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信人定胜天,凭一股打不死、力争上游的性格,命运是好是坏,必然操之在我。”当与每经影视记者谈及逆境与危机的问题时,杨受成的回答是毫不含糊的强者思维。他创办的英皇集团业务横跨地产、金融、钟表零售等领域,如今,杨受成坐拥百亿身家,是香港商界传奇。而英皇集团最初是一家75年前诞生的钟表铺,如何“闯”到现在的基业?未来,英皇大船又将驶向何方?
每经编辑 丁舟洋
每经影视记者 丁舟洋
每经影视编辑 杜蔚
采访杨受成之前,关于他的“传说”真真假假已听过不少。
他是钟表大王、娱乐大亨、商界巨子,一位名声巨大的香港富豪。他少年时为父亲经营的一家小小表行奔走,由这个自家小生意跨入商业门槛;也曾大起大落,经历过富翁到“负翁”,后又绝地反击;他搭建起英皇商业版图,并维系着直系亲属近60人的庞大家族……他的传奇人生被外界视作“香港制造”的写照。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遭遇高低起伏,大家的故事总是相似的,但人与人的性格不同,有着相同遭遇的人,命运也就截然不同。当谈及逆境与危机的问题时,杨受成的回答是毫不含糊的强者思维:“我深信人定胜天,凭一股打不死、力争上游的性格,命运是好是坏,必然操之在我。”
正如杨受成的传记作家所说:“杨受成的故事就是香港的真相,杨受成的灵魂折射着真正的香港精神。”
一家75年前诞生于香港地区的钟表铺,如何“闯”到现在的基业?未来,英皇大船又将驶向何方?甚少接受媒体采访的杨受成近日接受了每经影视(微信号:meijingyingshi)的专访。
▲英皇集团掌门人杨受成(受访者供图)
谈商事:掌握大量顶级地铺,供钟表珠宝开店
每经影视:英皇的产业横跨金融、地产、钟表珠宝零售、娱乐、酒店五大领域,这些产业最赚钱的是哪个部分?如何判断是否布局一项新业务?
杨受成:英皇集团创立于香港地区,以钟表珠宝为本业,其后随香港地区经济起飞迅速投入金融及地产业,此为集团的三大基石业务板块。集团旗下业务虽然各面向不同领域,但都环环紧扣,彼此在财政资源、人脉关系、行业专长等各方面发挥共享全赢的精神。
金融、地产是集团两个盈利能力最强的业务板块,而两者当中由于地产回本期较长,金融相对提供可观现金流。我们判断是否布局一项新业务的依据是这项新业务与集团旗下现有的业务彼此之间的互动合作可否为集团带来协同效应。比如我们正部署建立一个英皇创投基金,投资一些具有革新性的业务和技术的年轻企业。既能壮大集团现有的支柱业务,亦可配合政府大力支持初创公司的主流政策,致力培育科技专才,为本地创业创科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每经影视:零售行业是一门艺术,尤其是面对电子商务的冲击、内地游客来港购物的数量减少、奢侈品收回代理权选择自营,诸如此类,英皇的珠宝钟表生意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变化?
杨受成:我们与劳力士、欧米茄等多个国际顶级钟表品牌已有近七十年的合作,时至今日,我们坐拥最齐全的名表品牌代理权,与各品牌的互信关系根深蒂固,尽享市场优势。关于内地游客来港购物的情况变化,这是基于外围环境的因素影响,为整个市场的大趋势,乃是全行业所面对的问题。而香港地区店铺租金高企不下,亦有影响不少珠宝零售商的经营;但集团旗下从事物业投资及地产发展的英皇国际一直有策略地善价购入,至今已掌握大量顶级地铺,可供英皇钟表珠宝分店选址于人流畅旺的消费购物区而同时负担正常水平的租金。
在面对市场需求的演变,英皇钟表珠宝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方便客户随时随地选购心仪的珠宝产品,冲出固有购买珠宝方式的界限。在网上发售的珠宝产品以年青、轻巧特色为主,价格亦相对便宜。在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的同时,我们会继续经营实体店,毕竟名贵、高档次的珠宝首饰仍需摆设在实体商铺内让顾客亲身鉴赏,故经营实体店还是有其必要性。
▲英皇集团大楼(受访者供图)
谈挫折:豪宅、信用卡全数缴械,代步的劳斯莱斯也要交回
每经影视:走过风风雨雨和跌宕起伏,回顾过去的岁月,您觉得曾经对您打击最大、挫折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杨受成:我觉得是被汇丰银行清盘一事。上世纪八十年代适逢香港地区信心危机,银行利息不断上涨,地产市场一落千丈,许多商家密谋撤资,银行高层又出现权力的板块碰撞。当时我投资的好世界地产因此债台高筑,短短一两月间,欠债高达3.2亿元港币。
其后汇丰接管好世界,为了填补三亿多债务,好世界名下的十几个地产盘通通交出。英皇钟表珠宝的存货也由汇丰派人进行一盘盘的估价,以低价脱手。我当时住的豪宅、身上的信用卡全数缴械。以至于以前日常代步的劳斯莱斯也要交回。
这次危机令我尊严大受折损,但一想到“争气”两字,我就立下决心:决不可就此放弃。其后,我毅然只身远赴中东进军当地金融行业,两年间迅速还清债务。我深信人定胜天,即使在人生路上跌了一跤,但性格决定命运,凭一股打不死、力争上游的性格,命运是好是坏,必然操之在我。
每经影视:在企业整个的进取道路中,您的核心经营之道是什么?
杨受成:我的核心经营之道是“以人为本”,目标与投资者、客户、员工、以及社会上各界人士建立良好关系。正因如此,英皇集团发展七十五载,一直都能上下一心,凭着永不言弃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使集团业务得以稳步发展。
七十多年一路走来,我们最重视的就是人才。集团经历过很多变迁,当中有起有伏,但我们都能协调集团上下各展其才,群策群力,共同把握机遇、渡过窘厄。故此我们一直深信,才干纵各有不同,只要获得机会,每人都可以在各自位置上发光发热。
每经影视:内地地产商如万达,将旗下大部分房产、酒店售出,公司向轻资产、低负债、文化类转型。英皇也拥有诸多地产、酒店等重资产,会不会有一天也考虑轻资产化的模式?
杨受成:现阶段暂时未有考虑把集团业务转型至轻资产化模式。
谈交友:我事业失意之时就看出谁是真心,谁是假意
每经影视:其实不仅是旗下艺人,您在整个华语娱乐圈裡的人脉都非常好,与很多大明星是好朋友,大家互相帮助,紧密程度超过一般的生意关系。您的交友之道是什麼?
杨受成:我认为在世上交朋友,先不论对方正邪贵贱,人家有钱,便不强颜攀附,人家穷,也切勿眼角瞧不起他。对方是君子,那么固然好,他行必有诚信,是有助于事业的一股东风。万一对方是出了名的大奸大恶,也不必拒人于千里之外,自己心底有数就是。即使眼见是万世称颂的圣人孔孟,如果跟他命运相冲,他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纵使他一生中只这一件,他也不是朋友。如果对方是十恶不赦的江洋大盗,平生杀人放火,但对自己却恩礼有加,即使这是他平生所做的唯一的善事,他也是朋友。
所以结交朋友并没有分是艺人与否,我对所有人皆是一视同仁、无分贵贱,做人要尊外而安内,彼此互相尊重便和和气气、相得益彰。
每经影视:我们在影视剧裡看到的香港顶级商业圈层,几个商业大佬之间总是利益关系复杂、争斗激烈。但实际上的情况不是如此吧?
杨受成:我在商界的朋友很多,到我事业失意之时就看出谁是真心谁是假意,部分立即“变面”,让我感到失望,但亦有不少不离不弃,反而鼓励及协助自己,令我更有信心去重整旗鼓,重新开始。我非常感激在自己落难的时候伸出援手的一众挚友,毫无中环商场许多人“一穷脸就变”的白鸽势利眼。我东山再起时,重建了自己的人际网络,全都是古道热肠的前辈和朋友,均对自己提携有加。
每经影视:广东、福建人都很注重大家庭的团结和对子女的教育,在这方面您有什么心得?
杨受成:作为潮州人,杨氏家族的直系亲属有近六十人,家族成员庞大,我身为杨门的长子,一身兼多重身份,更需懂得管理大家庭,做到公平公正,同时发挥凝聚力,维系家人关系。兄弟姐妹及他们配偶的想法都可能不同,对于这一切,我视之为人之常情,洞悉甚深。身为大哥,从不恃强凌弱,尽力关顾各人感受,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珍惜与每一个兄弟姊妹和亲友的关系。在外拓展版图,殚精竭虑;内则修身持家,方正严明。
谈慈善:我个人关注的标准一向都是锁定“老人善终”
每经影视:在事业和人生中,您有没有自己欣赏和学习的偶像?
杨受成:以下三位是我十分欣赏和珍惜的前辈,他们都很有成就,但更令我尊敬的是他们的高尚品德。邓肇坚是个生意奇才,在商界做出卓越成绩之余不忘慈善,离世多年后至今仍然是香港地区家喻户晓的名字。当年他曾提携我这个后辈,不仅在生意上给我很多帮助,我今日在慈善方面的工作,也是他当年给我的启发。
江可伯是旅行社老板,是早年我的钟表店很大程度上依靠外国游客生意时跟他认识的。他学贯中西,曾是珠海书院校长,天生一种知识份子的气度,令人折服;我出生草根,一脑子街头智慧,加上当年年轻一身是劲,深得他赏识。从那时起我跟他相交几十年,对他这种亦商亦儒的人物,十分敬佩。
孙秉枢是香港钟表业的老行尊,早年留学美国,饱读诗书。他大半生贡献业界,在香港地区以至亚洲的同业中德高望重,却从不小看当年崭露头角的我年轻,给我很多鼓励,是旧时代温柔敦厚的原型,对我的影响十分深远。
每经影视:您本人非常热衷做慈善,在慈善方面获得过很多殊荣。现在越来越多的名人都做出了“裸捐”这种行为,比如比尔盖茨,将自己名下的 580 亿美元全部捐给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分文没给子女。您如何看待这种慈善方式?
杨受成:我认为做慈善可透过不同方式,自己亦可有个人的行善做法,并不一定需仿效别人,大家彼此尊重,求同存异便可。我个人关注的标准一向都是锁定老人善终(编者注:即“临终关怀”),因为人到生命尽头,已没有明天,不能回报施助者及社会,加上中国传统忌讳,相对受到较少关注。所以我一直主力协助国内“三无五保”的一群,他们大多居无定所、缺乏工作能力,亦没有亲友依靠,境况堪忧,故此我特意为他们提供一些身心兼顾的慈善服务,如出资协助政府多建老人福利院,照顾老人身体所需;赞助无国界社工在湖北项目派驻专业社工抚慰老人心灵;在香港亦经常鼓励同事参加老人探访活动,与老人互动,表示关怀。
而自子女们年少时,我便教导他们要以行善为乐,回馈社会。此乃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亦感同身受,助人助己。现在他们都会自发积极参与慈善活动,譬如大女儿一直赞助不少跟女性及儿童权益有关的志愿团体;二女儿则喜欢寓慈善于群体活动,与同事一起发起义卖;小儿子特别关心青年事务,加入了不少内地与香港地区的青年团体义务效力。
我在自己的遗嘱内亦有列明一笔遗产将全盘用作慈善用途,希望行善为乐的精神可以继往开来,尽力发挥自己所拥有的来帮助弱势社群,贡献社会。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