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那些逃离了北上广的年轻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中新经纬 2018-02-03 11:11

    “逃离北上广”近年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提及,那些离开北上广的人现在都过得怎样。有人感觉回家以后踏实了很多,工作生活都井井有条。有人认为在大城市的段经历给了自己底气,在北上广的小鱼,游回来就是一条鲨鱼。而有人则感慨,离开了北上广,才知道已经回不去故乡。

    “逃离北上广”近年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提及,有人说这是集体抒情病,也有人说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能。

    到底要不要逃离北上广?今天经纬君和大家一起分享四个年轻人的故事,看看离开北上广的他们现在都过得怎样。

    “认真生活的人,在哪儿都不会太差”

    小木子:心理老师,28岁,女

    在上海上了四年大学,毕业后也顺利地在上海找了一份工作,只是与自己的本专业相距甚远,也适应不了朝九晚五的办公室生活。加上本来就很恋家,我很快就当了同学中离开北上广的第一拨“逃兵”,回到了家乡小城,一个近几年才开始有电影院的地方,街边的快餐品牌只有“麦肯基”,超市里公然卖“康帅傅”和“海乙丝”,真正从一线撤退到了十八线。



    现在我在一所学校里担任心理老师,由于是非语数英课,每周的排课不超过5节,其余时间用来考心理咨询师证,看杂七杂八的书,学烘焙和茶艺,周末去周边的城市短途旅游,趁着寒暑假会带上家人一起出国旅游。

    在上海的时候,我时刻都觉得焦虑,反而什么事情也静不下心来做,回家以后踏实了很多,工作生活都感觉井井有条,有更多时间来安排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觉得认真生活的人,在哪儿都不会过得太差。

    “北上广的小鱼,游回来就是一条鲨鱼”

    盛叔:私营企业老总,36岁,男

    在北京的时候换过好几份工作,在广告公司干过文案,在翻译公司做笔译,有一阵子还去干过地产中介。刚开始的时候没钱,住在二环附近的一个地下室里,和几百个人共用一个洗衣机,一下雨晚上就睡得战战兢兢,特别害怕地下室被淹了。

    30岁那年决定回家,一是因为觉得自己买房无望,在北京娶不起老婆。二是父亲生了一场大病,我觉得不能再在外面漂下去了。

    回家以后,父母掏出养老钱资助我开了一家小小的广告公司,业务范围特别广:做招牌,写文案,做H5推广,设计名片……几乎什么都干。我家算是三线城市,在这种地方,稍微会点不一样的大家就很佩服你,我恰好又是那种什么都尝试了一下又钻研不深的。于是就把之前在广告公司学的那些推广套路全都复制过来,又加上父母亲戚全都是自来粉,全都帮我做推广,业务一下子就起来了。现在已经招了5个员工,这边人力成本也比较低,压力也不是很大。

    对我来说,北京那段经历是很难忘的,而且给了我一种底气,毕竟咱当年也是有过全球500强客户的人呢!我觉得北上广很多人其实待个几年学习下先进的东西就可以回家创业,别一直在那海洋里当小鱼,换成池塘你就变成鲨鱼了!

    “我曾经站在相亲鄙视链的底端,但回到家还是嫁不出去”

    默默:待业在家,27岁,女

    之前网上流传过一个相亲鄙视链的帖子,没有北京户口、没有北京的房子又属羊的女生在这条鄙视链的最下端,而我恰好三条全中,心塞!

    开始工作后也陆陆续续相过几次亲,其中有几个有户口也有房,但是一张嘴就问你现在月收入多少、家里条件怎么样,一下子就没了好感。有一个在某航天科研院所工作的男生,在我父母看来各方面条件也很不错,他是博士毕业,有户口计划买房,他嫌我是本科生学历不高,工作不够稳定,只因为我在私企而非事业单位,一直催促我去考公务员,我拒绝了,渐渐就没有联系了。后来听说他找了一个本地的女生,专科毕业,家里因为拆迁分了好几套房。

    时间长了,我也有些心灰意冷,又加上父母一直催促我回去,去年春节拿了年终奖就辞职回了老家。刚回去的时候,好多媒婆都来给我介绍对象,也见过几个在家工作的男生,后来都没成,人家嫌我年龄太大,家里这边的女孩子很多20岁不到家里就张罗着找对象了,23、24岁就算晚婚了。

    后来媒婆问我愿不愿意见见离异的男士,我拒绝了。我妈现在整天唉声叹气,说应该早点让我回家的。然后又催着我去考公务员,毕竟小地方没有几个工作岗位。

    以前在北京上班的时候有几个前辈都四十多了,不结婚,我当时觉得很不理解,现在慢慢有点理解了。也许有一天我会重新找个一二线城市去工作,毕竟一个人过得不好,总比过得不好还有一堆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好。

    “我离开了北上广,才知道已经回不去故乡”

    April:自媒体从业者,29岁,男

    一年前,我把北京出租屋里的东西都打包寄回老家,带着我这两年做自媒体挣的80万回了老家,正好赶上家乡省会城市放开落户限制,赶紧落户买房,因为这个事情父母在亲戚面前风光了一把,毕竟现在的年轻人买房没有几个不啃老的。

    好景不长,我很快发现,我已经适应不了家里的节奏了。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人,每个人的节奏都是慢悠悠的,下班以后就靠打牌说别人闲话打发时间。

    我每天在家码字被我妈视作不务正业,她每天到处托人找关系希望我进一个稳定的单位,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而不是一个每天躲在小黑屋里敲键盘看动漫的“怪胎”。对,我妈觉得我是怪胎,就因为我不爱和人打交道,除了和志同道合的还可以聊聊天,平常只喜欢一个人呆在房间里看书看动漫写文章。

    还有一个原因是,虽然家里经济是发展了,但很多文化基础设施没有跟上,没有大型图书馆,没有科技馆博物馆,想去看个演唱会还得飞去大城市。

    想来想去,我决定还是要回到在他们眼里“没有人情味”的大城市,那里的邻居大妈不会关心我每个月赚多少,也没有人天天催着我成家,更不会有人把我当成怪胎。想参加个展会,骑共享单车就能到。对了,说到共享单车,还想到一件事,之前我们家乡也有一家公司推广过,后来大部分都被人偷走,公司直接破产了。

    于是两个月前,我又来到了深圳。这里离我家近,想回去的时候随时可以回,平常又可以继续做我爱做的事情不受干扰,以后父母老了,我也会接他们过来养老。

    来源:中新经纬 文中图片均来自:视觉中国

    上一篇

    比特币挖矿迎来最后的盛宴 全球抢夺最后420万枚比特币

    下一篇

    香港联交所:允许IPO定价低于报价区间 最低低于定价区间10%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