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消费升级推高生产成本 黑芝麻出厂价整体上调约15%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1-30 23:38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项义妹 每经编辑 杨 军    

    每经记者 项义妹 每经编辑 杨 军

    1月29日晚,黑芝麻(000716,SZ)发布公告称,公司自2018年1月份起,对袋装黑芝麻糊系列产品的出厂价进行上调,整体上调幅度约为15%。公司解释提价是由于产品配方品质、工艺技术和产品包装等方面的全面升级、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以及部分原材料上涨所致。

    2018年伊始,青岛、百威、燕京、茅台等酒类名企率先涨价,蒙牛、伊利、达利等食品巨头紧随其后。记者了解到,不断上升的原料、技术、包装等生产成本,使多数食品企业不得不涨价予以消化,这背后则是消费者对产品消费升级的需要。

    产品成本有一定幅度增加

    南方黑芝麻糊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长期保持在40%左右。1月29日,黑芝麻宣布对袋装黑芝麻糊系列产品提价15%左右,从2018年1月开始逐步实施。

    黑芝麻公告称,为适应消费需求和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于2017年对南方黑芝麻糊系列产品进行了包括产品配方品质、工艺技术和产品包装在内等方面的全面升级,加上部分原材料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产品成本有一定幅度增加。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黑芝麻15%的涨幅在食品行业算偏高,我对它的担心和疑虑会更大,黑芝麻品牌力、产品力、推广力都较弱,强行涨价可能会对销量带来不好的影响。”

    记者发现,这是黑芝麻3年来的第二次提价。2015年黑芝麻就进行过一次提价。黑芝麻证券事务部相关人士表示,“往年提价幅度也在10%到15%之间,而且每次提价都会与经销商和中端客户进行充分沟通之后才确定下来,所以按照往年经验,涨价还是平稳过渡的。”

    成本上升背后是消费升级

    对于涨价原因,相关企业纷纷提到了原物料价格持续高涨,人工成本及生产成本持续走到等。

    此前,青岛啤酒(600600,SH)在公告中表示,拟对部分区域的部分产品进行价格上调,原因为公司2018年面临包装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等压力。而古越龙山(600059,SH)则称,根据目前市场情况和公司产品的供求状况,同时受原辅材料、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公司于2017年10月起上调了部分产品的价格,后续提价计划将于2018年3月底前执行。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成本上升背后是消费升级倒逼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背景下,涨价已是大势所趋。

    1月30日,黑芝麻证券事务部相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产品升级在提升产品品质和口感的同时,成本压力也在增加,公司不得不做出提价决定。”该人士告诉记者,2017年公司投入了近1亿元对生产工艺进行升级改造。东阿阿胶也称,公司产品提价是“为推动阿胶行业可持续发展、确保阿胶产品高品质和健康领域应用价值研究、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推进科技研发创新、提升工艺标准。”

    在朱丹蓬来看,部分企业是基于成本而涨价,有企业是出于跟风。“消费升级跟涨价没有必然联系,要看是不是名副其实,如果品质没有提升而涨价,就是死路一条。”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广告

    下一篇

    大股东欲减持近亿股 多家券商热捧的智飞生物“两连跌”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