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物互联”时代,互联网医疗也备受关注。在今日(1月13日)于北京举行的2018互联网医疗健康学术技术交流大会上,各路专业人士再度探讨了互联网医疗的好处以及目前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赵天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曹淑敏致辞
每经记者 赵天宇 北京摄影报道 每经编辑 宋思艰
随着我国“健康中国”战略的发展,为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的满意度、获得感,医疗互联网化正在推进。
“人民群众不仅可以用脚投票,现在也可以用手指头投票。”国家卫计委医管中心主任孙阳说。在今日(1月13日)举行的2018互联网医疗健康学术技术交流大会上,孙阳表示,依托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我们打造了一把能测量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尺子,而且这把尺子可以量遍全国,所以互联网对于医疗健康产业,将来会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医疗健康行业不断发展,主要健康指标明显提高,“健康中国”成为国家战略。
孙阳在大会现场表示,应当充分发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作用,积极探索创新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药品供应等服务模式,提高医疗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孙阳介绍道,国家卫计委和中国移动一起建立了在线监测全国医院满意度的平台,最多一天能收到26万份标准的制式问卷。“现在我们可以对人民群众说,人民群众不仅可以用脚投票,现在也可以用手指头投票。”孙阳说。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政企客户分公司医疗行业解决方案部总经理刘金鑫介绍,上述国家卫计委医院满意度调查系统,依托国家卫计委医管中心综合绩效考核体系与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委托课题,以微信为终端,在全国公立医院开启满意度调查活动。刘金鑫表示,这个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患者诉求,未来也会提升患者获得感,该系统目前在2100多家医院上线,数据达到1100万份。
“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时期。”孙阳认为,应加强多领域间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促进多领域协同创新,发挥合力,凝聚共识,共同推进对共性关键技术和发展模式的研究,全面建立远程医疗应用体系,推动精准医疗发展,促进整个产业生态成熟和完善。
在医疗的互联网化进程中,如何有效获取和打通医院数据,一直是行业关注焦点,这也直接影响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进度。
2015年12月7日乌镇互联网医院开张至今,已逾两年。微医首席医疗官、乌镇互联网医院院长张群华介绍道,两年多以来,乌镇互联网医院的就诊量稳步增长。同时,乌镇互联网医院作为全国最大的远程医疗协作网,与301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华山医院等都建立了远程医疗协作,即医院对医院的远程会诊。在当下的发展阶段,张群华认为,互联网医疗和云的结合、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是水到渠成的。
2017年4月29日,全国医联体联盟在上海成立,张群华担任秘书长,西安交大一附院等百余家知名医院院长担任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及理事。张群华坦言,医联体并非新鲜事,但早年间,医联体相对缺乏合理的数据连接、利益的共同分享,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信息孤岛。
“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打破信息孤岛,使医联体的成员可以利益共享、技术共享,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的专家、使我们的医生能够提高他的阳光收入,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医联体的动力。”张群华说。
打破信息孤岛、合理开发利用医疗数据,也是行业内不断探索的课题。中国信通院医疗人工智能负责人赵阳光介绍,预期到2020年,根据IDC的统计,全球数据量将达到40ZB,其中医疗数据也将超过200EB,并且保持非常高的增长率。在市场规模方面,预计到2030年,全球的医疗大数据市场将达到433亿美元的量级。
互联网医疗的推进与分级诊疗始终密不可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表示,当前人们仍习惯于“扎堆”大医院,基层医院设立了相应机构但患者寥寥。在刘韵洁看来,医生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辅助工具,帮助解决此类问题,缓解分级诊疗推行上长期存在的矛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