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

    新华网 2018-03-02 19:25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于3月2日16:30在人民大会堂一层新闻发布厅召开,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向中外媒体介绍了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片来源:新华网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于3月2日16:30在人民大会堂一层新闻发布厅召开,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王国庆: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将于明天下午3点在人民大会堂开幕,15号上午闭幕。大会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讨论宪法修正案草案和监察法草案等;审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政治决议等决议和报告;选举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

    这次大会将安排两次大会发言,十三次小组讨论,一次界别联组讨论,三场记者会。为了方便大家采访,今年我们首次组织了三场“委员通道”进行集体采访活动。

    现在大会的筹备工作都已经就绪。政协大会的开幕会、闭幕会和大会发言将对中外记者开放。对媒体开放的小组讨论和界别联组讨论将通过全国政协网站等提前公布,请大家关注。

    下面我愿意就本次大会和政协工作相关的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图片来源: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央视新闻移动网记者:我想请问发言人的是:我们知道今年是换届之年,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已经完成了他们的使命,而2100多名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即将开始他们的任期。请问发言人,您如何评价过去五年政协的工作,有什么样的特点、有什么样的亮点?您对于新一届政协委员在新时代履职有一些什么样的新期待?谢谢。

    王国庆:谢谢你的问题。在这之前我还要感谢媒体,这些年来一直对政协工作、对政协大会给予的高度关注,给予的充分报道。中共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人民政协进一步开拓团结民主、务实进取、蓬勃发展新局面,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特点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全面领导下,人民政协事业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2200多名委员,可以说是认真履职、踏实工作。我们很自豪地说,我们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说到特点亮点,可以用以下四句话作精炼概括,那就是:完善了协商议政格局、强化了民主监督职能、拓展了团结联谊工作、加强了履职能力建设。尽管短短四句话,这背后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也有大量的数据。今天在这儿就不具体讲了,因为明天新一届政协大会上俞正声主席将代表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报告,对全国政协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全面地总结。

    说到今后五年,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这是新时代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人民政协将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广泛凝聚正能量;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献计出力。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人民政协的工作一定会以崭新的气象和优异的成绩回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谢谢。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请问发言人,政协委员们对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对突出“高质量”有何评价和分析?谢谢。

    王国庆:经济问题是大家一直很关注的,也是连续三年我们在准备的时候都认真准备的一个题目。回答得好不好,经济日报是专家,能不能满意到时候请你打分。2017年中国交出了一份很提气的经济年报,经济总量突破82万亿,几乎相当于全世界GDP排名第五至第十,也就是英国、印度、法国、意大利、巴西、加拿大等六国的总和。6.9%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也是可圈可点。在全国政协1月份召开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上,委员们认为尽管去年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但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好于预期,不仅“颜值”高,“气质”也相当好。具体表现在运行稳、就业稳、物价稳、国际收支稳,同时结构趋优、动能转换、效益提升的态势更加明显。

    展望2018年,委员们认为继续向好、稳中有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我国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委员们认为,发展经济要紧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把握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征,把提质增效、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一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二要坚决防范各种风险;三要务求改革取得实效;四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要切实完善民生保障机制。有的委员也说,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还要有高标准、严法治和好文化。没有高标准就不会有高质量;有了高标准还必须有严格的法治保障;好文化就是要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所以只要我们切实领会和把握,认真贯彻并落到实处,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定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主引擎作用。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脱贫攻坚是近两年来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对扶贫工作的审计中时不时曝出一些问题,不少问题已公开报道,我就不再提及了。请问发言人,政协委员们在调研中是不是也发现了类似问题?委员们认为怎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这类问题?

    王国庆:在过去五年里,我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6600多万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也在大幅下降,我们说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当然在这么大的攻坚战中出现一些问题也是正常的。全国政协去年召开的一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的主题就是“实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了掌握实情、找准问题,在常委会召开前100多名委员分赴75个贫困县走村入户,开展了时间跨度长达4个月的实地调研。

    说到这儿我想到,当时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这篇报道中说,去年4月中旬的一天,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上的环县,那时候还寒风依旧。在耿家村,村外黄土飞扬的一条小路上,走来了两位身穿深色休闲装看着像干部模样的人,还有一位是个年轻小伙子。他们过了两个斜坡就进了当地村民赵永堂的窑洞。赵永堂只知道这两位看着比他们村长还大的“官儿”,坐在炕沿上跟他聊,有说有笑地拉家常。拉家常当中就在问精准扶贫政策在村里的落实情况。这两位就是我们精准扶贫监督性调研组的政协委员,他们没有带“随从”,也没有开车进村,就这么进去了。也就是这种“微服私访”让他们真正地了解到,刚脱贫村民怕又返贫的担忧,听到了扶贫项目过于集中、地方配套负担太重的抱怨,掌握了检查考核过多过繁、基层干部疲于应付的实情。

    经过深入调研,委员们在形成的40多份调研报告当中,在常委会议的讨论发言中为解决存在的问题发声出力,他们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比如要统筹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精准聚焦贫困人口脱贫,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如期脱贫。比如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又比如要在拔穷根上下功夫,筑牢持续稳定脱贫基础。还比如要切实关注各种风险隐患,积极主动防范化解。还比如要力戒形式主义,改革考核方式,为扶贫考核“瘦身”。当然他们也建议要加强专项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的扶贫工作能力水平等等。今年全国政协还将围绕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问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发力助力。

    光明日报融媒体记者:一直以来政府都在倡导为中小学生减负,但普遍反映孩子们的压力和负担依然不轻。请问发言人,怎样才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快乐学习、成长的氛围与环境?谢谢。

    王国庆:为中小学生减负,长期以来一直可以说是社会的一个沉重话题。我们也做了一点统计,从1951年到2017年国家围绕中小学学生的减负出台过几十份文件。但恰如古诗云:“一山放过一山拦”。几十年喊减负,有些地方孩子们的书包越喊越沉,课外负担越喊越重,睡眠和休息的时间越喊越少。也有数据显示,我们国家中小学生每天课外写作业的时间是2.82小时,时长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将近3倍。说到这儿,我想在座的大家都熟悉那首歌《让我们荡起双桨》,里面有一句歌词:“做完了一天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就在想,看看我们身边有的孩子。我听到周围有人讲,那些孩子们有的时候作业做到晚上九点、十点甚至十一点。做完作业他们上哪儿欢乐,到哪儿荡起双桨呢!

    学生减负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全国政协委员在关注的一个话题。大家认为,学生减负涉及教育观、人才观和相应的制度机制等深层次问题,是一个需要综合施策、全社会共同发力才有望解决的系统工程。作为政府要优化管理,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的综合改革,切实改变应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破除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的唯一标准,以此来营造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减压的良好教学大环境。特别是还要加强对各类校外培训的管理,切实把教育部等四部门2月中旬、也就是前不久部署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落到实处,让课外培训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补充,而不是变成强化应试的“助推器”、家长和学生负担的“增压器”,更不能被有些人用来干扰我们的教育秩序,煽动社会焦虑情绪,成为他们牟取暴利的工具。前两天也有很多媒体在报道,有的家庭不堪重负,这些钱上哪儿去了?从学校来讲要坚持科学施教,要建立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的教学关系,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和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现在大家也都对超前教育意见很大,所以要以制度创新形成学生减负的长效机制,合理设计学生作业的内容和时间,把学生和家长从繁重的作业负担当中解放出来。对于学生参加课外培训也要予以科学的引导。家长们也要打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要克服从众心态,不要攀比报班,不额外给学生加压,避免形成“校内负担减了,校外又增加”。同时学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高效的学习习惯。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小学生减负确实是个大难题,但为了孩子们,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要呼吁,我们别再仅仅是坐而论道,而应以真抓实干的精神,起而行之、迎难而上,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座一座地搬走年幼孩子们本不该承受的重负之山,让他们真正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成才。我们眼下能不能呼吁让孩子们每天多睡半个小时、一个小时!

    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记者:我们注意到,这次政协大会中有一项重要议程是政协章程的修改,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这次章程修改基于什么考虑?有哪些主要内容?

    王国庆:谢谢你的问题。现行政协章程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是1982年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确定的,三十多年来已经做过三次修改,这次进行的还是部分修改。主要基于三点考虑:

    一是中共十九大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判断、新举措,需要在政协章程中加以体现贯彻。二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出台的有关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和重大的部署也需要在政协章程中加以体现贯彻。三是过去五年里,全国和地方各级政协在工作当中形成的很多好做法、好经验,也需要通过章程的修改,把这些上升为制度。

    这次提出的是部分修改,保持章程的总体稳定是遵循的原则之一,所以是改了那些必须改的。至于具体内容,修正草案还要经过大会讨论修改,审议通过以后将会正式公布。谢谢。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我想问关于中日关系的问题。我们感到日中关系有复苏迹象。今年两国将迎来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借此安倍首相有意正式访问中国。虽然两国之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分歧,政协委员怎么评价现在的中日关系?希望如何展开对日外交?另外对日本有何期待?

    王国庆: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是谁也搬不走的近邻。中日两国是东亚地区的大国,也是世界的主要经济体。所以中日关系不仅关系两国,对于本地区和世界也有重要影响。我们也注意到,近来日方在对华关系上释放出一些正面的信息,中日关系也出现了一些向好的苗头。所以我们很希望双方能倍加珍惜,抓住这个有利契机。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和四点原则共识的基础上,不断积累积极因素,推动两国关系尽早重返正常发展轨道,为两国高层交往创造适宜的氛围。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日关系出现“时好时坏”,根子在于日本政府对历史问题认识上的反反复复,在于部分日本政客把中国视为战略对手这个狭隘的思维。所以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试图忘记过去、不敢正视历史的国家是难以获得尊重的,一心想把邻国视为战略对手的国家也是注定找不到未来的。相信我们只要真正做到老一辈政治家倡导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真正以两国人民的福祉为出发点,中日关系就一定能跳出这个“时好时坏”的怪圈。我们是希望中日关系一直能很好的发展下去。谢谢。

    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此刻我为中国农民代言。我的问题是,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们关注这个战略和正在推进的城镇化建设如何衔接。请问发言人,政协委员对此有何思考和建言?

    王国庆:农民日报为农民代言,名正言顺。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今年的一号文件,这是党中央连续15年发布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这说明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一贯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看到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但我们也注意到,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三农”短板日益凸显,一些地方就出现了产业“空心化”、农户“空巢化”、人口“老龄化”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城乡同步迈向全面小康的步伐。党的十九大报告里面两次提到乡村振兴战略,并把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

    前面说到今年的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又做了具体部署。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升级,是一个全面振兴的综合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它既包括了经济、社会、文化振兴,也包括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文明进步。乡村振兴要顺应农民的新期盼,要立足国情农情,坚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汇聚全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协调推进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在过去五年里,“三农”几乎是全国政协每年组织调研协商的主打话题之一。通过组织委员深入调研发现问题、查找问题,利用协商平台和渠道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并形成报告,建言献策。今年全国政协确定的10个重点协商议题当中就有两个是关于“三农”的,一个是我前面已经提到的“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问题”,另一个是“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我想我们委员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我们当然也很希望媒体多多报道他们所说的话,为我们乡村振兴助力,让这个战略尽早变为现实。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国际在线记者:近期西方有舆论宣称,中国利用文化传播等方式在西方搞渗透,通过所谓的“锐实力”对西方国家施加影响,干涉内政。我们注意到发言人曾从事对外传播工作多年,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王国庆:谢谢你的提问。炮制新词“黑”我们中国,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所以对于所谓的“锐实力”我确实想说几句。文明是因交流而多彩,人类是因交流而进步,跨文化传播增进不同国家和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对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媒体朋友这一点都很清楚。

    当今,中国稳健持续的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许多人渴望了解中国,中国的对外传播本着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宗旨,一直在努力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提升,这些年我们对外传播工作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大,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这不只是为了展示我们自己的形象,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国际社会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中国。我们给提供信息,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我们。原来我们的声音出不去,现在我们有这个力量把我们的传播力提升一点,能把它传出去,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当然我们也为了展示自己的形象。这也无可非议。

    可是我们非常遗憾的看到,西方有些人,他们的身体进入了21世纪,但是他们的大脑还停留在冷战时代。做同样的事情,西方国家是展示“软实力”或者叫“巧实力”,到了我们中国就成了别有用心的“锐实力”。软实力是Soft power,多好听啊,巧实力是Smart power,多好听啊,锐实力是Sharp power,听着就那么不舒服。这种炒作充分反映了西方某些势力顽固地以意识形态划线,坚持冷战思维和双重标准,对中国充满了偏见、歧视和敌视,本质上这是“中国威胁论”的新版本。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们之所以相互敌视,是因为相互害怕;之所以相互害怕,是因为相互不了解;之所以相互不了解,是因为相互不能沟通;之所以相互不能沟通,是因为彼此隔阂。”在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之间,应该努力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齐心协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是以对抗的思维来制造藩篱,彼此隔阂,猜忌诋毁。

    凤凰卫视、凤凰网记者: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过去40年里人民政协在推动国家方方面面、各个层次改革开放进程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未来还会继续怎样做?

    王国庆:谢谢你给我一个很大的题目,所以我也只能统而笼之的回答你。40年前的1978年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人民政协事业可以说从那时起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40年来,人民政协事业与国家的改革开放一道前进。可以说,改革开放使人民政协事业重新焕发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给人民政协工作开辟了广阔舞台和绚丽前景。

    人民政协始终坚定地支持改革开放、服务改革开放、参与改革开放,为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国家协商议政的重要平台,人民政协充分发挥了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优势,积极地为国家的改革开放鼓与呼,引导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支持和参与改革开放,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政协委员们围绕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关键环节,聚焦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难题,深度调研,积极协商议政,开展民主监督,为改革开放出招、谋策、建言,贡献智力支持,在推动不断改革开放当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将更紧密地团结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坚守定力、埋头苦干、务实进取,努力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言献策,不断谱写人民政协事业的新篇章。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记者:近年来国企尤其是央企兼并重组速度明显加快,我想问企业重组之后的效果如何?是否会产生新的垄断呢?我们注意到全国政协委员当中有不少这方面的“权威人士”,请问发言人,您是否了解这些“权威人士”对此的看法?

    王国庆:谢谢。刚才你提到的那些疑问,其实是已经议论多年的老话题。十八大以来,央企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地加快,重组整合也在稳步地向前推进。所以我们注意到国有资产进一步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向优势企业集中。通过重组整合,可以说央企的战略定位更加准确、功能作用得到了更好发挥、国有资本配置的效率有效提高、经营成本明显下降、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关于重组整合的具体效益是不是“1+1>2”,我想举个例子。据统计,重组后的国机集团2013年到2017年的营业收入比重组前的五年增长了59%,利润同比增长了42%。我想这是可以说明问题的。至于可能形成新的垄断问题,我们必须强调,央企重组整合按照法律法规、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以市场为导向稳步向前推进。“重组造成新的垄断”这个判断可以说不准确。有的专家也认为,尽管有的央企通过强强联合是做强做优做大了,但是它在国内市场上仍然还是有竞争对手的。譬如宝钢和武钢重组后,在国内市场上没有对手了吗?还有,如果我们放到全球化视野和以长远眼光去看,我们央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那是太多了。所以要做强做优做大,这个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央企在全球价值链上还要继续攀升。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通过重组整合做强做优做大是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途径。当然大家都很关心,国企改革是我们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当中的重要课题,里面还有许多大文章要做。刚才那位记者朋友说我们全国政协委员当中有不少这方面的“权威人士”。确实是,所以我建议在座各位记者朋友如果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话,可以在会议期间约这些委员做比较深入的采访,我毕竟不是专家我谈的比较肤浅,我去了解,了解的也不够。还有一次记者会,在记者会上可以把这些问题抛给他们,让他们给你们作权威的解答。谢谢。

    香港文汇报、大公报记者: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谈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时强调要“科学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请问,政协委员们对港澳地区利用国家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有何建议?

    王国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通过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化内地和港澳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为港澳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这是一个重大决策。香港要充分利用这一重大机遇,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它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它的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的功能,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和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把香港打造成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澳门也要借此建设好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把澳门打造成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交流合作基地。

    据了解,中央有关部门会同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编制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按程序报批,审批通过后将正式公布。全国政协委员尤其是来自粤港澳地区的委员,一定会高度关注,并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献计出力。谢谢。

    新华社记者:最近有美国政府官员表示,美国当年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错误的,因为这并没有使中国经济更加开放。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王国庆:中国有句老话“大要有大的样子”。去年发布会上我曾经提到过一句话,“信,国之宝也!”大国更应该言之有信,不能出尔反尔。刚才记者说了,他们后悔了,出尔反尔不好。中国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认真履行关税减让和市场开放承诺,反对保护主义,加强产权保护,促进公平竞争。事实胜于雄辩,中国始终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坚定支持开放型世界经济,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2018-03-02 18:26 ]

    与此同时,让许多世贸组织成员感到担忧的恰是美国采取的单边主义做法,发出的单边主义声音。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作为世贸组织的重要成员,中美双方都应维护世贸组织规则的权威性,共同完善以世贸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公平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中国将继续推动全面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对接,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创造有吸引力的国内投资环境。我们坚信,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市场,将对全球发展做出更重要的贡献。谢谢。[ 2018-03-02 18:27 ]

    中国日报记者:近期有外媒报道,中国官方宣布进行“扫黑除恶”,引发“运动式扫黑”和扫黑演变成地方政府政绩比赛的担忧。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看法?

    王国庆:黑恶势力是危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疾。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当前涉黑、涉恶问题的新动向 ,作出的顺民心、合民意的重大决策部署。它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的巩固,事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党中央、国务院今年1月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以来,扫黑除恶行动在各地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绩。刚才记者提问当中说到有些担忧,我觉得这是不必要的。[ 2018-03-02 18:30 ]

    按照《通知》精神来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的,中央很明确,要求必须严格坚持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始终在法治轨道上稳步推进,确保把每一起案件都要办成铁案,要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因此,开展专项斗争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坚持实事求是,科学组织实施。中央的决心和要求、法律和政策的界限都是十分明确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声势浩大、人心所向的扫黑除恶斗争既会赢得民心的胜利,也会赢得法治的胜利。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在去年发布会上,“监督”一词成为您频频提及的关键词。请问,在民主监督方面,全国政协在过去一年里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新成效?谢谢。

    王国庆:要谢谢你关心,连我去年发布会提到的词你都记住了。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改革举措的贯彻执行情况,开展协商式监督是全国政协职能发挥的重要体现形式。去年全国政协组织委员开展了“营改增”的执行情况、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中的问题、精准扶贫脱贫等主题的20项监督性调研活动。通过这些调研发现问题,围绕履责不力提出批评,针对存在的不足督促改进。譬如我前面提到的去年“关于实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前,100多名委员去实地调研。他们通过解剖“麻雀”,发现问题。在多层次协商讨论、多角度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意见建议,而后再继续跟踪,推动落实。

    去年全国政协在这方面的工作应该是卓有成效的,做到了监督有计划、有题目、有载体、有成效,把监督有机地寓于会议、视察、提案、专题调研、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之中,强化了政协民主监督的职能,发挥了协商式监督的特色优势。谢谢。[ 2018-03-02 18:36 ]

    澎湃新闻记者:今年是新医改推进的第十年,历经十年探索,已经步入“深水区”的中国医改依然面临很多深层次难题有待破解。请问,全国政协委员对下一步深化医改、化解难题,有何建言良策?谢谢。

    王国庆:医改事关千家万户,是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这两年我们的发布会也是持续关注。在过去五年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始终是全国政协重点关注的议题之一。新医改推进十年,可以说进展显著。第一,织起了一张全世界最大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参保人数超过13.5亿;第二,取消了实行60年的药品加成政策,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下降到30%以下;第三,医联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分级诊疗制度已经逐步形成,优质医疗资源也在逐步下沉;第四,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实践证明,深化医改给百姓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

    当然这是个世界性难题,我们以前就说过。所以我们也必须承认,步入“深水区”的医改依然有很多问题和难题需要去破解。譬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在某些时段还没有根本解决。很多社区医院还没有真正成为“我们身边的医院”,过度用药的现象依然存在,骗取国家医保资金的事件时有发生等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生活质量、健康安全的期许会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而且还希望少生病、不得病,这必然带来更高层次、更广覆盖范围的全民健康需求。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战略安排,也是新时代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全国政协将始终想广大百姓所想,坚持问题导向,继续组织委员深入调研监督,为深化改革破解难题,谏诤言、谋良策、出实招。谢谢。

    北京电视台记者:提问之前一直特别紧张,锲而不舍的举手终于换来了提问机会,特别感谢主持人能够把最后一个留给我,谢谢您。发言人您好,我是北京电视台记者,所以我特别关注北京以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情况。相信每个生活在北京的人都有切身感受,去年入冬以来,北京以及周边一些地区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同时人们也会有这样的担忧,这样的蓝天白云会不会难以持久。与此同时,我们都知道,之所以会有这样空气质量的好转我们是付出了代价的。现在协调大气污染治理和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了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所以我想问一问,政协委员对此有什么看法?

    王国庆:谢谢。我看我们治霾也得要有你这样锲而不舍举手的劲头。“雾霾”相关的问题,几乎成了这几年两会新闻发布会的必答题,但要答好这道题确实不太容易。

    2017年是国务院制定“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在我们努力之下各项考核指标如期完成,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空气环境质量创近年来的最好水平。我们在北京特别是去年,明显感觉到蓝天白云的日子多了,在朋友圈里晒蓝天白云的明显减少。但是对蓝天白云能否常态化这个问题,我们仍不能过于乐观。因为眼下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是在中央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和部署的前提下,是在我们付出了沉重代价和气象条件有利的基础上实现的。正如人们所说:“人努力、天帮忙。”

    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生态环境出问题的根子在于增长方式的粗放、生产方式的落后、生活方式的不环保。而这些根本性的问题,现在还没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但是我们必须强调,大气污染防治和经济发展、保障民生并不矛盾。绿水青山才是真正的金山银山。高排放、高污染的经济增长不仅影响长远发展,而且影响百姓的生活和健康。这不是我们所要的增长 。

    所以,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当下,更应该抓住时机坚决地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同时我们也要坚持全民共治,要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实现以效率、和谐、可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大气污染防治是个复杂持久的系统工程,我们想只要全社会思想上高度重视和行动上的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一步一个脚印地持续推进,我们对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信心还是满满的。

    全国政协近年来始终高度关注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今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的两个议题之一就是,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委员们将在大量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为推进我国的污染防治工作建言献策。谢谢。

    来源:新华网

    上一篇

    退市制度完善方案出炉,证监会拟对《退市意见》进行多处修改

    下一篇

    两会年年开,今年六个看点大不同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