每经编辑 陈俊杰

    3月6日,在江苏代表团开放日现场,“高质量发展”成为高频热词。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南京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备受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长蓝绍敏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路径有千条万条,但创新驱动是绕不开的第一条,是必由之路。”眼下,南京已把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提上日程。

    继2016年成为全国“万亿俱乐部”城市后,去年,南京地区生产总值达11715亿元,居全国第11位,江苏省第2位。但同时,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南京市研发经费GDP计入率为49.7%,低于江苏全省平均水平。

    数据的背后是南京近年来城市发展的焦虑:要带动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更要拉动扬子江城市群、南京都市圈发展活力,而南京创新能力不足已成掣肘。在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下,南京也认识到,创新是出路,更是摆脱城市“平庸化”的关键。

    “南京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领先、率先,只有把创新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才行。”蓝绍敏指出,“当前,最紧迫的是要构建竞争力强的创新生态系统。”

    一系列动作已然展开。《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南京步入2018年的“一号文件”与首个大会均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城市”的建设。根据现有规划,2025年,南京剑指“全球创新型百强城市”。

    而《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作为“一号文件”,更将目光瞄准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创新型企业。据蓝绍敏介绍,南京已确定将在5年内增加对创新政策支持200亿元,其中,“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在国家现有政策基础上,再给予最高10%的普惠奖励。”

    “3个月时间,已有65家新型研究机构正式签约。”蓝绍敏介绍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建设国家级综合性科学中心占重要部分。这也是南京此前关于创新的“121”战略的重中之重。

    蓝绍敏在江苏代表团开放日现场再次提及该规划,并形成建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强调这种综合性科学中心的重要价值,在他看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早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彼此之间没有必然的界限。因此,仅关注“应用型科技成果”已无法满足发展需求。

    蓝绍敏认为,“南京作为科教资源丰富的省会城市,需在科技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而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符合南京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阶段的要求。

    与此同时,他还希望激发域内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他希望南京能够先行先试,通过机制改革,让科技工作者感受到政府对其有“背靠背般的信任”。

    蓝绍敏的期望是,在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项目的布局和创新合作模式、机制创新下,“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探索‘南京样本’。”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市长李亚平:

    实施差别化税收政策 倒逼企业转型发展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每经编辑 陈俊杰  

    作为中国制造业之都,“苏州堵车,全球缺货”。现如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对其带来了更大压力。身为经济强省江苏的“领头羊”,苏州转型升级的需求尤为迫切。

    尽管履新仅半年时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对苏州印象已足够深刻。3月6日,在江苏代表团开放日,苏州成了他解答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令他惊喜的是一组数据——通过建立工业大数据平台,苏州对企业资源的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近几年腾出的土地达到43500亩。

    “对于寸土寸金的苏州来说,这意味着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娄勤俭说道。

    在谈到苏州的高质量发展时,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市长李亚平用的词也是“义无反顾”。原因不言而喻,制造业是苏州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优势存在,实体经济能否实现提档升级,直接决定苏州未来的城市发展。

    具体如何实现高位转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去产能”仅为其一个侧面。据李亚平介绍,苏州已瞄准新的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集群,通过积极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根据规划,到2020年,“苏州将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00家。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产业产值分别达到5000亿元、2000亿元、1000亿元、1000亿元。”

    具体而言,李亚平介绍道,“我们将推进研发为产业、技术为产品的运营模式。”同时, “利用大数据平台,实施差别化税收、资源要素价格政策,倒逼企业转型发展。”

    而作为2017年在全国外贸总额占比高达7.7%的城市,苏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亦将利用外向型经济优势。对李亚平而言,这可以是引进更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平台。他建议,在昆山设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分会场,与上海主会场一起,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江苏代表团开放日的现场发言中,李亚平提到三个转变——从“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转变,从“苏州速度”向“苏州质量”转变,从“苏州产品”向“苏州品牌”转变。在他看来,这也是苏州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中心,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具体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三亚市市长阿东:

    以国际化为抓手 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编辑 陈俊杰

    2月11日,腊月二十六,原三沙市市长阿东正式任职三亚市市长。履新第5天,就迎来了2018年春节黄金周。碧海蓝天、阳光沙滩,引来了大量游客,但由于游客爆满加上天气原因,三亚突然陷入“航班紧张”“一票难求”的议论漩涡。

    3月6日,海南代表团举行开放日活动,活动一结束,全国人大代表、三亚市市长阿东被中外记者追问,“如何解决拥堵难题?”“如何应对游客的抱怨?”“如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阿东给出了“1、2、4”三个数字作为“药方”,并称要“以国际化为总抓手,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海南省迎来了建省办经济特区的“而立之年”。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节点,三亚市将如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原来是看(发展得)快不快,现在是看好不好。”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阿东首先给出了自己对于“高质量发展”的理解。阿东告诉记者,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三亚将以旅游业为核心,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行业,并发展其他产业,“总的来说,就是以国际化为总抓手,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这座美丽的滨海旅游城市,吸引众多游客的同时也引来了一些议论与争议。海南团的开放日活动上,阿东不得不面对某些对三亚的负面评价。

    既然要建设世界级的滨海旅游城市,如何营造更好的旅游环境?阿东用三个数字给出了回应——“1”,即打造一个旅游消费的接待中心;“2”,就是提供12301市旅游服务热线和12345市政府服务热线;“4”,就是做好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政府各部门及其相关的服务人员,做好预案工作,持续加大对旅游市场的整治力度。

    刚刚结束的2018年春节黄金周,因为返程出岛机票一票难求,关于三亚旅游环境的话题不断。阿东表示,面对来自国内外四面八方的游客,航空保障能力仍然难以满足旅客需要,旅游旺季容易出现一票难求的状况。解决这一问题,当前,要进一步提升三亚凤凰机场航班容量;长远来看,则要加强航空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亚凤凰机场发展的瓶颈问题,包括本身机场的建设问题以及二期建设问题,同时要在海南岛统筹考虑,充分利用其他机场的吞吐能力,包括海口机场、博鳌机场,缓解三亚机场一票难求的情况。

    全国政协委员、渭南市副市长高洁:

    降低信息获取隐性成本 政府要牵头“服务”好民企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编辑 陈俊杰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为市场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这些实打实的数字,令我们很受鼓舞,现场掌声很热烈。”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渭南市副市长高洁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报告传递了明确的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信号。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高洁建议,政府除了推行税收优惠、清理各种收费等措施,还应加强信息对接,发挥好“服务”作用,降低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获得信息等隐性成本。

    在她看来,从十九大报告到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了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原则,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地方政府加快职能转变。

    “这些年,虽然从政策角度对民企进入大多数行业是鼓励的,但在实际工作中‘非禁即入’很难落地。”高洁说,将不利于中国经济整体迈向“高质量”。

    高洁告诉记者,她今年将提交一份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提案。“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了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等内容。”高洁说,“各级政府必须破除本位保护主义,凡是法律法规未明确禁入的都应该破除各类显性、隐性门槛。”

    高洁还建议,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应该进一步明确民营经济在经济占比中想要达到的目标任务,“只有有了明晰的目标任务,才能细化小目标、分解任务表,真正使想法和蓝图落到实处。”

    采访中,高洁反复强调“落实”的重要性。她说,增强民营经济的生机与活力,必须深化“放管服”改革。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不敢放”的现实情况。

    “一个是敢不敢放的问题,其二是放下去之后有没有对接的能力?之后的服务能不能跟得上?这些都是地方政府需要加快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高洁表示,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说,一定要把原来的管理理念转化成服务的理念,把约束的机制变成激励的机制。

    如何体现这种“服务”理念?高洁强调了信息对称的重要性。在她看来,如果把税费看作“看得见”的成本,那像信息获取这样“看不见”的成本,也应该降下来,进而为民营经济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

    “越到基层越要落实、越要具体,地方政府一定要不断提升自己、提升工作能力和素质。”高洁总结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每日经济新闻专访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尽快完善绿色包装法规 借创新促智慧零售发展

    下一篇

    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降低物流成本需进一步重视货运物流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