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嘉
本周,中信银行暂停北京200万元以上个人住房抵押贷的消息,再一次让房地产金融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在2月初举行的央行2018年工作会议曾提出,“继续实施‘分城施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强化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这是央行年度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这一新提法也出现在春节期间新华社文章中。
宏观审慎政策,这是总结2008年“次贷危机”教训之后全球多边金融组织在2016年创造出的概念,意在防范系统性风险,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
随着金融体系的杠杆性、关联性和复杂性不断提升,金融周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经济周期运行,金融内在不稳定性、脆弱性所带来的风险也相应增大。因此,针对宏观经济和总需求管理,侧重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稳定的货币政策管理框架,针对单个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比如资本充足率),很难避免个体行为理性却导致集体行为非理性(或称“合成谬误”),很难把控由于金融业顺周期、非理性行为和“羊群效应”等,导致金融风险积累和金融危机酝酿,并通过跨市场、跨机构传染,形成自我强化式的正反馈机制,从而导致从风险积累到危机爆发。
通过加杠杆或去杠杆,导致资产价格周期以及个人或机构逐利、避险行为,这是金融业顺周期、非理性行为和“羊群效应”的总根源,也是金融业丧失自动调节供求的功能,产生自我强化式的正反馈机制,最后导致从风险积累到危机爆发的总根源。
因此,以控制杠杆总水平、控制流入资金规模来防范资产价格波动,这是宏观审慎政策最主要的内容。2017年11月,央行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明确宏观审慎政策锚定的经济指标——广义信贷和房地产价格。报告指出,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区别在于,货币政策以CPI为锚以熨平经济周期,而宏观审慎政策则以广义信贷和房地产价格为锚以熨平金融周期。
由于房地产是信贷的重要抵押品,两者之间会相互放大,从而导致自我强化并丧失自动调节供求功能的顺周期波动,也就是所谓的“灰犀牛”风险,即大概率却无法避免的风险。
对我国来讲,毫无疑问,房地产是系统性风险积累和金融稳定担忧的主要载体。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我国住户贷款余额达40.45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全年增加7.1万亿元,同比多增8010亿元。
居民在房地产过度“加杠杆”,也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一个原因。由于房价上涨形成的刚性预期,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财政、房地产拉动投资和税收所形成的刚性兑付,银行基于抵押物保障资产安全以及利润诉求的刚性依赖,近年来社会资金“脱实入虚”、进入楼市是一个普遍现象。
2016年10月份新一轮楼市调控以来,尽管银行开发贷款投放完全集中在百强房企和地方龙头,但银行资金借助银信、银保、银证合作的影子通道,以理财、资管、同业等形式变相进入楼市。这就是为何2017年M2增速降至8.2%的历史低位,但社会融资总规模却保持12%~13%增速的重要原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尽管开发贷款紧缩,但2017年开发商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却在逐月改善,累计同比增速从2017年2月份的-17.2%逆转为2017年12月的3.5%。
基于以上分析,各类资金以私募、集合理财、资管等形式,违规进入房地产项目开发。因此,传统的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已无法控制房地产杠杆率,以及杠杆率和资产价格交互形成的金融顺周期、系统性风险积累。
基于此,央行创造性地提出了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首先是完善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如打破过去一刀切地上调基准利率,而是基于各地楼市温度不一,差异化地选择利率浮动幅度;其次,控制资金投放和各类违规房地产融资行为,也就是把好资金流入总闸口;再次还有助于实现调整投入房地产领域的资金结构、通过平滑房地产资金周期达到抹平房地产交易总量和价格的目标。
宏观审慎政策还要有对冲作用,基于前瞻性判断或考虑,通过结构性调整资金投放,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过度下滑,比如央行实施的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定向降准,以支持“三农”、“小微”等。
就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央行工作会议提出“积极支持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持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也就是说,住房租赁市场、住房保障、棚户区改造将是未来资金在房地产投放的主要板块,这不仅可以降低杠杆率和资产价格顺周期循环,也将有效缓解未来可能出现的房地产周期性下滑,从而达到维护金融稳定的目标。
(作者为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