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Space X带你去火星还要很久 但这款中国无人机的士带你上班已指日可待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2-07 17:30

    亿航创始人兼CEO胡华智表示,未来空中巴士将成为现实,载人飞行器将像私家车一样普及,今年“亿航184”计划实现小批量交付,未来会在广州等城市率先试点。

    每经编辑 综合自光明日报、新华社等    

    每经综合

    美国东部时间周二下午 3:45,Space X成功发射了当下最强大的运载火箭:重型猎鹰。

    这一消息,让众多仰望星空的人发出了叹息。不过,在仰望星空之余,我们也要看到脚下的路,马斯克和Space X要让人类飞往火星殖民毕竟尚需时日,而在地球上飞着上下班这件事上,中国公司已走出重要一步。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截图

    创始人:我已经偶尔坐它上下班

    2月6日,无人驾驶飞行器“亿航184”在广州进行公开载客试飞演示。“亿航184”的意思是1名乘客、8个螺旋桨、4支外伸机臂。该飞行器是全球第一款可载客的无人驾驶飞机,由总部位于中国广州的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制,旨在提供中短途日常交通运输解决方案。

    当天,还有一位乘客登上无人驾驶飞行器“亿航184”准备体验载客飞行。

    2月6日,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向全球发布了“亿航184”自动驾驶飞行器载人飞行测试视频,在媒体记者的见证下,“亿航184”在广州飞行基地进行了飞行演示。亿航创始人兼CEO胡华智表示,未来空中巴士将成为现实,载人飞行器将像私家车一样普及,今年“亿航184”计划实现小批量交付,未来会在广州等城市率先试点。

    “现在我偶尔也乘坐‘亿航184’,从家短距离飞到飞行基地上班。”胡华智介绍,“亿航184”能解决城市短途交通的问题,实现城市内及城市间的点对点飞行,明显提高交通效率。该飞行器飞行均速约100km/小时,高速巡航测试可达到130km/小时,飞行直线距离理论上可达到50km,一般飞行预留距离为40km,“别小看40km,城市空中直线距离远远大于地面交通的距离,从广州城区出发40公里直线距离,可到达东莞、佛山。”

    安全是飞行的前提。作为全球首款全电力低空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这几年,我们一直在研究、调试,目前技术已经很成熟。

    “亿航184”将实现“永远不坏”,这个“不坏”不是说真的不坏,而是指它的所有系统都有备份,如一个系统出问题,备份系统会及时跟上,将乘客安全送达地面。

    胡华智:现在“亿航184”产量比较小,成本还比较高。但未来2~3年,随着量产及推广运营,成本会逐渐降下来,我们将会让大家都买得起。“亿航184”的运营成本很低,起降点将设立充电系统,用220v的充电器,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充满,由于使用的是电能,非常环保。

    之前曾在迪拜试飞多次

    图片来源:CFP

    据2017年2月新华社报道,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交通局13日宣布,今年7月迪拜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允许载客无人机运营的城市,而当时拟采用的机型是中国研制的“亿航184”。

    不过,去年中旬,迪拜道路与交通管理局(RTA)突然宣布,为合乎安全和安保要求,须延长对空中计程车的测试计划,并公布最新受测机型是来自德国的e-volo Volocopter。

    此事之后,并再无明显进展。仅能确认的是,在2017年初,当时迪拜交通局局长马塔·塔伊尔表示:“我们已经在迪拜市上空进行了多次试飞,正全力争取运营计划按时进行。”

    迪拜交通局当时订制“亿航184”,使用纯电力驱动,卵形机身高1.5米,净重约200千克,续航能力可达半小时或50公里左右,最大载客重量约117千克,此外还能装下一只小手提箱。乘客入座后只需在智能面板上设定好目的地位置,然后由地面指挥中心通过4G网络遥控监测飞机抵达目的地。

    新闻资料·亿航公司的诞生

    1989年出生的熊逸放,被福布斯评选为2015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之一。

    自16岁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读书开始,熊逸放几乎一直在创业。他前后和朋友一起创办过中文团购网站、手机PS切图软件公司等。为了接触美国硅谷顶级的创新公司和创业环境,又去了美国杜克大学商学院攻读硕士,随后又和朋友一起创业,做了一个情侣社区APP“chapter”。

    “在硅谷,我看到很多新鲜的玩意。这些智能硬件在美国众筹网站上很火,但很多东西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品牌则是美国品牌。”能不能给中国制造加上“智能”二字?于是,他萌生了回国创业的念头。

    一次偶然的机会,熊逸放遇见了比自己大一轮、玩无人机和航模玩了20年的天才——清华大学少年班计算机毕业的胡华智。“遇到胡华智的时候,我刚好在清华大学的咖啡厅谈事,他就在外面放飞机,我路过看到觉得挺新鲜,两人就加了微信。他那时也想创业,但他的创业就是一个人在家苦哈哈地研究怎样用手机操控无人机,好让更多人都能轻易接触到无人机。他自己把产品做完了,就缺一个做市场的。”

    一个喜欢研究,一个喜欢折腾,于是两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广州,创办一个无人机品牌,叫亿航。

    综合自光明日报、新华社等 

    相关链接:

    中国载客无人机7月将在迪拜首次投入运营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天夏智慧:控股股东正采取措施消除质押股票平仓风险

    下一篇

    网易“砸”10亿布局电竞对标腾讯 移动电竞驶入“快车道”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