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2日,环保部发布消息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仍有200多家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未按时完成《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的任务,包括新疆喀什经济开发区和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蒙古二连浩特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吉林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20多家国家级工业集聚区。其中,新疆、青海、云南等省份完成率低于60%。
每经编辑 李彪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毕陆名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实施已近3年,部分治理任务迎来考核。
2018年1月22日,环保部发布消息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仍有200多家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未按时完成《水十条》规定的任务,包括新疆喀什经济开发区和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蒙古二连浩特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吉林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20多家国家级工业集聚区。其中,新疆、青海、云南等省份完成率低于60%。
对此,环保部强调,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委严格按照《水十条》规定,督促指导相关地方采取暂停审批和核准增加水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依照有关规定撤销园区资格等措施,进一步强化工业集聚区水污染防治工作。
涉及200多家工业园区
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十条》,提出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等目标。
与此同时,在一些具体的水污染治理项目上,《水十条》提出了更为明晰的治理目标。在“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方面,《水十条》强调,强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工业集聚区污染治理。集聚区内工业废水必须经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要求,方可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新建、升级工业集聚区应同步规划、建设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等污染治理设施。
2017年底前,工业集聚区应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逾期未完成的,一律暂停审批和核准其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并依照有关规定撤销其园区资格。
环保部介绍,《水十条》发布实施近3年来,各地高度重视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工作,总体进展情况良好。据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共有2198家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2128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完成率分别为93%、90%。但仍有200多家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未按时完成《水十条》规定的任务,其中还包括新疆喀什经济开发区和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0多家国家级工业集聚区。环保部强调,新疆、青海、云南等省份完成率低于60%。
污水处理厂超排突出
通过工业园区的方式将排污企业进行集中,便于污染防治工作,但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问题却成为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顽疾”。
2017年12月,安徽省环保厅发布消息,该省将暂停审批九市十二个工业园区涉及水污染排放的新增建设项目,主要是由于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或配套管网仍未建成。
实际上,除了设施建设未跟上外,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违规超标排放问题也是层出不穷。
2017年2月,北京市环保局通报2016年共查处水环境违法行为220起,处罚金额近4000万元。其中,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工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开展执法检查。在通过自动监控系统对重点涉水排污单位进行实时监控的同时,开展集中执法检查和监测,共查处涉及水环境违法行为7起。2016年11月,扬州化工园区污水处理企业——凯发新泉水务(扬州)有限公司因废水超标排放,当地环保部门对该企业实施了按日计罚,累计罚款金额达873万元。
同时,2016年8月,在开展的“清三河”专项行动中,曝出浙江省部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薄弱,地下管网错接漏接,雨污混流污染河道。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出现超标排放的情况比较多,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工业废水成分复杂,不同产业排放规律不同,浓度差异大,导致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质变化大,一些污水处理企业本身能力不够;另一方面,一些园区内企业外排废水有很大一部分未进行有效的预处理就进入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增加了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的难度等。
薛涛认为,解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的问题,需要从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加强工作。在管理上优化工业园区企业布局,限制高排放企业大量进入园区,强化企业外排废水的预处理工作;在技术上,要加强污水处理厂自身技术创新,具备更好的污水处理能力。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