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成都晒科技创新“成绩单”:R&D支出320亿,市场主体增长42%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2-12 18:32

    2017年,成都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全社会R&D经费支出预计达320亿元,同比增长10.7%,顺利通过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验收。

    创新创业主体更趋活跃,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42%、达到46.4万家,科技型企业数量2万家,同比增长55%,准独角兽企业31家。

    每经编辑 吴林静    

    每经记者 吴林静

    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4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374.77亿元,技术交易额创新高达523亿元……2月12日,成都公布了科技创新工作的“2017成绩单”。

    亮眼的成绩背后是成都2017年多次成为科技界网红,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机头、通信导航系统皆“成都造”;京东方国内首条6代柔性AMOLED的成都生产线正式投产;以及成都颁布“产业新政50条”,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持。

    科技创新工作的多项指标创新高,成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其加快城市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

    多项指标创新高

    2017年,成都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全社会R&D经费支出预计达320亿元,同比增长10.7%,顺利通过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验收。

    创新创业主体更趋活跃,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42%、达到46.4万家,科技型企业数量2万家,同比增长55%,准独角兽企业31家。

    技术创新实力也不断增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471家、同比增长17.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374.77亿元、同比增长11.8%。

    与此同时,科技成果转化获得实质性突破,技术交易额再创新高,达到523亿元、增长12%。知识产权量质全面提升,专利申请量113985件,发明专利申请量47036件,分别增长16%和19.1%,万人有效发明专利19件、增长20%。科技创新成果更加丰硕,27个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人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奖数量占全省总获奖数的90%,创历史新高。

    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创新生态链

    成都明确了自身的技术比较优势和产业升级主攻方向,编制虚拟现实、大数据、地理信息、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5个产业技术路线图。

    2017年,成都依托66个产业功能区及园区,聚焦新经济“六大形态”“七大场景”,启动校院企地共建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

    在区域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成都在大数据、石墨烯、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领域组建了10个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时,推动“Z箍缩聚变-裂变混合实验堆”“光子科学中心”等多个面向世界前沿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建设,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光电所鹿溪智谷园区开工建设,中国地调局“西南地质科学创新中心”挂牌成立。

    又一年的创新创业,成都塑造了响亮了双创品牌。成功举办第三届“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来自47个国家的1200余名嘉宾出席,实现各类交易240亿元。举办“菁蓉汇”系列活动188场,并走进特拉维夫、莫斯科、柏林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北上广深”等知名创业城市,累计服务企业及团队6800余家、创业者14200余名。

    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立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联盟,继西南交大之后,推动四川大学、成都理工、成都中医大等出台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西南交大184项科研成果分割确权,吸引投资8.8亿,成立科技公司20家;四川大学近60项成果分割确权,创办20余家科技企业,仅生物医药领域7项成果确权后作价投资3.6亿元,预计拉动投资100亿元。成都理工大12项成果、成都中医大26项成果完成分割确权。

    聚集创新要素,培育科技型企

    成都推出“人才新政12条”后,一时之间,“蓉漂”成为创新创业圈的热词,成都正逐步成为青年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截止目前,成都市有“两院”院士32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33名,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672名,成都市“人才计划”专家463名,高层次创新人才聚集效应进一步凸显。统筹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增至8家。

    新增创新创业载体36家、面积51万平方米,全市建成各类创新创业载体260家、总面积1654万平方米。天府新区、新希望集团入选第二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到5家。

    布局规划建设10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主承接区,“环川大知识经济圈”“电子科大一校一带”“环交大智慧城”加快建设,带动高校及社会资本投入超8.75亿元,总面积超50万平方米。

    去年,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70家,增幅为历年最大。新潮传媒、极米科技、天象互动等31家准独角兽企业充满活力、快速成长。

    成都还成为了西部唯一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2017年,成都专利申请量113985件,发明专利申请量47036件,继续保持副省级城市前列,中西部第一。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题分析报告,成都创新研发活跃度居同类城市首位,创新发展竞争力指数在同类城市中排名第二。

    解决融资难题,科技金融融合创新

    成都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投”“贷”“贴”并举,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率显著提高,撬动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创新创业。引导组建14支总规模12.35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联合建立信贷规模达50亿元的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
    具体而言,累计通过“科创贷”“创业贷”支持1032家企业获得债权融资22.46亿元,通过“科创投”帮助创业项目获得股权投资10.33亿元,通过“科创保”支持524家科技企业投保科技与专利保险735.81亿元。引导设立20亿元规模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为全国城市中规模最大。

    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模式,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专利保险双示范城市,盈创动力融资模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在全国复制推广的13条改革经验。

    创新创业投融资日趋活跃,据不完全统计,“菁蓉汇”系列活动已累计实现融资32亿元,全市双创载体内的2056家企业获得125亿元融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金刚玻璃:罗伟广已提前部分还款 股票明日复牌

    下一篇

    单独按一个月工资计税 年终奖到手该缴多少税?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